文化创新背景下智慧城市的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

文化创新背景下智慧城市的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

文化创新背景下智慧城市的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尹 虹 张 微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 412006)

摘要: 智慧城市是在文化创新的大背景下将城市发展与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利用信息化的手段连接起来共同发展的产物,尤其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智慧城市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精准发展,让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我国依托信息化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一些城市也已经完成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初级阶段,正在向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迈进,但是总体上说我国还处于智慧城市发展的初期。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并研究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智慧城市;现状;趋势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进步,现在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已经应用到各行各业中,而城市的发展也在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得到了更大范围的应用。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智慧城市将是城市发展的目标。所谓智慧城市就是通过将信息化的技术与城市管理进行结合,对城市各种管理资源进行整合和检测,同时针对城市的需要作出反应,从而构建一个方便、快捷和高效的城市形态。现在智慧城市的发展观念已经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同时也正在与信息化技术不断融合得到新的发展,因此讨论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Kubernetes和Docker技术的企业级容器云平台解决方案……………王骏翔, 郭 磊(3·51)

1 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

我国的智慧城市发展可以追溯到2009年,到现在只有十年的发展时间,虽然发展的时间不长,但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智慧城市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和硬件基础。一些发达国家比如欧美、日韩等国家由于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较快,率先开始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步伐。在美国硅谷有很多与网络信息技术相关的领先企业比如微软、苹果、谷歌和脸书等,作为智慧城市发展的榜样,美国的迪比克和日本的柏芝叶成为了各个城市争相效仿的模范城市。在我国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城市建设也在有条不紊的向前推进,尤其是在北京、杭州和深圳等地都出现了互联网领域的龙头企业,像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华为和中兴等。国家也出台了若干的政策鼓励智慧城市发展,比如《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4-2020》就指出要建设绿色、智慧、人文型的新型城镇。在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对于城市建设也做出了重点说明,要求建设绿色、宜居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这些都可以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来实现。可以说新型城镇建设主要就是智慧城市建设,经过了几年的发展我国的部分城市在智慧城市发展建设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一些试点城市比如杭州、南京、贵阳和银川等的智慧城市建设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但是由于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各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存在差异,因此智慧城市建设进度水平参差不齐。

2 当前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智慧城市的内涵理解不清楚

现在虽然各地的政府都在加大力度发展智慧城市,但是不同的地区对于智慧城市内涵的理解还存在偏差,有些甚至相距甚远,这也造成了不同城市之间智慧城市发展方向不一致,导致走了很多弯路。比如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理解,城建部门主要是从信息技术运用到城市规划建设方面考虑,而信息主管部门往往从工业和信息相结合的角度去理解,而地方政府又会考虑信息技术对于当地GDP的贡献,由于不同部门考虑的目标不一致就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也有一些地方政府对于有智慧城市的理解还比较保守,没有考虑到将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加入到智慧城市建设中,导致了智慧城市失去了目标。

2.2 对于信息网络安全重视程度不足

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信息网络的支持,比如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等,这些信息技术本身也存在大量的网络安全问题,而地方政府在建设智慧城市时只是追求建设速度,却没有对网络安全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也导致了城市发展中的风险。.西方发达国家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视网络安全问题,比如美国的国会曾经封杀了华为中兴的ICT评估报告,作为信息化技术高度发达的美国对于信息技术尚且如此重视,而我国相对于美国在信息水平上还差距甚远,因此必须让我们重新考虑在智慧城市网络建设中的信息安全问题。事实上我国面临的网络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比如微软的信息系统会对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3 智慧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

3.1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要加强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有大数据量的存储,同时要面对各种高访问量的公共查询需求以及多系统的综合管理需求,现在的计算机已经无法满足上述要求,只有通过云计算才能满足智慧城市发展的需要。通过云计算的城市政府管理平台,不但能够为城市提供公众可以参与的网络平台,同时也能及时的回应市民关注的问题,公民利用云计算可以通过智能手机APP来享受政府提供的各种服务,同时政府也可以通过云计算来不断的优化自身的服务能力和运作效率。利用云计算提供的支撑平台包括智慧交通,能够智能化的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利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中的传感器可以及时的收集城市的车流量、各个道路的拥堵情况以及天气情况等大量的数据存储到“云”端,然后利用计算机进行分析为市民提供最优的出行方案,将信息及时的推送到市民的手机等信息接收终端中,提高了整个城市的交通运行效率。智慧教育也是云计算的支撑平台,利用云计算的教育平台能够整合城市中所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同时可以构建一个智能开放架构的云计算平台,为市民提供学习、管理、科研和社会交往等各种需求,同时可以准确的为教育信息的需求者准确的推送各种教育信息,让市民科学的做出选择。

3.2 加强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互动

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同时也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尤其是现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只有建设好智慧城市才能促进信息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提升城市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未来国家要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信息安全建设,加强信息自主化建设的步伐,避免对国外信息技术的依赖,加强对于国家网络安全的评估机制,加强防范体系,制定网络信息设备采购的检测和应急反应机制,保障信息网络的安全性。同时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为契机,不断加强与信息技术的互动性,在政策上给与一定的倾斜。

3.3 大数据在未来智慧城市中的运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1]。近年来,“社会创业”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教育潮流,在创造就业岗位、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国高校也开始将社会创业教育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切入点,鼓励青年学生站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出发点,接受社会创业教育,锤炼社会创业能力。这不仅是新时代落实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高等教育提质增效发展的应然选择。有鉴于此,厘清高校创业教育理念偏差,从由针对部分学生的精英式创客教育转向致力于面向全体学生,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素养的创新型人才为旨归的“社会创业”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3.4 云计算在未来智慧城市中的运用

由于智慧城市发展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同时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这也导致了很多城市盲目跟从智慧城市发展的脚步,出现了很多不合理的现象,不同城市对于智慧城市发展的理解程度不一,导致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因此未来智慧城市建设要统一顶层设计,这样才能够合理规划未来智慧城市发展的方向。尤其是近年来党和国家提出要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方针,同时也要求智慧城市建设要形成相应的方针政策,确保智慧城市发展的合理有序,让各个城市的建设具有方向性和可行性。

未来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满足各个行业的发展要求。利用大数据涵盖城市发展的重点领域。在智慧城市中通过采集人口、环境、交通、健康等数据,可以提炼出广大市民最关切的部分,让城市民生服务更有针对性,同时智慧城市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民生的发展趋势,用来对民生工作加以指导,提前制定民生政策,防患于未然。在政府服务领域,利用大数据快速的采集数据,能够增强社会管理能力,让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更加的人性化,服务模式更加的现代化,政府和各个部门之间以及政府和市民之间的信息能够及时得到共享,让城市发展相关的政策都能第一时间传递给广大市民,让实体社会管理和虚拟社会管理相结合,创新智慧城市管理的新方式。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通过完善轨道交通数据采集及分析,采集各种客流信息,提前对大客流做出预警,避免市民出行的拥堵,提前为市民规划好最佳的出行路线,对城市综合交通进行优化。在医药卫生领域,智慧城市通过采集居民个人健康信息,能够为居民提供健康指导和家庭医生管理,同时也能够让医生和医疗资源为病人个性化的医疗提供决策支持,针对病人的不同病种进行分流,合理优化医疗资源的使用。

3.5 物联网在未来智慧城市中的运用

物联网是未来智慧城市中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实现了物与物之间的感知、识别和融合,从而实现了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互联互通。智慧城市中的物联网包括了传感器和数据网络,以传感器作为数据的中心,将城市中的各种无线或者有线网络节点相连接,实时的检测城市区域内的各种环境或者对象的信息,并利用云计算进行数据分析,从而为城市建设提供有用的决策数据。可以说物联网是智慧城市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物联网实现了将城市中各种设备设施利用智能传感器连接起来的目的,从而全面感知物理城市并作出合理的控制,实现对于市政管理、环境建设、公共服务、民生医疗等各个领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及时的响应,让城市真正的智能化。

4 结语

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在未来的智能城市建设中要不断的加强信息技术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智慧城市各种业务的开展,让居民的生活更加的方便、快捷和高效。

宏观布局:从外延来说,5个板块的教育即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高等教育和特殊教育充分发展、合理布局;从内涵来说,由好学校、好校长、好教师、好学生和好的教育生态5个抓手、5条路径进行探索,践行“五好教育”。

参考文献

[1]智慧城市建设的奠基石——云计算、大数据和互联网[J].高琳琳,马丹,刘岩.现代商业.2015(17)

[2]智慧城市建设居民普及现状实证研究——以芜湖市为例[J].刘玉林.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6(04)

[3]智慧城市建设模式下的管理创新研究[J].李沛旺,任勇,戴超,钱坤,叶见新.信息通信.2015(07)

[4]浅析国外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王丹丹,晓兰.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1)

中图分类号: F29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10(2019)04(C)-0190-02

资助课题信息:2019年度株洲市社科课题:基于本土文化底蕴的人文型智慧株洲建设路径研究(项目编号:ZZSK19146)

作者简介: 尹虹(1987-12),女,湖南衡阳人,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高职英语教育教学

通讯作者: 张微(1986.11-),女,湖南益阳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文化教学,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标签:;  ;  ;  ;  

文化创新背景下智慧城市的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