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本科实习教学的现状与展望论文_唐涌连, 陈铃,薛颖泓, 龚由伟

输血科本科实习教学的现状与展望论文_唐涌连, 陈铃,薛颖泓, 龚由伟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广西 南宁 530021

摘 要: 本文概述了目前医院的输血科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实习培养的现状,输血医学划为二级学科以来,对输血医学专业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输血医学高等教育还比较落后,很多学校并未开展专门的输血科专业,优化输血本科生的实习培养方案,教育培养高质量输血医学专业人才是适应输血医疗发展的需要,同时本文也对今后的教学发展提出的新的展望。

关键词:输血医学; 本科生实习教学; 输血科

输血医学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它涉及生理学、免疫学、遗传学、血液学、单克隆技术、基因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因其具有实践性和独立性强,知识面广,同其他临床医学学科联系紧密,等特点。其次输血医学已经成为二级学科,输血安全性问题,在我国已引起医学界乃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伴随而来的是对输血医学专业人员素质越来越高的要求。而输血医学人才的缺乏和非专业化,导致临床输血和输血安全存在诸多问题和隐患,教育体系的整体落后,很多医学院校还没设专门的输血医学专业,目前临床型输血人才队伍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急需我们培养具有专业特征及高素质、高学历的输血医学人才。众所周知临床本科实习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医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能力和整体素质,我院为教学医院,输血科每年都承担着医学检验本科的实习带教任务,如何做好教学工作,提高实习教学质量,重视培养出适应当代临床医疗需求的输血人才,是每个输血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本文就输血科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实习培养的现状和今后教学的展望进行探讨。

1、输血科实习教学的现状

首先,输血作为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其水平的高低是直接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所医院乃至一个医生医疗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1]。随着当今医院临床用血量的日益增加,如何安全、高效地采集合格血液,合理、科学的应用于临床,认真学好输血学知识,已经成为包括检验、临床等专业的医学院校学生必需完成的任务之一。目前输血科实习教学的现状是,很多代教老师业务繁忙,忽视了实习带教的工作,没有脱产的专职老师,也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带教质量参差不齐,带教意识不强,往往把实习生当成廉价的劳动力用于一般的事务性工作,忽视了对其临床工作技能的培训。也有的带教老师工作责任心极强,考虑到输血工作不同于其他科室,工作环节细致繁琐,稍有不慎便会酿成重大医疗事故,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在很多环节不敢放手让实习生操作,很多实习生实习结束以后对输血科的工作流程及实验操作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其次,教学方式单一,由于中国输血医学起步晚,输血科在医院不被重视,人员配置普遍不足,科室日常工作重,实习带教的时间有限,所以输血科大多数的带教老师不得不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严重影响学生的实习积极性也影响实习教学效果。再者,实习课时少,实习生重视程度不够,本科生实习时间只有短暂的2到3周,根本没办法掌握输血科专业知识的精髓如血型鉴定、 交叉配血、不规则抗体筛查、疑难血型和配血、新生儿溶血病检测等,实习生们对输血科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检验科实习过的高大上的项目以后到输血科后觉得无事可做,认为输血科的工作就是发几袋血,没什么好学的。短暂的实习时间使实习生思想上就不重视。最后,很多医学院校没有开设专门的输血医学专业,来输血科实习的多数是检验科的本科生,他们觉得输血的专业学习对他们而言是可有可无的,考试涉及输血科的内容也是少之又少,这些都使实习带教工作不能顺利开展,从而也影响输血科实习教学质量的提高。

2、输血实习教学的展望

2016年7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输血医学正式成为临床医学下的二级学科,并在其下设 立“基础输血学”、“输血技术学”、“临床输血学”等六个三级学科,这是输血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进一步说明了输血医学的重要性[2]。因此提高输血科本科实习教学迫在眉睫,在此对输血科本科实习教学提出新的展望

2.1制订合理的实习计划

目前为止没有专门的输血科实习计划,有也是非常简单的几句话。实习计划应当遵循循序渐进,从浅入深,学生进入科室即请学生熟知实习计划,实习计划明确制订实习目标、列举实习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实习顺序应为:首先熟悉工作流程、检查项目和血制品的相关常识,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然后了解科室输血质量的控制、相关法律法规,最后知晓输血作为医疗在医院层面的输血监管。输血实习带教尚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国、内外均没有现成的发展模式和十分成熟的培养方案。输血实习带教更需要创造性品质和大学科综合交叉的支撑。

2.2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不断改进教学手段,采用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主,电子教案、医学视听教材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制作多媒体课件,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把教学内容以图、文 、声 、动、色为一体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图文并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调动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效果,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2.3加强教学管理和老师的培训

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高质量、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教学管理中应不断加强对带教老师的素质及带教课程的培训,定期组织学习,接受输血医学继续教育,丰富、加深输血教学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积累输血教学经验,同时注重带教老师思想品德和工作作风的建设,注意爱岗教育,提高带教老师的教学意识[3]。由于输血科是操作性很强的科室,必须具备很强的动手能力,而实习生在校期间主要的精力放在理论学习上,动手操作机会较少,而强调实际操作是临床实习的根本,也是提高实习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实习期间带教老师应加强实习生基本技能训练增强其实际操作技能,对此科室制定了严格的制度和方法,既确保实习生掌握大纲所要求的操作技能,又保证了医疗安全。

2.4理论和操作的互动

在带教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带教老师在进行技术操作的同时 应该首先要求学生复习相关的理论知识,鼓励学生多提问,形成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也可以用临床的病例来示教加深同学对操作的印象,更好的理论联系实践,明白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原理。

2.5教学间和后的评价

在带教过程中进行阶段性的教学评价对教学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时处理和总结,这一点非常重要。尤其是教学医院,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就是对日常带教工作的总结和鉴定。这一部分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完成。通过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观察和听取学生对教学过程的意见。带教老师可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对每一位学生做出总结性评价。即学生在实习期间是否达到预定目标。

2.6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输血医师“走出去”与临床科室相互了解的第一步。作为输血科医师,我们着重于临床合理用血,有针对性的总结各科室用血特点,与输血科同仁分享学习,促进本科人员对临床疾病及其用血情况的了解,为临床用血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发现临床用血方面存在的问题,督促并指导临床合理用血,还可以培养输血科医生的临床思维,输血科以往与临床接触相对较少对疾病用血特点及合理性认识尚浅。输血医师要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咨询,一定的临床思维能力必不可少,也是让临床医师采纳和信服输的前提条件[4]。

总之输血医学本科生实习带教在我国刚刚起步,其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及教学模式仍需逐步完善,各培养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发挥资源优势,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出具有坚实基础和创新能力的输血医学后备人才,以适应日益提高的输血医学岗位需求。

[1] Sibinga CT. Filling a gap in transfusion medicin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J].Transfus Med Rev.2009 ,23 (4 ) :284 -291.

[ 2] 吴芝兰,肖木洲. 输血科实习带教体会 [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24) :3821-3823.

[3] 阙文君 余泽波. 输血医师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与体会[J]. 中国输血杂志, 2017,30 (4):427-429

[4] 庄远,刘景汉,汪德请,等.以临床胜任力为导向输血医师培训模式的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 ,2015,28(6):609-612.

论文作者:唐涌连, 陈铃,薛颖泓, 龚由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30

标签:;  ;  ;  ;  ;  ;  ;  ;  

输血科本科实习教学的现状与展望论文_唐涌连, 陈铃,薛颖泓, 龚由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