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方法研究论文_郜晋伟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方法研究论文_郜晋伟

山西省晋城市兰花集团东峰煤矿 山西省晋城市 048000

摘要: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安全问题是关键,而这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做好隐患管理,避免生产事故的频繁发生。为此,本文就先简单分析了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产生的原因,并就隐患排查的策略与治理的方法进行了探究,希望可以为相关的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隐患治理;策略

引言:煤炭是重要的能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煤矿企业而言,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是永恒主题,也是促进煤矿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从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由于环境、管理以及人为因素等,导致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频发,这不仅会阻碍煤矿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也会造成人员伤亡事故。所以,需要煤矿企业可以深入分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并结合具体的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排查与治理,保证煤矿生产作业的有序开展。

一、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产生的原因分析

1.生产人员整体素质较低

煤矿生产的主体就是身处一线的煤矿工人,他们所具备的生产技术、安全生产意识以及心理素质等各方面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由于煤矿企业的人员有着比较大的流动性,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系统培训,使得一些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从相关数据统计来看,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煤矿生产安全事故不在少数,所以煤矿企业应该重视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要重视他们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以及技术水平的提升。

2.生产机械设备管理水平低下

煤矿生产机械设备是保障煤矿生产效率与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现如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矿生产机械设备正在朝着自动化、高性能以及机械化的方向发展。不过,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一些煤矿企业就会为了节约生产成本,采用翻新的生产机械或者不达标的生产机械,这样就会可能在生产中出现意外情况,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还有部分煤矿企业没有重视生产机械设备的管理,如定期的维护与检修、不注意机械设备的运行环境等,使得机械设备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1]。

3.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

自然因素对煤矿生产的环境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一般主要可以分为长期性与短期性事故隐患,长期性事故隐患有煤层自然、水患威胁、顶板压力等;而短期性事故隐患包括临时性瓦斯超限、涌水异常变化以及煤尘超标等。如果没有注重自然环境因素的管理,就有可能发生严重的生产安全事故。

4.人机料法环

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的五个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的简称。人,指制造产品的人员;机,制造产品所用的设备;料,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法,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方法;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处的环境。人员,机器,原料,方法,环境。现场管理中,有五个方面是需要现场的班组长注意的,也是工业制造企业管理中所讲的五要素。

二、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策略

1.事故隐患排查的目的

煤矿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完善的隐患排查制度,这样有利于工作人员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预防事故的发生,给煤矿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事故隐患排查的步骤

一是,进行隐患的排查。在这个环节中,煤矿企业需要将隐患排查工作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之中,以定期排查和日常安全检查为主,并配合专项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等方式来做好隐患排查工作;二是,隐患管理。工作人员要对所有的隐患进行登记建档,并根据隐患的程度进行分级分类,落实好后续的隐患处理工作;三是,复查验收。对所查隐患进行整改之后,应该有专人进行复查验收工作,只有通过验收才可以销号;四是,对所查隐患进行分析总结,尽可能在日常生产工作中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2]。

三、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治理策略

1.提高煤矿生产人员的整体素质

煤矿生产人员是隐患治理、生产操作或者煤矿工作其他方面的主要实施者,如果他们能够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规范操作、有扎实技术,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所以,煤矿企业应该针对目前从业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煤矿生产人员的整体素质。如通过定期的培训来帮助他们树立安全红线意识、掌握规范的操作、提升应急能力;还可以对现有的管理机制与制度进行完善,为人员的培训、考核以及纪律性增强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应该不断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责任心、安全素质等。

2.加强生产机械设备的管理力度

在煤矿生产作业中,生产机械设备是影响生产安全与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注重对生产机械设备的管理,就会容易造成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出现。所以,煤矿企业要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规范设备的调试与安装;其次,还应该对设备的配套性加强关注,对运行环境管理、设备布局进行完善,确保设备价值的发挥;最后,要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与维修,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同时也可以节约运行的成本,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3]。

3.合理调节不利环境因素

长期性事故隐患与短期性事故隐患是影响煤矿生产安全的两种环境因素。其中,针对长期性的事故隐患,煤矿企业可以采取合理配置生产设备、重大危险源管理、优化设计开采方案以及仪器监测预警等方式来避免事故的发生;对于短期性事故隐患,尤其这类事故隐患具有临时性、突发性的特点,所以一般可以采取警示告知、应急设施设置以及安全培训等方式来的应对,避免事故给生产带来的严重影响。

4.强化安全监管及隐患闭合管理工作

对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治理,是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工作机制,所以煤矿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严格落实与执行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对现场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定期对各生产系统进行深入的排查与治理。在排查与治理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要以“严标准、依程序、重细节、求闭合”的原则进行,对存在整改措施不落实、隐患排查不认真以及未按规定报告的相关责任人,需要追究其向的责任。同时,要注重工作的持续性与有效性,使安全事故隐患能够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结束语:总之,安全生产一直以来都是煤矿生产企业的基本目标,煤矿企业需要在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并能够认真贯彻和执行国家相关的决策部署与指示精神,切实做好煤矿生产的安全工作,以此来降低事故发生率,提高安全生产基础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建.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方法研究[J]. 能源与节能, 2016(1):23-24.

[2]殷福龙.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方法[J]. 技术与市场, 2016, 23(6):334-334.

[3]韦钊, 赵红泽, 何桥. 某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数据分析及探讨[J]. 煤炭技术, 2017(1):170-173.

论文作者:郜晋伟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9

标签:;  ;  ;  ;  ;  ;  ;  ;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方法研究论文_郜晋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