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探讨论文_杨建清

关于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探讨论文_杨建清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601

摘要:施工过程是将设计文件转化成工程实体的过程,施工质量管理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尤其是电力工程机组,施工质量更是机组安全运行的基础保证。在如今国内电力工程建设遍地开花的大形势下,如何有效控制电力工程施工质量,值得引起关注和探讨。本文从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制度保障、执行力、反馈宣传、根本原因分析等几个方面对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1、引言

今天的施工质量就是明天的机组安全,工程质量对机组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质量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控制指标之一,需要系统有效的通过各施工管理方有效协作沟通,对各环节质量管控。在管理过程中领导重视、组织机构设置、制度的建立、制度的有效执行、反馈宣传、根本原因分析等环节尤为重要。

2、领导重视

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实体工程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取决于领导重视程度。领导重视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是领导承诺,领导者应通过实际行动兑现对质量政策的承诺,并为政策的执行提供坚定和不含糊的支持;第二是领导承诺的实现,承诺不仅仅是领导者发布一个政策申明,更重要的将承诺落地生根,这就要求必须在质量管理上真正投入时间和资源,建立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配备合格的足够的质量管理人员,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等等。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领导承诺的多,承诺兑现的少,重安全、重进度、轻质量,或者领导不承诺。领导承诺及承诺的兑现程度很大程度取决于公司质量文化及公司的理念,这是一种态度。“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任重道远。

3、组织机构

首先,组织机构设置要合理。必须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而且必须是独立的,不受费用、进度考核制约的。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有些公司没有设置独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部门。质量控制人员由专业工程师兼任,负责对进度、安全、质量、技术、投资、环境的控制管理,这种兼职的质量控制势必造成质量在进度、安全考核的压力下妥协让步的尴尬被动局面。因此,质量控制人员必须是独立的,不受进度、安全、费用等的考核,只对质量负责。质量控制人员应是专职的,不宜是兼职的。

其次,保证质量管理机构在组织中的绝对权威性,这也就要求负责项目质量管理的经理在组织机构中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再者,保证配备足够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人员,而且这些人员要有一定的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不仅懂管理更要懂技术。因为质量管理本身就是技术性和管理性两者充分的结合。质量保证人员和质量控制人员资格必须进行严格控制,质量管理人员应该有从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经验,确保质量管理人员懂技术、懂施工、懂现场。目前,电力工程施工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人员严重缺乏,存在知识和现场脱节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原因有施工单位质量管理岗位薪酬待遇偏低,在公司内部晋升渠道堵塞,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人员不愿从事质量管理;质量管理队伍由应届毕业生或没有现场施工经验的人员组成,缺少现场管理经验和专业背景,造成质量管理与现场脱节,出现“外行检查内行”的现象;质量控制人员现场施工经验丰富,但受文化程度制约,不能适应现代无纸化办公、程序化管理的要求。

因此,培养和锻炼一批受过高等教育,并且有一定的现场施工管理经验和技术专业背景的质量管理人员,对提高现代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由这样一批专业质量管理人员组成独立的质量管理团队,是工程质量的有力保障。

4、制度保障

适应电力工程管理流程,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凡事有章可循”。制度的建立应在满足适用的前提下,尽量简洁便于操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存在几点问题:第一是多个程序对同一流程进行不同的规定,不同规定对同一流程的要求相互矛盾,使操作者无法执行或执行错误的程序。第二是个别施工流程缺少相关制度支撑,存在缺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程序制度出口较多,不同部门都有出台制度的权利,制度出台前没有经过相关部门协审沟通;已生效的制度宣贯不到位,后出台的制度制定部门对先出台的制度没有学习;制度编写人员缺少专业技术或管理经验等。

5、执行力

“凡事有章可循”,这一点现在基本每个电力工程项目都能做到,但是“凡事有章必行”,做到这一点却不容易。强有力的执行力,是促使制度生根发芽的保障。尤其是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缺少的不是制度,而是执行力。目前发生的种种质量事件/事故,大部分是因执行力不够,有章不遵,“不按程序办事”导致。只有通过不断的制度培训宣贯,使制度执行者和使用者掌握制度的要求,是制度执行的前提。不断通过质量文化宣贯,在企业内部形成浓厚的质量文化氛围,使质量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是实现强有力的执行力的基础。文化的形成需要每一位员工怀揣一颗敬畏之心,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制定导向明确奖惩机制,“扬善惩恶”,对良好质量行为进行奖励,对违反制度、不按程序办事的人员进行重罚,是确保执行力的有效保障。

6、反馈宣传

事件多,反馈少,这是目前质量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质量管理,尤其是电力工程质量管理,一定要善于利用以往的事件/事故题材做文章,对各种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利用故障树等工具找出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最后发觉根本原因,找出管理上的不足,对症下药,制定针对性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对事件/事故按照发生的原因、发生的事时间、地点等对本工程项目在同一施工项目或时间段等进行作业的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反馈宣传教育,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警示,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事故重复发生。

反馈宣传的素材来自以往发生的每一起事件/事故。但是现阶段仍有企业或个人对发生的事件/事故隐瞒不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故而不能从事件本身上汲取教训,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身。原因是恐于承担后果,所以建议从制度上鼓励积极上报、敢于上报事件/事故的企业和个人。“大事瞒不住,小事不必瞒”,企业或个人应对自身发生的事件/事故及时上报,对及时准确上报的企业或个人以奖代罚,才能形成蓝色透明文化。

7、找出根本原因,避免重复发生

质量管理,因本着“小题大做”的原则,对每一起事件,都要抓住不放,不断扩大,确保每起事件都要找到根本原因,制定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要按照事实纠正、同类纠正、事故预防的原则进行。

发现问题多,解决问题少。为完成任务而去做任务,监督监查做的次数很可观,发现的问题数量很多,很有深度,但往往都虎头蛇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就草草关闭,没有从管理角度上去将问题彻底解决,是导致问题重复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布置多,检查评价的少。很多纠正预防措施制定后,没有人去监督落实,对落实效果没有进行评价总结,更没有管理提升。纠正预防措施制定后,质量保证人员要按照制定的措施监督落实到位,形成制度化,避免重复发生。或者只进行事实本身的纠正,不进行同类纠正,不制定预防措施,事件/事故发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纠正,不能从管理上进行提高,同一原因导致的事件重复发生,重复纠正。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按照“小题大做”的原则从根本上、管理上、制度上进行纠正。

以上是结合工作感受和工作经验,个人从宏观层面上对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一些看法和观点。由于水平有限,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杨建清,男,参加过大小电力工程建设20多个,。现在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安全质量保证部工作。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繁华大道12600号,邮编230601。电话18055141613,邮箱:570366912qq.com。

论文作者:杨建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1

标签:;  ;  ;  ;  ;  ;  ;  ;  

关于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探讨论文_杨建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