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柴小建

慈利县中医医院 湖南张家界 427200

【摘 要】目的:探析健康教育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6例患者;对参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为91.30%,高于参照组的52.17%;实验组的复发率为6.52%,低于参照组的26.09%;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在溃疡性结肠炎疾病的临床护理中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帮助其更好的掌握健康知识、降低复发风险,同时对减轻患者不良情绪也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健康教育;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焦虑;抑郁

溃疡性结肠炎也称之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位置多为乙状结肠和直肠,部分患者会延伸至降结肠或整个结肠,病变范围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该病好发于20--30岁的青年群体中,对患者的消化系统健康及生活质量具有严重影响[1]。多数患者因对疾病认知不足、自我防护意识差等因素,导致病情更易复发,故我科尝试在其临床护理中加入健康教育环节,现将实施过程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数据

选取我科在2018年1--6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共计92例,来院后经临床表现、纤维结肠镜检结果被确诊。其中男性52例,女性40例;年龄为19--55岁,平均(28.6±4.4)岁;病程在3个月--6年之间不等,平均(2.8±0.7)年。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的资料数据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排除标准:将伴有精神疾病者、沟通障碍者、恶性肿瘤者、伴有其他消化系统疾病者予以排除。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方案,包括穿刺输液、病情观察、注意事项告知等;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如下:

心理健康教育:患者因身体不适、病情反复等因素,常出现焦虑、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主动与其沟通,为其强调保持良好情绪及心态的重要性[2]。告诉患者溃疡性结肠炎并非不可治愈的,只要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便可使病情快速好转。

疾病知识讲解:为患者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并讲解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症状、防治方法等知识,帮助其正确认识自身疾病;告诉患者有任何疑问均可提出,对于患者所提出的问题,护理人员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不可有敷衍、不耐烦的表现。

用药指导:将患者所用药物的名称、用法用量、作用效果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说明,叮嘱患者要严格遵照医嘱用药,不可私自停药或加减药量。如用药后有不适感,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饮食教育:该类患者的饮食问题尤为关键,告诉患者禁止食用辛辣、煎炸、过酸过凉等刺激性食物,以减小对胃肠黏膜的刺激性,也不要饮浓茶或咖啡,还要禁烟禁酒。

出院指导:叮嘱患者在出院后要良好的生活习惯,日常饮食要健康,三餐要规律,少吃外卖,注意饮食卫生;平日里要早睡早起,避免熬夜。每周进行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1.3评价指标

①健康知识掌握度:护理1周后,为患者发放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包括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症状、防治方法、常用药物的作用、健康饮食等方面内容,满分为100分,80分以上者为掌握,不足80分者为未掌握。

②复发率:对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访,统计复发率。

③SAS评分、SDS评分:在护理前、护理1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表示其焦虑、抑郁情绪越显著[3]。

1.4 数据分析

此次数据分析所采用的工具为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计量资料(±s)、计数资料(n,%)的比较结果分别予以t值与2值检验,当P<0.05时说明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对比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与复发率

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为91.30%(42/46),显著高于参照组的52.17%(24/46),组间比较P<0.05。

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为6.52%(3/46),显著低于参照组26.09的%(12/46),组间比较P<0.05。

2.2 对比二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

初来院时,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1周后,实验组的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见表1。

表1:对比二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s,分)

注:a表示与初来院时对比P<0.05,b表示与参照组对比P<0.05。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以腹泻腹痛、脓血便等为主要表现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有学者认为与机体免疫、感染、日常生活习惯等有关[4]。健康教育在现代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是指护理人员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讲解,使患者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及生活方式,这对各种疾病防治都有重要帮助。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目的是帮助其正确了解该疾病,同时为其强调健康饮食、健康生活对溃疡性结肠炎防治的重要性;这样也可解除患者的内心顾虑,缓解其不良情绪。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高于参照组,复发率低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这一结果也充分凸显出了健康教育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护理干预效果。

综上,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可帮助其更好的掌握健康知识、降低复发风险,还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冰冰,胡芳.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远期肛门功能恢复的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4(4):299-301.

[2]张洋洋,窦胜昔.全程健康教育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疾病认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6):1110-1111.

[3]?刘荣英,李艳.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6):187-189.

[4]周爱芳.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心理影响[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1):156-158.

论文作者:柴小建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9

标签:;  ;  ;  ;  ;  ;  ;  ;  

健康教育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柴小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