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市钱鉴小学 莫少连
摘要: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数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它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始终。另外,数学也是一门应用性极高的学科,它的应用能够在我们身边的各个地方体现出来。数学知识本身具有的较强逻辑性和抽象形使得学生的学习难度还是很大的。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对数学的学习是最为基础的,特别是在六年级时,学生们只有牢牢的将自己的基础巩固了,才能够更好的衔接更高难度的初中数学学习。所以,在小学六年级时,学生必须充分的打好数学学习的基础,为自己将来的数学学习做好铺垫。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创造思维能力;培养思路
现阶段,教育的改革使的教学理念也产生了新的变化,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作为中心,数学的学习则更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进行提高,这样的创造力是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及不断提高的逻辑思维来产生的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六年级这个阶段,学生们即将步入初中,他们的思维自然也会相应的进行更快的成长与发展,因此,教师必须更加重视起该阶段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数学学习来提高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并通过该能力来进一步的推动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
一、转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刺激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大多数人都知道,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极为单一,通常是由老师进行内容讲解,学生呆呆的坐在位置上进行听讲,这样的教学模式过于机械化,没有充分的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很大程度阻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的思维发展停滞不前。而在新的教学观念的指导下,数学的学习重点发生了变化,它要求教师能够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要突破从前的教学牢笼,进行更加新颖的教学。对于大多数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主要就是依赖于课堂中教师的引导,教师必须要真正的把握住这一点,及时的从自己开始进行转变。
二、培养学生多方位思考能力,增加解决问题的创新性思维
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发展要求他们能够看问题更加的多样,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不同的思路,让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入手,用更多的方法来解决同一问题,以此来提升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
想要让学生可以从更多方面进行思考,那么教师就要把握住逆向思维方法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性,逆向思维需要学生在问题解决时可以对问题进行反向的思考,这种思考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正向解决问题出现阻碍时及时的换种方法来解决问题,推动他们更加灵活的对知识进行运用,让他们的解题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逆向思考能够有更多新的发现,长期下来也能够很好的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某服装店进来了一批新的衣服,老板在提价30%之后进行出售,在一段时间之后,老板为了更快的将这些货物清空,就按标价的六折来进行销售,现价则为156元,这批衣服进价是多少钱呢?这样的问题直接求解是非常不好求的,此时教师就培养学生的意向思维来进行分析:衣服再按标价打六折后是156元,那么标价就是156÷0.6=260(元),然后根据“提价30%出售”进价就是:260÷(1+30%)=200(元)这样的逆向思维方法,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答,大大的降低他们学习的难度,让他们的思维创新意识得到相应的锻炼。
纵横联系法对于学生的解题也是十分有用的,纵横联系法在现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应用还是很广泛的。这样的解决方法需要学生综合多个知识点,以此来降低题目的难度。在数学解题的过程中,从来都不是让学生对某个单一的知识点进行应用,以此来解题。这种方法需要学生们利用已知的简单的知识来对较难的知识进行整合。例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其公式为S=a×h×1/2(S为面积,a为底长,h为高),学生经过观察就会发现,它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很像“S=a×b(S为面积,a为长,b为宽)”通过实践,学生们很快就会发现,将长方形进行对折,他们会得到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此时他们就会更加直观的了解到为什么三角形的面积需要乘以1/2。通过旧知识来对新的知识进行剖析理解,有利于让他们更快的对新知识进行掌握,同时还能对他们的旧知识进行一个更好的构建,推动他们整个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最后,引导学生进行解题时,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尽可能运用多维发散性思维。多维发散性思维就是学生在进行题目解答时,从更多角度和层次对某一问题进行思考,以此来发现更多的新的内容。例如,某房子原定是在30天完成,现在这四天就完成了1/5,照这样的速度,还需要几天就可以将房子盖好了,一共能够提前几天?一道简单的题目,如果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也能够得出不同的解题思路。
三、营造具有创新氛围的环境,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奉行的是填鸭式教学法,这样的教学方式十分单一,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着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而学生则盲目的在讲台下进行听讲,期间几乎没有互动交流。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如何能够知道学生真正的理解了哪些内容,如何知道他们哪些内容没有掌握呢?数学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难度非常大,如果只是让学生在课后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进行知识点的掌握,这样的方式不仅容易消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对数学产生厌烦的心,对于他们的思维创造也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尽可能的创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一个自由的空间中,自主积极的发表自己的意见,让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真正的锻炼。
结语:总而言之,在现阶段的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帮助学生进行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那么就需要对自身进行一个转变,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更加的自主,让他们能够以更多的角度来看待同一个问题,让他们能够真正的在课堂中提出自己的想法,与教师进行思想的碰撞,真正的推动他们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让他们的解题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肖旭红.论如何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18):173-174.
[2]周芙蓉.试论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J].教育,2016(12):00031.
[3]李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初探——以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为例[J].甘肃教育,2015(9):108.
论文作者:莫少连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9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他们的论文; 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思维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思维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9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