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_经济论文

高校应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_经济论文

高等教育应正确处理四大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正确处理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是我国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战略方针,高等教育要在实施两大战略、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过程中出色地担当起自身的角色,必须正确处理四大关系。

一、两大战略与两个根本性转变

自两大战略、两个根本性转变提出以来,人们或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出发点,或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立论依据,或以实现经济体制的转变为前提,或以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目标,从不同侧面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展开了热烈讨论,发表了很多有价值的见解,但也由于对四者关系缺乏清晰的认识而出现了一些偏颇。因此,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两大战略、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重要前提。

两大战略、两个根本性转变统一于“发展”,又各有侧重。在发展时间上,科教兴国战略具有迫切的现实性,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具有迫切的现实性,更具有长远的前瞻性;在发展空间上,科教兴国战略主要以国家为本位,可持续发展战略既是我国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作出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部分。至于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前者是战略措施,后者是战略任务,都是实现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两大战略、两个根本性转变是互为条件、彼此促进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把科技和教育摆上突出地位;经济体制的转变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外在制度保证和内在形成因素;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离开了两大战略,两个根本性转变就失去了方向;离开了两个根本性转变,两大战略就失去了依托。四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两大战略、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核心是“科教兴国”:

1.科教兴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可持续发展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样是必要的战略选择,但由于各国具体国情不同,对发展也有不同的要求。发达国家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现在是致力于实现现代化之后的持续发展,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粗放经营,当前还难以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而必须将发展放在第一位,通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改善发展质量。《中国21世纪议程》导言指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只有当经济增长率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水平,才有可能不断消除贫困,人民生活水平才会逐步提高,并且提供必要的能力和条件,支持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做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即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由此可见,在两大战略和两个根本性转变中,可持续发展具有方向性或导向性,而科教兴国则处于核心和关键地位,这是由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经济体制转变的内在要求。

转变经济体制不是目的,离开了科教兴国,这种转变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意义。转变经济体制是为了解除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生产力的束缚,解放生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是为了优化生产力要素,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经济体制的转变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制度前提,科教兴国是经济体制转变的内在要求。

3.科教兴国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保证。

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状况表明,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呈现出不可逆转的正向加大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逐渐取代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因此,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是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大力推进产业技术进步,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但科技进步,归根到底要靠教育,靠重视对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创造发明和运用新技术的能力。

此外,科教兴国战略是党和国家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它要求全面改革我国科教体系,建立或改革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知识传播体系和知识应用体系。

二、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

如何发展高等教育,目前存在不同看法。一种广有影响的带主流性的观点是,应该控制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把重点放在提高效益上。其依据是: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财力十分有限,而绝大部分高校平均规模偏小,教育资源使用效益低,造成了高等教育投入的浪费,并由此提出我国高教应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即通过挖掘现有高校潜力,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提高学校人力、物力、财力等的使用效率,扩展现有高校的平均办学规模,以实现高等教育规模的总体扩大。这的确是一剂清除我国高教发展流弊的良方,但它着重强调的是高教资源短缺这一发展条件和高教系统内部的提高和完善,而对旺盛的高教发展需求则漠然置之,因而,这种缓慢的难以持续的增长,很难说是适应两大战略、两个根本性转变需要的全面的发展思路。

科教兴国战略是致力于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其整体发展的思想,要求高等教育必须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一整体运动;其协调发展的思想,要求作为可持续发展子系统的教育、经济等必须协调发展;其持续发展的思想,要求高等教育不仅要为当前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持,还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努力开发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型经济,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根本途径就是大力推进产业技术进步,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拥有大批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的高素质的人才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前提。两大战略、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全面实施和推进急需大量高级专门人才,而“目前高教的现状既满足不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各种高级人才的旺盛需求,也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要求,供需矛盾日趋尖锐。”

根据斯坦福大学英克尔斯教授在考察世界许多不同类型国家之后总结出的现代化国家的10项标准,我国最大的弱项就是大学生入学率太低。如果《〈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意见》提出的到2000年我国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的在校生人数将达到630 万人左右的目标能够实现的话,大学毛入学率也只有6.5%,只相当于90 年代初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与印度1990年的水平(6.0%)相差无几。毋庸讳言, 仅靠“内涵式”发展是很难有效地满足国内需求并迅速缩短我国高教与国际间的差距的,必须对“外延式”发展予以足够的重视,即既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条件,又重视其发展需求。如何推进“外延式”发展,笔者并不主张在全国范围等量齐观地无区别扩展高教规模,而是赞成根据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这一现实情况,实行高教的非均衡性发展,即允许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采取不同的发展速度,使高教的发展条件和发展需求得到协调和统一。至于转变教育发展方式问题,它主要是针对过去过于注重“外延式”发展而提出的,并不是一概地排斥高教数量的增长。效益和规模是高教发展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个是质的方面的规定性,一个是量的方面的规定性,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我们既可通过提高办学效益来扩大高教规模,同时,也应重视通过扩大高教规模来实现高教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提高效益。

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发展观影响科技观、教育观和人才观。在当前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存在着单纯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观,并由此认为,经济体制转变后,所有问题都可通过科技来解决,高等学校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多地向学生传授科技知识,全力培养他们获取技术、使用技术和创造技术的能力。事实上,即使是单纯的经济增长问题,也不可能仅靠科技来解决,因为科学技术必须以人为载体,人的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科学技术能否得到正当、正确而又有效的运用。爱因斯坦说过:“关心人的本身,应当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

作为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战略方针,两大战略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目标指向决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从“科教兴国”的目标来看,既包括经济,也包括文化,既包括物质文明,也包括精神文明;从“科教兴国”的手段来看,既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也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既包括传递科技知识的教育,也包括人文教化的浸染。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实现人口、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为未来的发展积蓄力量、创造条件。这种协调发展是通过对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矛盾、问题的正确认识和恰当处理来实现的,它要求人们在认识各种利益关系的基础上改变与协调发展相抵牾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这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建设活动。

因而,高等教育不能仅从促进社会物质财富增长的角度出发,片面地注重科学教育,而应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同时予以足够的重视并重。我国科学教育起步很晚,当前又正处在新科技革命迅速发展和以经济、科技竞争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我们没有理由不重视科技教育,但必须深化改革。应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高度综合的特点,现代社会要求科学社会化、社会科学化的特点,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已由注重以分析为主进行确定性研究转入以整体化为主进行具体的不确定性研究的特点,努力实现从“学科为中心”的教育向“整体化知识”教育的转变。加强人文教育是从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道德沦丧的前辙之鉴中得到的重要启示,是高等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必然选择。“人文科学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告诉人们,人类的文明是怎样产生的;人类社会是怎样组织和发展的;人对自然,人对社会,人对化人,人对自己应该有什么态度;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卑劣?什么应该捍卫,什么应该摒弃?总之,人文科学可以使人们了解世界,了解自己,了解人对社会的责任。”如何加强人文教育,近年来人们已进行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探索,这里要指出的是:人文教育不能是一阵风,做表面文章,而应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具有高文化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的高度进行认识和实践,将人文教育深入持久、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

四、适应社会与导引社会

我国高等教育对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一直有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应看到,这种服务存在明显的片面性:注重适应性服务,忽视导引性服务,一味强调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甚至将育人这一基本功能也自觉不自觉地置于经济功能的统率之下,至于高等教育应如何发挥其政治、文化功能,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积极参与、导引、规范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还没有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

众所周知,教育是在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错综复杂的社会联系中,对社会的发展变革施加影响、发挥作用的。正是这种受制约的状况决定了高等教育在社会变革中首先必须选择“适应”。但高等教育在受制约的同时,又具有不可忽视的能动性和反作用力,能够对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发挥全局性、先导性影响,因而,高等教育同时还应肩负起“导引”社会的责任。改造主义教育家布拉梅尔德在阐述“教育改造社会”这一命题时曾着重指出,“危机时代”教育的“修改”作用应当强于其“传递”作用,因为强调“传递”的教育难以完成改造文化的职责,必须使教育成为文化改造也就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因素。可以认为,这里的“传递”主要是着眼于对社会的适应,“修改”主要是着眼于对社会的导引。我国现在正处于既非危机时期也非兴盛时期的转型时期,虽不强调“修改”强于“传递”,但对前者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在“适应”问题上,目前还存在严重误区:一是试图对所有的社会需要都一一适应,二是对社会变革中可能对高等教育产生负面影响的方面也不加鉴别地迎合,必须迅速增强主体的判断、选择意识,否则,越是“适应”就越容易陷于被动。

发挥高等教育对社会的“导引”作用在当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其一,冷战虽已结束,但“没有硝烟的战争”仍在继续。国外一位领导人近期曾向美国建议:“你们能够做的不是要改变中国的现状,而是去改变其未来领导人的思想。”今天的大学生将是明天社会的建设者和管理者,高等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引导,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此外,应重视向社会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有关机构一道共同营造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思想氛围。

其二,社会变革必须以观念变革为先导。两大战略和两个根本性转变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如人类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观念,科技、教育、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观念,竞争观念,质量、效益观念等等,高等教育应在人才培养和对社会进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进行导引和传扬。同时,加强对两大战略、两个根本性转变实施和推进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研究,及时解答各种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其三,经济的增长必须以科技为依托、人才为基础。其引导途径有三:一是科技创新。大力开展基础性研究和技术研究,引导高技术产业形成和发展;强化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引导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的结构优化和升级。二是技术引进。对将要引进的技术进行评估研究和可行性研究,引导技术成果的商品化生产。三是培养人才。通过为企业培养输送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应用型人才,引导现代集约化大生产和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标签:;  ;  ;  ;  

高校应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