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抽象劳动的特征与表现_市场经济论文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抽象劳动的特征与表现_市场经济论文

论抽象劳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特点和表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抽象劳动论文,条件下论文,市场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抽象劳动的特点和表现,不仅是完整地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问题,也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现实问题。对此,本文谈几点认识。

(一)

抽象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在批判和继承古典学派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的,成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内容。为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抽象劳动的特点和表现。

关于抽象劳动的特点和表现,马克思在有关经典著作中都作了详细论述。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劳动这个例子确切地表明,哪怕是最抽象的范畴,虽然正是由于它们的抽象而适用于一切时代,但是就这个抽象的规定性本身来说,同样是历史关系的产物,而且只有对于这些关系并在这些关系之内才具有充分的意义”〔1〕。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又说:“一般人类劳动这个抽象存在于平均劳动中,这是一定社会中每个平常人所能完成的劳动,是人的筋肉、神经、脑等的一定的生产消耗。这是每个平常人都能学会的而且是他必须以某种形式完成的简单劳动”。“生产交换价值的劳动”是“劳动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式。以裁缝的劳动为例,就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活动的物质规定性来说,它生产衣服,但不生产衣服的交换价值。它生产后者时不是作为裁缝劳动,而是作为抽象的一般劳动,而抽象一般劳动属于一种社会关系,这种关系不是由裁缝缝出来的”〔2〕。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又进一步明确指出:“人类劳动力的耗费”是“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生产耗费”。“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用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3〕。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 马克思确立了抽象劳动范畴,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了资产阶级古典学派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和缺陷,从而为创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抽象劳动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成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4〕。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抽象劳动范畴的特点和表现却认识不一致。如有人认为马克思确立的抽象劳动范畴,实际上是一种思维的“抽象”,是为了分析劳动与价值的关系所作出的一种理论假设;有人认为马克思确立的抽象劳动范畴,不是理论上的假设,而是指“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是一种客观实在,它同具体劳动范畴一样,“适合于一切时代”,是一个永恒范畴〔5〕;有人认为, 抽象劳动不是一个永恒范畴,而是受社会历史关系的规定,并反映这一关系的社会性质,因而它是一个历史范畴〔6〕;有人则认为, 抽象劳动范畴包括一般和特殊两种含义,马克思在经典著作中有时使用前一种含义,有时使用后一种含义,有时兼而用之,在这两种含义中驱除任何一种都是不合适的。因而抽象劳动“既是永恒范畴,又是历史范畴”〔7〕。我认为经济学界不少同志之所以存在上述观点,关键在于没有把马克思对抽象劳动的有关论述综合起来加以完整地理解,从而就不可能正确认识抽象劳动范畴的特点和表现。其实,综观马克思的有关抽象劳动的论述,就不难看出抽象劳动的完整含义应当包括三个特点(即同一性、社会性、超感觉性)和三个特点的二重表现(即一般表现、特殊表现)。

(二)

抽象劳动的特点在社会生产劳动中的一般表现,规定了抽象劳动是一个永恒范畴。抽象劳动的第一特点是同一性。因为社会生产不管采取什么方式,都要耗费劳动者的体力和智力,即是“人类劳动力在生量学意义上的耗费”〔8〕。任何社会生产都是在具体劳动下生产, 而“不同的具体劳动背后隐藏着共同的东西,这种共同的东西就是人类劳动力的消耗,不论是木匠还是裁缝,他们在劳动过程中总要消耗劳动力,消耗自己的体力和脑力。如果撇开劳动的具体特点,留下来的就只有一般的人类劳动了。这种一般的人类劳动,称为抽象劳动”〔9〕这就是抽象劳动的同一性在社会生产劳动中的一般表现。所以,这种同一性的一般表现,无论在商品生产社会还是在非商品生产社会里都是客观存在的。

抽象劳动的第二个特点是社会性。因为在社会生产中,由于社会分工不同,促使了社会生产各部门都必须生产社会上所需要的各种产品。在这些社会产品中,尽管产品的种类、规格和效用不同,但它们都是凝结着一定量的人类劳动,这就促使生产部门个别种类的产品所凝结的必要劳动成为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这就是抽象劳动的社会性的一般表现。所以,这种社会性的一般表现不论在任何社会经济形态的生产方式中,都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这理所当然地成了产品交换的客观基础。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只有产品交换的性质、方式和范围的不同,而不能改变产品交换的客观基础。也就是说,在任何社会生产过程中,产品交换离不开抽象劳动的社会性。

抽象劳动的第三个特点是超感觉性。因为不论社会生产方式怎样变化,劳动者在社会生产劳动中必须付出一定量的体力和脑力,而这种人类劳动力的耗费凭感官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人们只能通过理论抽象加以认识,并用时间来衡量和表现,为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服务。这就是抽象劳动的超感觉性的一般表现。所以,这种超感觉性的一般表现在任何社会生产方式中都是存在的。

抽象劳动范畴的这三个特点,在社会生产劳动中具有一般表现,客观上规定了抽象劳动适合于一切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抽象劳动是一个永恒范畴。

(三)

抽象劳动的特点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的特殊表现,进而又规定了抽象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

抽象劳动范畴的三个特点,在人类社会生产劳动中不仅有一般表现,而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有特殊表现。那么它是怎样得到特殊表现呢?关于这个问题,我基本上赞同王惟中、洪大璘的看法,他们认为抽象劳动的三个特点,只有在以商品生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才得以充分表现出它的特殊性。从同一性看,抽象劳动表现为商品的价值,成为商品交换的基础,导致了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从而以货币为中心把商品世界联成一个整体;从社会性看,抽象劳动把各种作为商品的劳动产品联结起来,从而把各种商品生产的劳动者联结起来。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把各个资本家联结起来。劳动者与劳动者之间、商品与商品之间、资本家与资本家之间的市场交换关系都是通过抽象劳动的社会性来实现的。在这里,抽象劳动成为社会纽带,把市场经济中各种主体联系在一起,决定了市场经济的统一性和国际性;从超感觉性看,抽象劳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就决定了商品的价值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从而把市场经济中人与人的经济关系掩盖起来,因而使人们产生了对商品的神秘性,并受价值规律的支配来调节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又使人们产生了“拜金主义”观念。这就是抽象劳动范畴的三个特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特殊表现〔10〕。抽象劳动的三个特点之所以在这里得到最有意义和最充分的特殊表现,是因为生产者要按照生产时的劳动耗费作为客观标准来交换他们的劳动产品,也就是说,要确定一个公平的交换比例,使他们在没有损失的前提下换得各自需要的物品,马克思在论证价值形式的发展时,总是以等价交换为依据,这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个问题。不管交换进行于共同体之间,或者进行于个人之间,或者进行于共同体与个人之间,他们都要求按照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来进行。这样,产品就采取了商品的形式,抽象劳动就采取了价值形式。这种抽象劳动的特殊性将随着市场经济的消失而不再特殊表现商品的价值关系。

由此可见,商品经济中的价值决定和价值表现都是以耗费在商品体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为客观依据的,从而离不开抽象劳动的凝结。市场经济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这一阶段的特殊形式,它体现这一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因而作为决定和表现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必然也体现着该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和客观要求。这就是商品生产社会给抽象劳动以质的规定性,进而使抽象劳动的特点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特殊表现。由于市场经济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是一个历史范畴,这就规定了决定和表现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

(四)

抽象劳动的特点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的一般表现和特殊表现是互相联系的,同时又有明显的区别。

首先,从抽象劳动特点的一般表现和特殊表现的联系看,作为抽象劳动特点的一般表现,它是抽象劳动特点的特殊表现形式的基础或前提,如果没有抽象劳动特点的一般表现,就没有抽象劳动特点的特殊表现;作为抽象劳动特点的特殊表现,它是抽象劳动特点的一般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形式,只有通过对抽象劳动特点的特殊表现形式的科学分析,才能正确理解抽象劳动的一般表现。正因为抽象劳动特点的二重表现存在着相互联系,这就共同“促进生产者(无论是个体生产者或企业)在生产中尽量降低个别劳动时间的消耗,以获得最大可能的经济效果;促使生产者把生产要素尽可能向劳动生产率高、社会需求大的生产领域转移,以获取最大可能的经济效益;导致社会总劳动按照社会需要分配到各生产部门——这一切对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促进人类的进步,都是有很大作用的”〔11〕。

其次,从抽象劳动特点的一般表现和特殊表现的区别看。作为抽象劳动特点的一般表现,一是它指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生产耗费,即人脑、肌肉、手等等的生产耗费。这是各个社会形态中各种劳动都共同具有的,不管什么劳动,除了具体劳动一方面外,同时都具有抽象劳动特点的一般表现;二是它仅仅同社会生产的一般劳动过程相联系,属于自然性质,不随社会形态的变化而转变,也就是说,在任何社会形态里,抽象劳动特点的一般表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是永恒存在的。〔12〕。因而,它只能体现劳动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劳动者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交换关系,它不反映一定社会形态中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正因为这样,马克思认为在研究商品价值与劳动关系时,详细考察抽象劳动特点的一般表现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作为抽象劳动特点的特殊表现,它是与市场经济社会一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相联系,成为市场交换关系中人们彼此公认的基础和条件,这种特殊表现,不仅沟通了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且通过物与物(商品与商品)的交换来反映出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联系。如果一旦劳动产品不采取商品形式,那么劳动也就不采取价值的形式,抽象劳动的特点就不会决定和表现商品价值的特殊形式。马克思正是发现了商品经济社会的劳动产品采取了商品形式,抽象劳动的特点在这里得到充分的特殊表现,通过分析这种特殊表现,才能提示商品价值中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进而揭示出被物所掩盖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因此,马克思明确指出:抽象劳动“这个被现代经济学提到首位的、表现出一种古老而适用于一切社会形式的关系的最简单的抽象,只有作为最现代的社会范畴,才在这种抽象性上表现为实际真实的东西”,并且“就这个抽象的规定性本身来说,同样是历史关系的产物,而且只有对于这些关系并在这些关系之内才具有充分的意义”〔13〕。

(五)

正确理解马克思抽象劳动理论的特点和表现,对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我们可以运用抽象劳动理论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原理,合理分配社会总劳动,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为指导,而宏观调控的目标,就是要在保证社会经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的条件下,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运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测算和评价,才有可能做到这一点。对企业来说,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那么,这个企业就有好的经济效益,在市场竞争中就有可能处于优势地位。因此,学习和运用这一理论,一方面有利于我国在宏观经济管理中,把社会总劳动和生产资料分配到经济效益好、市场需要多的生产部门中去。另一方面,有利于促使每个企业尽量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改善经营管理,节约劳动消耗,生产出市场上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第二,我们可以运用抽象劳动理论中的等价交换原则,保证各种市场主体展开公平竞争。等价交换是马克思抽象劳动理论的核心,也是商品经济的基本原则。正是这个等价交换原则才促使每个商品生产者有可能以平等的姿态出现在市场活动中,相互之间实行公平合理的交换,只有这样,市场交换才能有序地进行。但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中不等价交换现象比较突出,如“权力经济”干扰市场主体不能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诸侯经济”割裂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横向经济联合,“市场弱点”所表现出来的在产品质量、价格、销售、分配等方面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波动性等,都会影响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的贯彻执行。为此,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坚持等价交换原则。一是要彻底实行政企分开,切实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保护市场主体能够平等竞争、共同发展;二是要广开流通渠道,加强运输效能,打破区域或行业限制,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从而更好地发展区域间或行业间的经济联合;三是要严格实行商品的质量检验,坚决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保证商品的使用价值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四是要适当调整市场价格,逐步缩小价格与价值的背离,纠正现实中存在的乱涨价现象,同时要适时地抑制通货膨胀,保护广大消费者的经济利益;五是要加大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在国家宏观计划指导下发展市场经济,避免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中出现的无序现象。从而更好地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

第三、我们可以运用抽象劳动理论中的劳动社会性质理论,加强市场经济各主体之间的专业化协作。马克思曾经说过,“协作会产生一种新的生产力。”〔14〕。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契约性的合作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更是一种全方位的协作经济。各种市场主体必须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专业化协作,实现自己的经营发展目标。为此,我们必须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大力实行生产专业化,加强社会主义协作,那些“大而全”、“小而全”的做法,那种“各自为政、互不相谋”的做法,那些杂乱无章、不能配套的做法,都是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障碍。

注释:

〔1〕〔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07、108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19、25页。

〔3〕〔4〕〔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5、57、60 页。

〔5〕参看徐禾主编:《经济学概论》,第13页。

〔6〕参看陶大镛主编:《马克思经济理论探索》,第107页。

〔7〕参看《学术月刊》1986年第5期。

〔9〕参看于光远、苏星主编:《政治经济学》(上册)1987 年版第34页。

〔10〕〔11〕〔12〕参看王惟中、洪大璘著:《〈资本论〉专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9、50、155、156、157页。

〔14〕《资本论》第1卷,第362页。

标签:;  ;  ;  ;  ;  ;  ;  ;  ;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抽象劳动的特征与表现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