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贺天赐,白耀昆

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贺天赐,白耀昆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 天津武清 301700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滑模技术因施工速度快、质量高、外观好、成本低等优点,提高了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本文在介绍滑模结构及施工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建设工程中有效应用。

关键词:水利水电;滑模技术;应用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一直保持飞速发展的蓬勃状态,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也得到促进,此类工程项目也逐年增加。在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滑模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同整个施工环节相比,滑模工程施工具有很大的难度,施工过程更为复杂,对技术要求更高,要提高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就应该科学合理使用滑模技术。

一、滑模技术

实际上,滑模技术也就是水泥混凝土浇灌技术,该项技术的应用具有如下优势:一是作业效率高。滑模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降低了工程施工难度。二是节省了施工成本。在工程施工中,应用滑模技术模板的周转速会减少,其施工速度就会变快,从而降低了模板的损耗,节省了施工成本。三是混凝土浇筑速度快。滑模技术的连续性好,所以,能够提高混凝土浇筑速度,使混凝土施工能够高效保质完成。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对滑模技术施工的要求很高,所以,在实际施工时,施工人员要认真落实每个环节,保证模板滑升、混凝土浇筑等各环节的有效衔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

二、滑模的结构

在许多工程中,滑模的框架结构大都是钢材作为主要材料,同时采用了高强螺栓来进行连接。滑模设备的焊接也主要是把角钢、槽钢和工字钢进行组合成型的,然后把钢制模板在其内部进行安装,高度大约为 1m。如此操作,螺栓和钢片就能紧扣主体结构而紧密相接。另外,把滑模升高到地表面大约 3m 处后,采用在滑模下方垂下型钢并制作成操作平台的形式,用于滑模滑升后对混凝土表面的进一步处理。在实际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通常通过设置千斤顶来为滑模的运动提供动力,所以,在滑模的正上方需要安装千斤顶装置,在千斤顶的中心安装空心钢管,滑模装置则顺着空心钢管向上移动。在滑模的设计方面,通常为了技术人员对滑模方便检查维修,在其上通常也设计梯步,以及为了入仓方便而设计混凝土入仓分料系统。

三、滑模施工技术控制

(一)滑模的调试与安装

滑模装置在工程运行之前,调试工作必不可少。首先,要把准备施工的部位进行凿毛及清基处理;其次,在模板上采用专业的工程测量工具确定控制点;在安装时,应当运用起重机装置对滑模进行调节;最后用螺栓连接,这样可以有效地使模板与控制点之间对齐。在千斤顶的中心安装空心钢管前,注意对千斤顶的清理,同时空心钢管的接头必须错开 50%以上。滑模在使用前,应当对滑模装置进行仔细地检测,尤其是滑模与各个控制点之间必须对齐,如果发生偏移应当及时进行调整。滑模调试和安装的核心是保证滑模的垂直度及平整度,从而减少滑模正常提升时的偏差,提高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二)滑模基础层的浇筑

根据滑模的施工特点,在爬升前应进行基础层的混凝土浇筑,待基础层具备一定强度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滑模的正式滑升。此过程要求严密谨慎,避免滑模发生偏移,此步也是滑模精度保证的必备条件。

四、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

(一)滑模装置的运行对混凝土的质量有很高要求

滑模施工技术由于其自身高效率、低成本的特点,一直是水利水电建设工程中非常特殊并且重要的施工技术手段。滑模施工的完成结果与混凝土本身的质量密切相关,根据水利工程在施工方面的要求,应当重视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制定混凝土科学配比。在混凝土材料的选购上,严格把关,确保混凝土材料的品质,确保混凝土使用中符合有关规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对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以及后来的存储方面也要严格要求,避免由于其受到污染而产生质量问题。此外,在施工过程中也应该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保证滑模的提升速度,严禁混凝土一次性进入滑模,以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施工要求,让水利水电工程在质量方面得到保证。同时,应确保拌合、运输、入仓、振捣等各个环节的效率相匹配,保证滑模浇筑的连续性。

(二)滑模施工程序

滑模施工按以下顺序进行:下料→平仓振捣→滑升→钢筋绑扎→下料。

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必须分层浇筑,同时在每一层浇筑时必须对称入仓,避免混凝土的侧压力不均匀而影响滑模的精度。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浇筑速度和浇筑高度,保证分层混凝土施工浇筑的均匀与振捣密实。

(三)滑模的移动和提升

滑模在施工过程中的首次向上提升不能太高,估计底层混凝土已初凝,强度达到 0.3MPa~0.5MPa 后,进行试升 3cm~5cm,观察脱模混凝土的凝固情况(要求无流淌和拉裂现象,手按有硬的感觉,并留有 1mm 左右的指印),判断脱模时间是否适宜;另外,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预先设定的分层高度,且滑模的上升速度和滑模强度相符合。由于混凝土的浇筑过程都是不可间断的,所以钢筋的及时安装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保证滑模的正常提升,各个工序之间的工作必须达到最佳协调状态。

(四)滑模在施工时出现的纠偏

滑模装置在运用时,由于各种误差的出现,各种纠偏方法也是需要掌握的。常见的纠偏方法有顶轮纠偏法、模板平台调节法两种。顶轮纠偏法指的是在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墙体中,选择强度符合施工标准的作为纠偏支点,让移动的纠偏设备在此支点之上发力,然后在施工运行过程中移动滑模平台和设施,从而达到纠偏。而模板平台调节法则是不借助外力,让滑模自主上升一定的高度,然后对其倾斜程度进行纠偏,再进行施工,其主要依靠之后注入的混凝土的导向能力使设备偏差得到校正。纠偏工作应定时进行,尤其是滑升过程中的纠偏,以保证滑升到最后时,仍然能严格按照设计尺寸完成。

(五)滑模的水平控制

滑模的水平控制一般是依靠专业水准仪进行测定,或者根据滑模顶部千斤顶上的同步器控制水平,滑模结构一旦产生偏差会直接影响施工效果。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中,运用最多的水平校正设备是激光照准仪,其能有效调节滑模中线。滑模如果设计得太高,可能会造成上升过程中的变形,此时也可利用照准仪的测量进行规范。例如,把一个照准仪放在竖井圆弧段靠近中间部位,然后在直线段和圆弧段相连接的地方安置两台设备,结合刻度绳确保激光点在同一平直位置来进行测量,最后根据测量的数据对比,就可以看出滑模的偏移程度。如果不允许使用照准仪进行测量,就应该利用吊线来进行中线控制,在吊线的设计中应当选取钢丝线作为吊线,以重量较大的钢锤作为吊锤,这样更加有利于测量的准确性。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重点工程项目之一,在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的运用等各方面都要严格依据标准来完成,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安全。滑模技术作为一项非常先进的水泥混凝土浇灌技术,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既节省了工程建设投入成本,还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所以,在实际施工时,施工人员应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技术操作水平,对各环节进行科学处理,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来进行,使工程施工能够保质高效完成。

参考文献:

[1]梁成福,黄未来.浅谈液压滑模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与研究[J].智能城市,2019,5(09)

[2]张楠.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滑模技术[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30)

[3]徐青.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实践[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8)

[4]汪毅.水利水电施工中的滑模施工技术分析[J].中华建设,2018(04)

论文作者:贺天赐,白耀昆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  ;  ;  ;  ;  ;  ;  ;  

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贺天赐,白耀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