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论文_侯国桃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论文_侯国桃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芒宽中心校白花林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获得语文探究能力的主要场所。在語文教学中,教师要践行新课标的教育理念,给学生创造自由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在主动意识的支配下进行语文课文的阅读、思考、分析,让他们和作者通过文字进行情感和想法的近距离交流,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视野;开发

教育工作是一门艺术,既然是艺术那就是无止境的。作为一名有20多年教龄的教师,从初上讲坛的那一刻起,我似乎一直在奔跑,在学习,在模仿,从传统教学到目标教学,从目标教学到新课程改革。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总的特点是过于封闭。教学观念封闭,教学空间封闭,教学手段封闭,教学内容封闭,教学评价封闭。而语文学科本身具有的开放性、多样性不仅是人类劳动的反应, 也是人的思想情感、认知结构,认知能力的综合反映。因此只有全程开放的课堂教学,才能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全面成长的一个广阔的平台。

一、小学语文教学要尝试开放式教学方式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的语文课堂和语文学习方式必须与时俱进。语文学习的场地,不一定是教室,可以是社区,可以是大自然。语文学习的媒介,不一定是书本,也可以是电视和网络。语文教学的方式不再单一,而是走向生动和多样,“以学定教”让语文教学方式变得更加开放。“话题”“专题”“问题”成了课堂师生关注的焦点,“探究”“对话”“体验”“呈现”成了师生课堂上最重要的行为动词。主题学习、项目学习、交互学习、研究性学习、超文本学习等新颖化、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儿童的学习热情、学习个性得以进一步彰显。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以积极的心态去学习、适应和探索。

二、小学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资源”意识

语文教材作为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凭借,它凝聚着编者的语文理想、语文情怀和语文智慧,显然具有举足轻重的经典性和示范性。但是,语文教材绝不是语文教学的唯一资源,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樹立正确的教材观。一方面,我们要用好语文教材这个“例子”,以“例子”为抓手,通过学习、研读、整合、拓展等多样化的形式,最有效地发挥教材的功能,丰富语文教材的资源内涵,使之在“有限”和“无限”之间建立起适切性的融通;另一方面,我们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以前瞻性的眼光,在语文教学中引入一些洋溢着时代光彩、具有语文内蕴和经典潜质的优质资源,不断激活语文课堂的活力,让儿童在“大资源”的背景下真正领悟到语文的博大、丰厚与深刻。

三、注重品质,培养思维的科学性

什么是思维的品质?思维品质是指个体在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的表现,如有的人具有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有的人具有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有的人思维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有的人具有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但是我认为不管什么思维品质,都是一种从小就慢慢培养的特点明显的思维习惯。

所以,小学语文也要在各个教学环节渗透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从小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品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小学生而言,着重应该:

1、培养“先想后说,想好了再说”的思维品质。我认为,千品质万品质,对于小学生来说,“先想后说,想好了再说”是第一个需要培养的基本品质。因为小学低年级学生刚入学不久,什么良好的习惯都没有,哪能谈得上有思维品质。老师提问,他们没有想就把手举得高高的,结果让他回答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就是中高年级学生,很多学生也没有“想好了再说”的习惯。这个“经”,老师在提问前、提问后都要念,经常提醒学生先想后说;对于会说的学生,也要总结和推广他的“先想后说”的经验,目的是引导其他学生也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

2、培养思维的独立性。社会发展由单一走向多元,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有独特个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强的人才;况且,书是靠学生自己读懂的,作文是靠自己写出来的,问题是靠自己想出来的,所以,从小应该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养成勤思慎想的良好习惯。怎样培养呢?一是经常提醒,晓之以理。

在问题提出后及时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储存,独立思考问题。二是经常鼓励,导之以行。通过课堂巡视,及时表扬注意力集中、潜心思维的学生。三是利用榜样,典型引路。可以经常背诵陶行知老前辈《自立歌》的教导,讲一些名人从小善思、自立成才的故事,运用名人名言引路;对问题想得妙答得好的学生,追问“你是怎么想到的?”问题,让其展示思维过程,典型导向,感悟独立思维的重要性。

3、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灵活性是指能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不同方面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探索发现的思维特性,它具有灵活迁移知识技能、多向思维、思路开阔的特点。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一是指导方向,发散思维。问题提出后,老师要及时提醒学生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想,多向思维,想不通就及时调整思维方向或改换思维形式,不要老停留在一个方面想。

二要综合训练,求异思维。可以由果及因,也可以由因到果;可以横向思维,也可以纵向思维;鼓励学生超越别人,另辟新径,培养自己思维的个性。

三是多设计些改换句式、改换构段构篇方式的说话或写话练习,从练习中受到思维灵活多变的启发和训练。

四是搞一些脑筋急转弯的对话训练,促进思维敏捷灵活发展。

总之,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生活。教师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 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开放学生的学习环境不但可以使知识活学活用,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师要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尽情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让语文学习融入课堂,融入生活。

参考文献

[1]王翠玲.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探索[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01):41-42.

[2]赵国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 新课程(中), 2016(3):52-53.

[3]王芳.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 情感读本, 2018(5):56-56.

论文作者:侯国桃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论文_侯国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