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迎来了数字化信息时代,作为新型先进技术的遥感技术应运而生,由于该项技术具有良好的时效性与宏观性,同时还具有相当丰富的信息量,因此在测绘工作中应用遥感技术越来越广泛,遥感测绘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地质勘察工作、资源测绘工作和环境监测工作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其自身特有的优势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遥感技术;测绘工作;应用
1与传统测绘工作相比较遥感技术所具有的优势
第一,大面积同步观测,所获取的数据是进行调查环境资源时最珍贵的资料。可是利用传统测绘方法困难比较大,工作量庞大。遥感观测不会受到地形条件的约束,能够提供获得信息的理想方法。第二,时效性强。遥感探测可以在短时间里对同一地区进行重复探测,发现地球所发生的动态变化,传统测绘工作需要在大量人力物力前提条件下进行地面调查,利用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只是能够获取地球大部分地域动态变化的数据。第三,经济性良好,和传统测绘技术比较,遥感技术从最大程度上节约了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获取比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遥感测绘技术应用特性
2.1遥感工作资金造价高
使用遥感技术的价钱昂贵,造价成本高,所以,我国还是主要在重点部门的重点科研项目上应用遥感技术,例如在地质灾害、资源勘探领域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测绘,比较普遍而一般的工程地质检测以及煤矿开采上使用并不是非常广泛。此问题严重限制我国遥感技术的未来发展道路,需要立即解决。
2.2应用领域多元化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完善,遥感测绘技术最终在地质测绘行业中表现出非常高的适应性,变成了现代地质测绘事业当中的关键技术。应用遥感测绘,将人们对世界的观察方式改变,拓展了研究视角,提供科学研究与具体业务展开的十分多样的参考依据。现如今,遥感测绘技术还正处在发展环节,大部分特性等待人们挖掘,人们不单单要从技术层面上进行研究,还要从主观意识、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改善,从最大程度上将遥感测绘技术的特点发挥出来。
2.3遥感信息源空间分辨率较低,应用水平较低
遥感技术应用到地质灾害勘测以及环境污染当中的优越性极大的促进我国地质灾害研究事业以及环保事业的进步发展。所以提高遥感技术信息源的空间分辨率,对增强数据精准度、拓展遥感技术的覆盖范围、测量水平十分有效。可是现如今的遥感技术还面临一些技术问题,例如信息源空间分辨率比较低,造成遥感技术对微观事物检测精准度低,局限在宏观检测范围中。
3遥感技术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3.1地质测绘中对遥感技术的应用
3.1.1提取地质构造的数据信息
产构造的数据信息可以根据不同构造环境与条件来判断分析,提取地质构造的数据信息可以用线性影像与环形影像来解译。遥感技术成像的过程常常会产生模糊作用,这样会带给用户困扰,然而通过增强边缘、拉伸灰度、比值分析与卷积运算等遥感的影像处理技术来处理,这样可以将重要的地质构造信息数据凸显出来,然后在统计分析线性与环形影像,并结合物探、地质与化探等等方面的资料来确定成矿的构造与分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2地质测绘中的动态监测技术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进步,有效促进了遥感技术的发展创新。在地质测绘的过程中融入动态监测技术,使所得到的测绘信息更加精准。地质测绘的信息系统、GPS技术与遥感技术这三者进行有机结合会给地质测绘工作带来了很多方便。应用遥感技术来进行地质测绘工作时,动态监测技术应用的最为便捷。动态测绘主要是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地质测绘工作,对监测土地的变更与土地动态的调查等等动态信息更加精准。地质测绘过程中,动态的监测技术主要是利用土地相关资料,应用先进计算机技术我们可以把那些难以辨别的信息数据变成可以辨别的图像信息与文字,工作人员对所得到的信息数据内容进行准确的计算,科学合理的得出地质测绘的周期,进而对土地的变化情况全面的监测,并和每个时段的地质测绘数据进行比对,进而可以得到精准的地质测绘信息数据。近年来,我国科技水平与社会经济不断提高进步,而计算机图像数字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在地质测绘的过程中动态的监测技术在不久将来可以带来很多便捷。
3.1.3遥感图像全数字测绘系统
遥感图像全数字测绘系统主要指的是智能化遥感信息数据处理系统。这个系统主要应用遥感图像来提取地质测量的实际情况。这个系统比原来的地质测绘系统来说进步很多,实现了影像匹配和遥感影像兼容,不单单有效提升了地质测绘的时效性与精准性,也有效整合地质测绘工作信息资源总量,进而为顺利开展地质测量工作提供了有效保障。遥感图像数字信息的测绘系统能够实现半自动的立体测绘地质结构。同时,智能化图像数字处理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影像镶嵌里面无缝的辐射拼接自动化与几何纠正,绘制出的地图也实现了立体化三维,可视情况下还能够实时监测和调查地形变化情况,高清设备也有效提高了其技术水平,使用户可以更加清晰的监测和分析地质实际情况,进而促进了地质测量数据更加可靠性,并具备时效性。
3.2在制图领域中遥感技术的应用
3.2.1制图比例尺与空间分辨率方面的控制
利用遥感技术,能够通过传感器将最小的检测目标尺寸进行准确的分辨,通过传感器屏幕将分辨率显现出来,在屏幕上能够出现的最小像元便是空间分辨率。遥感技术主要是通过传感器产生的图像进行信息获取的,在制图中应用遥感技术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制图目标的最小尺寸和成图比例尺,确保影像分辨率符合成图要求。空间分辨率的有效控制直接影响着制图比例的科学性,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在制图过程中应用遥感技术必须要仔细辨别图像信息获取的时间,并且要认真分析其获取方式,在地图绘制完成之后,要保证地图的精确性,还应该保证地图比例尺与设计标准相符合,使其自身的适用性与经济性得以实现。
3.2.2时间与时间分辨率的控制
遥感技术应用于制图工作当中时,要对不同地域获得的图像进行分析,不同地域的遥感图像也存在着不同的变化,通过详细的分析能够保证信息源与实际地质环境相对应。以我国目前的遥感技术水平,能够为时间需求提供符合标准的影像信息;不同时间获取的不同遥感影像,能够清晰的将地理变化的态势通过良好的影像形式展现出来。
3.2.3遥感技术在地图制作中的应用
利用遥感影像制作地形图,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的制图系统与遥感资料相结合而进行编制的。地形图制作的主要流程有三个方面:第一,在地形图生产的前期准备阶段需要严格挑选影像资源,确保选择影像资源的适用性,每一个数据源都具有其自身的特征,因此,在相关信息的获取时也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第二,在进行地形图的编制过程中,需要对影像配准并进行相应的几何纠正,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特殊的遥感软件来进行;第三,在绘制地形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影像融合的方式,使图像更加清晰,在对比度上也能够有所提高。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测绘工作愈来愈重要,将遥感技术应用于测绘领域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当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深入研究遥感、测绘相关技术并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其存在的不足,提高遥感技术的应用水平,促进测绘工作的进一步提升,为我国社会、经济、民生等各项事业的顺利推进作出保障。
参考文献:
[1]姜华.探析遥感测绘技术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J].信息化建设,2016(05):346.
[2]刘记川,赵鹏,张亮.遥感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J].地理空间信息,2016,14(06):48-49+7.
论文作者:毛承严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0
标签:遥感论文; 技术论文; 地质论文; 工作论文; 影像论文; 信息论文; 图像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