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黄散加饴糖调醋外敷治疗左氧氟沙星所致Ⅱ型静脉炎的疗效观察论文_苏静

上海市静安区中医医院 上海 200072

摘要:目的 探讨治疗左氧氟沙星所致Ⅱ静脉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滴注左氧氟沙星发生静脉炎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组使用四黄散加饴糖调醋外敷,对照组常规采用50%硫酸镁湿敷。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四黄散加饴糖调醋外敷治疗左氧氟沙星所致Ⅱ型静脉炎效果显著。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静脉炎;四黄散;饴糖调醋;外敷

左氧氟沙星是三代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但是它也有较多的不良反应[1],包括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变态反应等。临床常见的为注射部位皮肤发红、瘙痒,严重者可引发静脉炎,静脉炎的发生率可高达39%[2]。临床一般采用硫酸镁湿敷,但效果不肯定[3]。为此,将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对经外周静脉应用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72例患者分组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从2015年1月-2016年1月静脉炎病例72 例,其中男47例、女25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2.3±11.2)岁。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11例,扁桃体周围脓肿10例,肺部感染20例,肾盂肾炎5例,盆腔炎12例,前列腺炎14例。静脉炎发生部位:手背46例,腕部2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左氧氟沙星为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生产,批号国家准字H20033965,规格为0.3g/(100ml?瓶),30~60gtt/min静脉点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2. 方法

2.1治疗方法 患者均进行皮肤清洁,保证皮肤无菌无破损无皮炎。观察组用适量四黄散(由栀子、黄芩、黄柏、大黄等份研末,置阴凉干燥处备用)加饴糖调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敷药面积大于红肿部位 1~2cm,厚约 3~5mm,上面覆盖无菌纱布并胶布固定,外用保鲜膜包裹患肢,超过敷料2cm以上,每日两次。如纱布脱落及时换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使用经过浓度诶50%硫酸镁浸润的纱布敷于皮肤患处,保证直径5cm范围浸润,2次/天,15min/次,敷设温度50摄氏度左右。治疗期间观察水分,如果出现蒸发,应该及时喷洒硫酸镁溶液。每日敷设完毕后,及时观察患者患处皮肤的康复情况,观察红肿、热痛现象是否改善。

2.2对两组患者均实施规范的护理指导:

2.2.1 加强用药知识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作用、副作用及发生渗漏的危险因素及后果,以取得患者的配合。指导患者自我观察,输液过程中局部出现红肿疼痛立即告知责任护士,便于尽早发现及时处理。嘱其不要自己调整输注速度。

2.2.2保持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滴注为单独一条通道,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输液后如还有其他液体要输,按需更换输液器,避免发生药物的配伍禁忌。不与其他药物同时共用通道[6]。

2.2.3 选择尽量选择口径粗、弹性好、回流畅、走向直、易固定的上肢静脉缓慢滴入,每天更换左氧氟沙星输液通路。

2.2.4严格按照乳酸左氧氟沙星氯钠注射液说明书使用,不向输液中加入其他任何制剂。

2.3评价方法 用药后3天评价两组疗效。痊愈:沿静脉走向的红、肿、热、痛 消失;显效:沿静脉走向的红、肿、热、痛减轻,皮肤发红处变淡;好转:沿静脉走向的红、肿、热、痛稍减轻,皮肤发红处无变化;无效:静脉炎的症状体征无改善。

2.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 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表1显示,观察组采用四黄散加饴糖调醋湿敷治疗左氧氟沙星所致Ⅱ型静脉炎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硫酸镁湿敷。

4 讨论

4.1左氧氟沙星具有广谱抗菌作用且价格低廉,因此很受基层医院欢迎。但左氧氟沙星化学性刺激静脉管内皮细胞,血小板或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和5-羟色胺(5HT)等递质引起血管疼痛,甚至血管内皮通透性高,使药液渗入皮下组织间隙,出现红斑和水疱[7];或者静脉输液速度快,浓度高,血管内浓度梯度迅速增高,血管内压力增大,血管膨胀,血管壁细胞膜内外的渗透压失去平衡,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壁神经细胞脱水,过速流动的液体对血管壁的压力增高,摩擦力加大,使血管内壁平滑肌损伤[8]。

4.2硫酸镁湿敷静脉炎有效,但对温度不易控制,作用时间短,需反复操作,使用硫酸镁局部湿敷效果不理想[11]。四黄散加饴糖调醋治疗Ⅱ型静脉炎效果确切,同时因其调和成糊状,可直接涂于皮肤处,不易出现外漏现象,且操作性简便,患者容易接受,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邹洪来.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16):116-117.

[2]曾美珍.左氧氟沙星静脉损伤的观察护理.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2):219

[3]沈王琴,钱海兰,郁红霞 . 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静脉炎疗效的Meta 分析 [ J ] . 护理研究,2010,1(24):85 - 86.

[4]王建荣. 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 [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22 -123.

[5]白继荣.护理学基础[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226.

[6]周煜,李红梅,李娟,等.胺碘酮致静脉炎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2,33(5):1107.

[7]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702-704.

[8]陈主初.病理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7-113.

[9]段墙蓓,梅思娟,张园园. 金黄散外敷对 PICC 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效察果观. 护理学报,2008;15(4):72

[10]江滨,谭小辉,曾定芬.冰敷及牛黄解毒丸膏预防长春瑞滨所致静脉炎疗效的探讨〔J〕.现代护理,2007,13(20):1866-1867.

[11]张焰,宋月琼,甘和英. 探讨老年病员药物性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J]. 中外医疗,2010,30(2):12 - 13.

论文作者:苏静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5

标签:;  ;  ;  ;  ;  ;  ;  ;  

四黄散加饴糖调醋外敷治疗左氧氟沙星所致Ⅱ型静脉炎的疗效观察论文_苏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