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含水后期稠油井优化举升参数对策论文_于增杰,武连永, 黄建

中油辽河油田分公司曙光采油厂 辽宁盘锦 124010

摘要:所辖稠油油藏处于二次开发高含水后期,通过对采油厂各系统用电情况统计,其中机采系统耗电占采油厂总耗电的45%,耗电比例最大;其次是注水系统耗电。油井产出液高含水导致地层水无效循环,因此,机采节能要从控液和降低单井能耗入手。通过开展能耗对标工作,建立对标标准,找出耗能高点,优化举升参数,控制关键点,找准切入点,实现稠油油藏机采能耗可控。

关键词:稠油油藏;机采系统;螺杆泵;举升参数 ;能耗可控

当前,低油价已经成为石油行业的常态,实现油气田生产低成本、高效益的目标成为稠油油藏发展战略。稠油因其高黏、流阻大的特点导致机采系统耗电成本高、效益差。面对高含水后期稠油油藏的开发,开展节能降耗、控制耗电成本显得尤为重要。从稠油井能耗对标入手,找出控制单井机采能耗关键因素,控制无效产出液,优化举升参数,应用新型节能技术,通过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效果。

1机采能耗情况

1.1建立能耗对标标准

油气田生产要以效益为根本,节能降耗工作不能一味追求低能耗,要追求高效益的低能耗。根据采油系统耗电特点,选取吨油电量成本作为机采系统能耗对标指标。按照电费指标、产油量指标、采油系统电量比例,计算出单井吨油电量成本。

1.2分工艺对比吨油电量成本指标

对比工艺电量,加权平均算出各机采举升工艺吨油电量成本。抽油机、螺杆泵、电泵及电加热油井吨油耗电成本情况见图1。电泵井产液量最高,平均产液量为180m3/d,含水率超过96%,故吨油成本最高;螺杆泵井次之,平均产液量为70m3/d,高于平均值低于电泵的有14口井,主要为高产液量井;抽油机井平均液量为40m3/d,平均含水率超过93%,故吨油成本最低,仅为电泵成本的43%;抽油机井中高于电泵耗电成本的有8口井,均为电加热稠油热采井,远低于抽油机井平均值的有108口。

由此可见,机采系统高耗能井主要为高产液量、高含水井,电泵、螺杆泵井因其工艺适应性多用于高液量井,故吨油电量成本高;部分抽油机井因配套稠油电加热热采工艺能耗高,导致采油系统平均吨油电量成本增高。

2节能降耗措施

2.1低效益井综合治理

经单井吨油电量成本统计分析,对12口高含水低产量井(含水率大于98%,日产油小于2t)、6口高含水电泵井,实施优化调整、措施上产等治理工作,主要采用“计关、间关、转注、找堵水”的方式,降低产液量,减少无效循环水。对低产油、高产液量井实施长期计划关井3口,摸索间开周期井9口,转注4口。根据分工艺采液单耗分析,电泵井平均采液单耗为5.9kWh/m3,分别高于抽油机井、螺杆泵井平均采液单耗1.9kWh/m3和2.9kWh/m3;故对采液单耗较高的1口电泵井实施找堵水转抽油机措施,对1口螺杆泵井采取找堵水转抽油机措施。为了保证油田总产量和区块采收率,在高产液井关井时考虑区块整体井网布局,通过改变邻井采液指数和注水,实现关井不降产。对于高产液电泵井,通过实施间歇开井的方式,根据开井后含水率的变化摸索最优开井周期,将开井时间、含水率人为降低,既实现了油井的有效开发,又减少了无效水产出,大大降低了吨油电量成本。以A井为例,将开井时间降低为每7天开1天,产油量保持不变,月耗电下降2.8×104kWh,吨油成本由314元/t下降至65元/t。18口井实施后,节约电费60万元/a。

2.2规模开展提浅泵挂深度工作

稠油油藏油井在开井初期,为保证泵充满系数、减少稠油进泵阻力的影响,多采用小泵深抽的举升工艺配套方式提高油井纯抽泵效。随着产出液含水率的增加,在进入高含水阶段后稠油对泵的影响降低,无需过高的沉没度来保障泵效,故需要提浅泵挂深度达到优化工艺配套、降低能耗的目的。通过采油厂各举升工艺沉没度调查可以看出,稠油井普遍沉没度高于合理值,大部分井沉没度过高,造成了能源的浪费。通过采液单耗与沉没度的对比,每增加300m的泵挂深度,采液单耗增加1倍。稠油井过深的泵挂深度导致单耗过大,在高含水阶段可以通过提浅泵挂深度达到降低单井能耗。通过对已经实施的28口井效果看,平均单井提浅255m,单井平均节电率达到12%,年节约管杆费用80万元,年节电20×104kWh。该举措在稠油油藏高含水后期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结合检泵等作业,可以实现提前设计和及时调整。

2.3稠油井电加热设备运行跟踪与调整

在部分低含水稠油井中,电加热热采仍是稠油开采的主要方式。该方式针对高黏、低含水单井简单有效,实施起来较为方便快捷,在高含水阶段的稠油油藏可实现单井的热采举升。采油厂共有14口电加热井,电加热24h全开,平均月耗电量超过3×104kWh。近几年,加强稠油电加热油井的运行管理,做好电加热设备运行参数的优化调整,同时跟踪停用电加热油井的生产变化情况。通过结合气候及生产变化情况,夏季停运含水率较高的8口井),优化运行2口井;通过调整占空比和优化启运时间段,实现了高耗能设备的管理节能目标,年优化调整电加热设备运行参数近50井次,实现年节电70×104kWh。

2.4节能新技术的应用

在稠油机采节能的工作中,不仅要从“省”上做文章,而且从“新”上下足功夫,通过创新技术应用来实现技术节能。

2.4.1螺杆泵地面直驱装置

螺杆泵占油田螺杆泵总量的一半。螺杆泵工艺在稠油出砂井中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尤其在低液、低含水率井中可以替代抽油机电加热工艺,实现高效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常规侧驱螺杆泵地面驱动装置电动机、减速箱等部件因高速旋转造成振动,存在损坏率高、安全隐患大的问题,并且传动效果差、能耗损失大。针对这一问题,引进应用了螺杆泵地面直驱装置,该装置由永磁电动机直接驱动螺杆泵,取消了皮带及减速装置,降低传动损失,配套远传计量仪器,提高了螺杆泵井运行效率,降低了运行维护成本。采油厂规模应用了30套,平均节电率达19%,年节电38×104kWh。

2.4.2电动潜油螺杆泵采油工艺

电动潜油螺杆泵采油系统是将潜油电动机置于井下机组的底端,通过保护器、联轴器组件与螺杆泵的转子下端直接连接,利用动力电缆将电力传送至井下潜油电动机,电动机通过转子输出扭矩驱动螺杆泵运转,将井液举升到地面。面对地面环境所限、钻井征地艰难、油价持续低迷的严峻挑战,井丛场建设成为油田开发的必然趋势,丛式定向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举升工艺配套问题也逐渐凸显。丛式井井眼轨迹造斜点浅、狗腿度大、水平位移大,应用常规有杆举升工艺配套,无法实现油井生产要求。同时受原油黏度影响,常规冷采无法正常生产,抽油机热采能耗高。例如,电加热工艺用于14口井上,平均月耗电超过35000kWh。2017年,在大斜度稠油井上试验应用电动潜油螺杆泵工艺,之后在2口特高稠油高耗能井。应用电动潜油螺杆泵采油技术,在大斜度井、高黏度稠油井上“开花结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9口电动潜油螺杆泵井年节电130×104kWh,节约电费104万元/a,平均延长检泵周期500天,节约作业费用50万元/a。

3结束语

机采系统节能降耗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源头把关,降低产出水无效循环造成的能源浪费,在机采的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控制,优化从井筒到地面设备以及设备的管理,通过加强运行管理及创新节能新技术应用,稠油油藏机采节能降耗仍有很大潜力。

参考文献:

[1]肖彦英,康健,王威,等.华庆油田抽油机井系统效率优化措施分析与应用[J].石化技术,2016,23(2):133.

论文作者:于增杰,武连永, 黄建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  ;  ;  ;  ;  ;  ;  ;  

高含水后期稠油井优化举升参数对策论文_于增杰,武连永, 黄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