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物流系统应急资源储备站选址探讨论文

地下物流系统应急资源储备站选址探讨

杨大为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摘 要: 发展地下物流系统(ULS)是构建智慧城市、推动智慧物流、促进智慧交通的大势所趋,应急资源储备站(ERRS)是地下物流系统的重要根基。探讨了地下物流系统突发事件的特点,地下物流系统与应急资源储备站的逻辑关系,分析了ERRS的定位功能与设置要点,也分析了ERRS选址的影响因素,为ULS-ERRS选址问题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地下物流系统;应急资源储备站;应急管理

1 引言

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畅通便捷的交通系统和快速高效的物流体系,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互联网及物流业的飞速发展,货物物流过快增长导致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显现。为缓解地上交通压力、促进智慧城市的发展而兴起的“地下物流系统”(Underground Logistics System,ULS)具有不占城市地面道路、缓解地上交通压力、减少交通事故、清洁环保、高效快捷等诸多优势,但由于兴建ULS的投入较高、空间相对封闭,运营中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如洪涝、地震、爆炸、大面积停电、恐怖袭击等,救援物资难以快速运抵,救援行动也难以开展。因而,需要在规划和设计ULS之初考虑增设应急资源储备站(Emergency Resource Reserve Station,ERRS),除了能节约整个ULS系统的投建成本外,还能方便在灾害发生后及时将救援物资调运至事发地,协同救援,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以便快速恢复ULS并运行。

目前,国内外对于ULS的实践进行了积极探索,1927年英国伦敦街头地下的“邮局地铁”、美国的阿拉米达走廊(Alameda Corridor)、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地下物流系统(OLS-ASH)、2014年我国自主研发的“LuGuo种子输送分类贮藏智慧系统”、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都为ULS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和思路。英国、美国、荷兰、日本、德国等相关政府部门和学术机构,我国的上海、深圳等相关城市管理部门及国家相关部委已经启动对于ULS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2017年6月底,我国第一个地下物流专业委员会也正式成立。发展城市地下物流系统,已经成为智慧城市、智慧物流发展的大势所趋。

关于ULS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展ULS的可行性、必要性、技术系统、建造管理等方面。在ULS的网络布局和优化方面,来自荷兰的AJV Binsbergen 和JGSN Vusser研究了城市地下物流优化布局的网络优化方法,指出城市综合物流是基于时间和空间的商品和服务的最优组合;黄欧龙、姜阳光、闫文涛等分别运用SLP方法、集合覆盖模型、双层规划模型等对于城市ULS配送中心、物流节点选址进行了相关研究;马成林基于AutoMod仿真平台,对ULS功能的主体——地下配送中心的功能区布局规划方法进行了研究。结合应急救援因素,许汉考虑到物流网络本身的抗灾能力,给出了构建应急物流网络的原则和步骤。

上述研究分别对于ULS和ERRS的布局与优化有不少借鉴意义,但在已有的研究中,鲜有涉及ULS选址布局与应急管理工作相结合的文献,尤其是缺少与ERRS相结合的文献。由于兴建ULS过于复杂艰巨、投资巨大、风险极高,因而目前在国内外尚无城市实现真正的地下物流系统,若等到真正建成ULS再去考虑ERRS,施工难度大而且成本也会急剧增加,ULS的运行也会受到影响,因而ERRS需要提前规划。

2 ULS 与ERRS 关系

2.1 地下物流系统突发事件的特点

前已述及,地下物流系统的节点群和路径一般都是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的地下,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影响后果极大,若不及时处置将会带来更严重的损失。除了有突发事件的共性以外,不同于地面上的突发事件,地下物流系统中爆发的突发事件有其独有特性,具体而言有如下四点。

2.1.2 损失大影响广

当前我们在国内有关于村级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当中所做的一部分的实施以及预测,都缺少在执行规划以后对所作出的成果进行评价这一环节。但是在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整个过程当中,对其实施进行评价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土地利用规划的过程要保持其完整性,在应有的制定规划要保证科学合理、实施执行保证准确高效之外,还应当对所制定的规划实施之后的效果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总结。这样才能够及时有效的判断所拟定的土地利用规划是否合适、是否具有普遍的可行性。

2.1.1 随机性突出

由于服务对象身份及年龄的多样性,比如学生、社会在职人士等,其闲暇时间是不用的。因此,在课程的时间安排上要做到灵活,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4.创新载体,搭建内审信息平台。面对信息高度集成和共享以及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际,内审机构应搭建审计信息系统平台。既要建立高校内部审计数据库,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探索更好地实现在线审计、联网审计和动态审计,又要从审计技术发展角度创新高校内部审计文化建设的内容、形式和载体。如通过多媒体宣传审计 “精品项目”,树立内审机构良好的外部形象。

应急资源储备站(ERRS)作为应急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站点内存储相应的物资、配备相关的应急处置设备和人员,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指令,在第一时间通过应急救援车辆将救援资源运抵事发地,协调展开救援。ERRS具有如下几个功能。

2.1.3 整体救援难度大

爆发在ULS中的突发事件往往由一种或多种危险源共同作用产生,而ULS空间相对封闭,因而加大了应急救援的整体难度,短时间内应急资源(设备、物资、人员、车辆等)无法及时有效地运抵事发地,快捷高效的救援行动难以有效施展。若加上ULS本身的节点群、路径、隧道结构等遭到损坏,必然导致ULS运营中断,ERRS中的应急资源无法及时送达,会进一步加剧救援难度。

2.1.4 高衍生性

空间相对封闭的ULS本身若因突发事件而遭到破坏,或路径、节点群、隧道、应急救援站本身遭到损毁,若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救援,容易衍生链式反应,随着时间推移和多种因素的介入演变成更严重的事件,地下物流系统和地面交通系统将会整体遭受波及,从而加剧地面交通拥堵和地下救援疏散难度,货流量也会因此滞留造成相应的社会经济损失。

正是由于ULS中突发事件有上述特性,需要建立健全地下物流系统应急管理水平,兴建应急资源储备站助力地下物流系统应急管理工作。

ULS中ERRS站点的选择,完全可以利用ULS本身的节点群,将ULS的站点与应急救援结合,建成站内综合体,既可以满足ULS物流装卸、运送需求,又可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保障若干节点的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与救援,同时也节省了建设和维护成本。因此,我们考虑在ULS的节点群中,选择若干ERSS作为站点,为整个ULS网络服务,二者组合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

2.2 ULS 与ERRS 逻辑关系

发展城市地下物流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地上交通拥挤状况并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与地面交通系统形成分流,引导部分地面货流经ULS系统到达目的地,同时也与其他交通系统形成多式联运。作为ULS应急管理体系重要根基的ERRS,其目的是储备一定的应急资源,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向其服务范围内的事发地配送资源,协同救援,从而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二者的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ULS与ERRS逻辑关系图

图1指出了ULS与ERRS之间的逻辑关系,ULS弥补了地上物流系统的一些不足,但也有自身的不足,ERRS的构建将为ULS的运行提供可靠保障,其存储、配送、检修的三大核心功能将为ULS之站点和路径的可靠性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完善ULS的应急管理体系和体系,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突发事件作为一种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随机事件,ULS中爆发的突发事件其时间及地点均难以预料,引起突发事件的原因也不尽相同,由于事发突然,节点群、路径、隧道中的情况复杂多变,从而事件的性质、规模以及事态发展趋势、影响深度等在短时间内均难以快速评估,这些随机性因素具有紧急性和威胁性,并且随着这些随机性因素的演进或共同作用,会引发更难以预料的后果。因而随机性突出是ULS中突发事件发生的本质特征。

2.3 ERRS 的定位与功能

烘焙百分比是烘焙业专用的百分比,是以配方中面粉的质量为100%,配方中其他原料的百分比是相对于面粉的多少而定[3]。了解烘焙百分比,可以一目了然看出各原料的相对比例,快速计算配方中各原料的实际用量,同时可以方便调整修改配方。

2.3.1 存储功能

存储,即应急资源的储备、管理和更新。应急资源的储备包括救援设备、物资、车辆等实物储备和人员配备、救援技术等能力储备。实物的储备中,由于物资设备等都有一定的保质期,而突发事件发生时间不确定,因此需要对实物的应急资源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定期盘存,淘汰过期资源、补充新资源。突发事件爆发后,若现有的ERRS站点不能满足需求,还需要从其他地方及时调度相应资源。

小辣椒个头有高有矮,有胖有瘦,有的在蔬菜界属于大长腿类型,有的体表茎近无毛或微柔毛,有的发型分枝稍之字造型。叶互生,花单生,果梗粗壮,果实指状,顶渐尖常弯曲。但紧靠这样的外貌显然还体现不出辣椒的神奇之处。可是通过观察图2你会发现,“辣妹子”将来具备成为传奇妈妈的潜力。

教学医院病人数量日益增加,带教教师需要处理更多病人,完成更多文书,没有额外时间,床边教学的机会和时间有限。

2.3.2 配送功能

配送,根据地下物流应急管理系统将ERRS内存储的应急资源调度至事发地,及时协同救援,主要包括应急资源分配与运输两方面。分配,即将哪些地方的ERRS中的多少应急资源调运至事发地,若有多个事发地,还需要考虑彼此的配送优先级。运输,根据需要先将应急资源从ERRS运到临时集散地,然后再从临时集散地运到事发地。另外,配送应急资源的人员和车辆的配备、运行路线与速度、需求预测等都是需要在配送的时候一并考虑的。

2.3.3 检修功能

ERRS也可以兼有其他功能,比如与ULS内运行的车辆和轨道的非专业的检修和维护任务,也可以交给ERRS,这样可以充分利用ERRS的相关资源,同时也可以增强ULS抵御风险的能力,减少系统故障率。定期或不定期的检修,同时加强应急救援演练和宣传教育培训等,可以及时发现隐患、识别危险源,以便及时处置,做好提前预防。

另外,由于ULS内突发事件的相关特性,需要在兴建ERRS时关注一些要点,从而能更加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利用ULS,让ULS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和提升其抗风险能力提供有效方案。

3 设置ERRS 的要点与影响因素

3.1 ERRS 的设置要点

对于整个ULS的应急管理系统而言,ERRS是其重要根基和保障,也是处理突发事件的前哨,对于保障ULS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至关重要。

3.1.1 合理规划站点

选建ERRS的具体地点和数目、资源存储的位置等需要合理规划。由于ULS本身复杂、空间相对封闭,加之爆发在ULS中的突发事件有其自身特点,导致ERRS的选址和配置就随之具有了复杂、动态的特点。ERRS的选址是保障整个ULS应急管理系统和应急救援过程的基础,结合ERRS的功能,以保证应急资源时效性为前提,考虑服务范围内的总需求、配送车辆的速度、服务范围、道路通达性等综合因素,将应急资源存储在恰当的位置。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ULS应急管理系统和相应的应急预案,将应急资源进行快速有效配置,前期的静态配置对ERRS站内存储的应急资源进行调度,后期的动态配置将根据事发地的需求从其他地方(其他临近的地下ERRS、地面的ERRS等)调度应急资源,这些对于稳控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降低突发事件的影响程度、开展及时有效的协同救援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1.2 储备规模恰当

在ULS的ERRS选址方面,ERRS站点的选建不仅要合理,每个站点的应急资源的储备数量和规模也应恰当。由于选建ERRS的规模与成本不尽相同,配送时间也因距离、路况、受灾范围等有差异,通常需要以最少的ERRS站点和最短的配送时间将应急资源运至需求点,及时根据事发地的需求调整和调度应急资源,从而满足应急资源配置的紧迫性以便救援顺利推进。ERRS中的资源储备规模也要恰当,规模过大将导致资源浪费和存储管理费用的增加,而规模太小则无法满足相应需求。因而每个ERRS站点的存储数量和规模需要根据服务范围内的需求点数量、货流量、区间限速、地价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

1.3.4 凝血功能指标检测 同1.3.3的方法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凝固法测定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凝血酶时间(TT)等。

3.1.3 合理预测需求

ERRS站点的选建数目、每个站点的存储规模都需要建立在对服务范围内需求点的总需求的合理预测上。选建ERRS时,前期的静态配置时要虑应急资源的配置规模外和多样性,根据ERRS所处的位置、服务范围与数量、节点群在整个ULS中的定位、货流量与TPI的动态变等,合理进行预测,及时对应急资源进行调度,以满足不同需求点、不同状况下的应急需求。后期动态配置时,将应急资源调度至ERRS后要尽快将应急资源运抵至节点群、路径等事发地,应本着节约和经济的原则,降低应急资源的物流成本。

3.1.4 充分利用节点群

由于ULS中的大部分结构、运行车辆、人员、设备设施等都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的地下,突发事件一旦发生,滞留在地下空间的相关人员将难以逃生。另外,一些突发事件会对ULS的隧道结构、节点群、路径、轨道、设备设施等造成永久性破坏,如火灾、洪涝、地震、爆炸等,沿海港城还有诸如海啸、海水倒灌等威胁。这些突发事件造成的无论是人员伤亡亦或是物体损毁、隧道结构的破坏,损失程度和影响范围都是十分广大的。

他是15岁就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大学生,33岁就已经是副局级,却毅然放弃所有的职级待遇,做一名普通的大学教授。他始终认为,干事比名分重要。

图2 基于分流的ULS-ERRS选址问题示意图

如上图2所示,在尽量缓解地上交通拥挤状况的条件下,兴建包含一二级节点及节点间通路的地下物流系统,根据货运流量(简称流量)和距离远近,将地面上若干个货运收发点的流量分流至地下的一二级节点,货物最终流入各目的地进行装卸。一二级节点的选定,主要是依据地面交通拥堵指数(Traffic Performance Index,TPI)和收发点货流量,这样经过分流之后,地面的TPI会降低从而保障交通“畅通”或“基本畅通”。一级节点与物流园区、一级节点之间连通,并可跨区域调运货物,二级节点与非本区域的一级节点仅通过本区域一级节点连通。应急资源储备站点将在这些一二级节点之间选取,这样可以充分合理规划和利用地下空间,亦即一二级节点是应急资源储备站备选点,储备一定的救援物资,同时也被应急资源储备站覆盖服务。

3.2 选建ERRS 的影响因素

修建ULS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已经成熟,但具体实施时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ULS的架构直接影响ERRS站点群的选定。此外,影响ERRS选址的因素有很多,每种因素的影响幅度和范围都不相同,具体来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3.2.1 地面货流量与TPI

地面的货流量直接影响地面的交通通行状况和TPI,由于货流量和TPI的动态变化,需要合理对货流量进行分流,根据货流量的需求和动态增长,科学预测从而选建一二级节点群的位置和数量,进而确定节点群之间的路径连接。ULS的节点群和路径的选定,是ERRS的前提,因此要充分考虑地面货流量的增长速度和TPI的变化,从而进行预测从而合理规划ERRS的位置和数目。

3.2.2 服务范围与需求

服务范围首先包含一级节点的服务范围,一级节点覆盖服务范围内的二级节点,并向其他一级节点和物流园区运送货流量,服务范围内的节点群的货流量和需求会影响一级阶段的吞吐量。其次是ERRS本身的服务范围,与服务范围内的节点群和路径的数目有关。服务范围过大,可以节省建站成本,但是会增加节点群的工作负荷和ERRS本身的应急配送时间;服务范围过小,可以减轻节点群的工作负荷和节省配送时间,但是建站成本和管理费用会大幅增加,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3.2.3 地价与成本

兴建ULS必然要挖掘地下空间,而地面与地下链接的站点在建设和维护时必然也会占用地面资源,施工会影响附近的交通,而且越靠近市区影响也越大,不同区域的地价会导致兴建ULS节点群和ERRS站点群的成本有差异,靠近市区的地价较贵从而兴建节点群和站点群的成本较高,靠近郊区的地价较低相应的成本较低,但郊区的货流量一般没有市区的货流量集中,所以若将节点群和站点群都修在郊区显然不太现实,因此需要综合考量货流量和地价因素。

渣锁斗开关阀阀芯形式为球阀,口径最小为DN350,最大为DN400,关闭差压达5.2 MPa,因而阀门开关过程中所需要的力矩非常大。如果采用气动执行机构有如下缺点:

3.2.4 配送速度与区间限速

ULS中突发事件爆发后,根据ULS应急管理系统和相应的应急预案,调度附近的ERRS中的应急资源时,需要尽快将其运抵事发地,以便配合救援行动。因而配送车辆的行驶速度直接影响ERRS的覆盖服务半径和救援行动的开展,同时行驶速度与车辆的性能、路轨状况有关。另外,不同地域可能有区间限速的影响,地面的限速会影响地下的货流量,也进一步影响配送车辆的行驶速度。

3.2.5 地质条件与环境

ULS的整体结构大部分都在地下,肯定要提前对沿线的地质条件进行充分的勘探和推断,避开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修建ULS和ERRS的节点群、路径、隧道、站点群时,都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的影响,尽量避免施工遗留的安全隐患。此外,自然、人文、社会经济环境,在选址修建时,也要考虑进来,一些特殊的节点(如港口、机场、火车站、地铁线路等),需要特殊考虑,避免交叉建设。

在工业化初期实行的“大力发展重工业”战略,使得大量农业资源转向投入工业发展中,同时为了巩固新中国政权基础和经济基础,又推行“户籍制度”限制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自由流动。自此,城市和农村之间构筑起一道高墙,形成了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模式”,并在中国根深蒂固,直接导致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短缺。社会保障的有效供给主要来源于资金的畅通性、稳定性和有效性,极大程度地依赖国家财政的支援。随着我国行政与财政体制的改革,使得原来许多由中央或省级政府承担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责任转交给县、乡政府。但因为县、乡政府大多本身就财政收入紧张,又缺乏对外部资金注入的鼓励支持,因而使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缺乏。

3.2.6 多周期因素与分批满足

在多周期内,由于地面的货流量的动态变化导致其在地面区域上分布不均匀,从而使分流至地下的货流量会有一定的悬殊,一般市区内的货流量较大,分流至地下的货流量也大,会增加相应的节点群的工作负荷和吞吐量,郊区的货流量小从而节点群的压力较低。节点群负荷过大以后,会使潜伏的隐患增多从而易发生突发事件,也增大了ERRS的压力。在施工建设中,如此庞大的ULS工程一般都是分批建成,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货流量划分相应的优先级,对优先级高的区域的需求需要优先满足,在兴建节点群、路径和站点群时,也需要一并考虑,随着施工周期的推进,可以使整个ULS和ERRS分批满足各小区域的货流量需求。

选建ULS节点群和路径、ERRS站点群是庞大而复杂的工程,耗费的时间和花费的成本必然也是比较高昂,因而需要综合考量、合理规划后再施工建设,给ULS和ERRS的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同时完善ULS的各项应急管理系统,借助先进的安全监测与预警预测技术,根据需要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协同救援和快速响应能力。

定义 1.3[13] 设[0,1]2→[0,1]是[0,1]上的二元算子。若满足0→0=1, 0→1=1, 1→1=1, 1→0=0,且关于第一变量不增,第二变量不减,则称→是[0,1]上的模糊蕴涵算子。

4 结语

新兴的ULS为解决城市拥堵问题提供了可行的方案,也为智慧城市和智慧物流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然而ULS的建设费用高、风险大,故应急资源储备站点的设置必须在规划时一并设计,这样有助于提升ULS抵御风险、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也能保障ULS运行的更加可靠。

其一,自从研究小组开展英语演讲选修课程和英语演讲嵌入型课程教学实验以来,学生的英语演讲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访谈结果显示:学生最大的收获是增强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自主性和学习动机;英语演讲稿的写作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资料搜集、整理、归纳、提炼、加工能力有所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英语演讲技巧得到了较快提升。在2013年河西学院第九届英语演讲大赛中,实验班学生积极参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英语专业组比赛中,13名同学进入决赛,占到决赛总人数的60%以上;1人获一等奖,1人获二等奖,2人获优胜奖。非英语专业组比赛中,6名同学进入决赛,占到决赛总人数的30%;2人分获一等奖、二等奖。

在责任落实上,蚌埠市局推行“网格化”监管机制和责任清单,建立市、县、乡三级76个监管网格,实现网格内“有人、有岗、有责、有手段”,落实日常监管和抽样检测职责,做到信息报送、日常监管、应急处置在网格内完成。同时,强化督查考评力度。每季1次飞行检查,每年2次综合考评,将“四有两责”和重点工作融入考评细则,评判各县区工作推进情况,结果通报各县区政府。近3年来,已先后向县区政府、相关部门发出问题通报、问题督办函36份,督办各类问题156个,有效推动食品药品监管“规范化、信息化、网格化、痕迹化”建设的落实。

关于ULS的应急管理工作,仅建立应急资源储备站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构建包括安全监测、应急响应、应急救援、应急协同、灾后恢复、社会参与等在内的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管理系统,先进的安全监测与预警预测技术与设备如光纤传感技术、人机协同技术、无人机技术等是ULS应急管理工作的可靠保障。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ULS会将在我国大城市尤其是港口城市实现,届时关于ULS的应急管理体系和系统也会发展成熟起来。

参考文献

[1] 王继祥.城市地下的智慧物流配送系统技术与应用[EB/OL].http://www.sohu.com/a/166095800_757817,2019-1-8.

[2] 章冠弘,包敦辉.城市地下物流系统研究概况与分析[J].价值工程,2017,36(29):242-245.

[3] Ar jan Van Binsbergen,Johan Visser.Innovation Steps towards Efficient Goods Distribution Systems for Urban Areas[D].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1.

[4] 黄欧龙,郭东军,陈志龙.运用SLP方法布置地下物流系统配送中心[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01):1-4.

[5] 姜阳光,庞大钧.基于集合覆盖模型的城市ULS物流节点选址分析[J].物流科技,2009,32(10):54-55.

[6] 闫文涛,覃燕红.地下物流节点选址的双层规划模型及算法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6,12(04):870-874.

[7] 闫文涛.城市地下物流系统节点选址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5.

[8] 马成林,杨学春,马超,安立华,董景峰.地下配送中心功能区布局方法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4,10(04):750-755.

[9] 许汉,周建勤.基于地下物流系统的应急物流网络构建[A].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EBM2012)[C].Wuhan University、Chung Hua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stitute,2012,(5):1037-1041.

中图分类号: F25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9.009

作者简介: 杨大为(1988-),男,汉族,湖北十堰人,研究生,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

标签:;  ;  ;  ;  

地下物流系统应急资源储备站选址探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