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有效促进了建筑行业的现代化。但从目前国内已经完成的装配式建筑来看,反映出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成本较高,因此如何有效的控制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成本,已成为目前整个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所共同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比普通建筑与装配式建筑,就工程造价及成本控制方面进行分析与探究,并提出了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工程造价;经济装配率;成本控制
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绿色建筑,这种建筑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不仅节约了资源和能源、减少施工污染,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生产效率以及建筑质量,是发展绿色建筑,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经之路。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推广下,装配式建筑作为建筑新模式在全国各地快速发展,由于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各种优势,使得装配式建筑有了很好的发展前景,也促进了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及施工工艺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工程成本高的问题就阻碍了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的前进步伐。
第一节 装配式建筑工程成本高的原因分析
一、预制构件成本高
由于装配式建筑工程中预制构件的加工以及安装施工等事项与传统建筑相比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建筑工程成本。根据我国目前装配式市场相关预制构件的价格相关估算及研究表明,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最优经济装配率为45%至65%之间。而此时的装配式建筑的造价相比于传统的建筑造价也增加85元/㎡左右。这也说明了预制构件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成本影响较大。
二、装配式建筑工程规模小
由于装配式建筑正处于发展初期,行业规范不健全,因此其规模相对较小。而对于预制构件生产厂家而言,设备、场地等固定资产的投入与损耗相同情况下,规模越小收益较低。由此可见,装配式建筑成本的高低取决于固定成本投入收益率的高低。随着装配式建筑的规模越来越大,固定成本投入收益率增加,从而有效的降低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成本。
三、装配式建筑材料单一
众所周知,装配式建筑工程分为PC结构和钢结构。因相关规范的不完善和局限性,导致装配式建筑选用材料单一,同时因市场不成熟,预制构件加工厂家数量有限,相关市场的管理制度不成熟,导致装配式建筑的价格比传统建筑的价格高出许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二节 降低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的措施
一、丰富并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标准
目前我国对于装配式建筑工程相关规范与图集内容还比较单一,法律法规相对不全。通常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成本受区域影响,由于不同区域的施工成本以及其他材料等成本不一样,预制构件的生产厂家会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组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产成本,从而导致工程的总成本增加。所以一定要从工程造价所需的政策标准的基础上建立相对健全的生产标准,并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标准。
二、研究多种装配式建筑模式
众所周知,目前装配式建筑主要有PC结构和钢结构。随着钢结构模式的不断完善,因钢结构所选用的预制构件大部分不需要建模浇筑,故现阶段钢结构装配式已经比PC结构造价低300元/㎡,但相比于传统的现浇建筑造价还要高出许多。因此需根据建筑行业的发展不断研究新的建筑模式,从而达到装配式建筑经济效益最优化。
三、装配式建筑体系的建立
传统建筑的施工主要依靠现场,设计如何设计,现场如何施工。而装配式建筑是把现场搬到工厂的一种新的建筑模式,对施工精度要求极高,现场可修改率极低,同时装配式建筑应符合模块化,流水线式加工,因此要求预制构件的异型构件尽可能的减少,这样就要考虑设计与施工相结合的体系,设计不再作为某一工程项目的施工主导,更多的是设计与施工协同合作,达到降低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的一种方式。
四、分析设计图纸,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合理的施工方案,不仅可以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还可以有效的降低工程造价。装配式建筑的主体施工方案、预制构件的安装顺序都决定了施工进度的快慢,因此管理人员应对设计图纸进行全方面的研究与剖析,对图纸不合理的地方,提出改进措施,通过设计与施工协同合作,完善图纸。再分析不同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选取最优的施工工艺已方法,从而确定最合理的施工方案,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
五、编制好相关的工程量清单
首先要完善相应的编制说明,从而确保工程量计算的依据是准确、可靠的。传统的建筑模式工程量清单中各种工程的明细及计量规则已十分成熟,而装配式建筑还处于发展初期,其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无统一标准,工程量清单子目难以完全确定。因此编制清单时要做到列项完整、不漏项,项目特征描述准确,计量规则清晰。避免因清单编制不完善,产生歧义或缺失,发生索赔事件,从而增加成本。
结束语
我国装配式建筑现阶段还处于发展初期,虽然还存在着一些工程造价偏高的问题,但是在有效的解决了建筑规模小、预制构件成本高、建筑材料单一的问题之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会越来越好。相关部门应对装配式项目的成本进行合理控制,只有将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成本降低,才能使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步伐不受阻碍,才能实现绿色中国的梦想。
参考文献
[1]白冬梅.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1):22.
[2]唐晓民.基于价值工程的装配式建筑与现浇建筑比较分析[J].智能城市,2018,4(20):36-37.
[3]杨闪闪.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与造价分析[J].居舍,2018(30):196.
论文作者:李国营,史继全,肖林林,盛春红,张静涛,马同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成本论文; 预制构件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造价论文; 模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