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金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中国人民银行论文

当前金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中国人民银行论文

当前金融改革的问题与措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金融改革论文,措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然要求金融体制进行相应的改革,即资金的集聚和流动、存款的吸收和提取、贷款的发放和收回、投资资金的筹集与货币流通等有关的一切活动,都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十多年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建立中央银行体制的基础上,加快了商业银行改革的步伐。当前,除了工行、农行、建行、中行四家国家专业银行及九家全国性和区域性商业银行外,非银行金融机构也迅速增长。如保险公司、证券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农村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作社。数量众多、形式各异的金融机构,为经济的高速增长发挥了极大作用。金融工具和信用形式也不断创新,为促进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外,外汇体制也进行了改革。过去实行的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一致的集中管理,分配上是供给制,管理上是多头管理。改革后,成立了国家外汇管理局,司外汇管理职能,归中国人民银行管理,制定颁布了外汇管理条例,实行了外汇留成制度和外汇调剂办法,实现了经常项目下人民币可兑换,调整了人民币汇率水平,形成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

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人民银行还未全面履行中央银行职责。中央银行是以稳定币值为首要目标,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和金融体系,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目前从中国人民银行的实际运转情况看,其对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的控制不力,对于确定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还具有盲目性,不能很好地发挥控制、调节货币供给和国民经济的功能,对金融宏观调控不灵,对银根松紧的调节不能运用自如,直接调控多于间接调控,未彻底摆脱计划经济管理方式的影响。其结果必然造成宏观管不住,微观又搞不活。

(二)专业银行政企不分。由于长期以来高度集中管理的计划经济模式和金融体制改革对于整个经济模式影响,以及金融体制改革对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滞后性,银行具有国家管理机关和金融企业双重性质的惯性并未得到彻底改变,专业银行并没有实现企业化经营,没有跳出传统的、旧体制的格局。由于专业银行的双重职能,既办理商业性贷款,同时又办理大量的按国家政策给予优惠的信贷业务,结果只能在两者间摇摆,既不能有效地承担政策性职能,又不能按货币资金的运动规律开展经济活动。目前,政策性贷款比重越来越大,而真正的商业性贷款占总业务量不足30%,专业银行转换经营机制显得十分困难。

(三)所有权与经营权难以分离。产权不清,约束不力,无法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约束机制、责任约束机制和产权约束机制。资金不够可以向上级行或央行分支机构要,贷款收不回来也不承担任何风险。信贷资产质量日益恶化,金融业务社会负担日益加重,经营效益下降严重,不良贷款比例增高,特别是国有专业银行承担了绝大部分不良贷款,给银行正常的资金运营带来很大困难,银行的所有者权益年均增长远远低于其贷款增长幅度,国民经济低效益产生的沉重负担由企业与财政转到金融行业,特别是支撑国民经济运行的国有专业银行身上。

(四)金融运行不稳定因素增加,金融秩序混乱有所抬头。在过热的资金需求和不均衡的监管约束下,金融市场中出现了不规范的行为。表现为各种形式集资与融资增多,集资机构混乱,集资利率混乱,有的年息高达20~30%;金融机构之间乱拆借,把大量资金用于炒房地产、炒证券、股票,在证券回购中搞买空卖空,变相拆入资金和吸收存款后以高利率拆出或贷出,干扰了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银行乱兴办公司等经济实体,其结果既加剧了资金紧张状况,又助长了不规范行为,为少数工作人员挪用公款、中饱私囊提供了方便。

(五)金融市场的发展缺乏战略性。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一直偏重于长期资本市场(证券市场),而短期资金市场(贷币市场)的发展相对落后。证券市场发育的主要功能在于筹措资金,而其它功能如合理配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却没有明显体现,这些正是货币市场的功能优势。另外,在证券市场的发展战略上偏重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发育则明显滞后。在股票市场的冲击下,大大动摇了国库券作为金边债券的地位。在金融债券的完整市场未基本形成的情况下,债券市场更具有国家易于控制、资金使用方向明确、筹措方式简单等特点。

加强金融体制改革的措施

(一)健全中央银行调控体系

要从明确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入手,改革金融管理组织体系。稳定货币和加强金融监督是中央银行的两大职能,要把管理权集中在中国人民银行,把经营权充分下放到专业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货币与信贷政策、利率政策、金融监督和检查等手段,来管理专业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控制调节信贷与货币供给总规模。

通过改革货币政策体系,完善中央银行间接调控机制,灵活运用存款准备率,改变专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全部上交中央银行总行的办法,由总行和分行按一定比例分成使用,使分行扩大资金调剂机动权,改变人民银行对专业银行的资金分配体制。人民银行根据市场物价上涨率、经济发展速度和货币流通速度变化来确定信贷计划和信贷规模,人民银行的指令性计划只含人行系统的信贷计划,专业银行的信贷计划纳入全社会的金融规划。

中国人民银行担负着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任务,要担负起这项职责,必须使人民银行总行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和相对稳定的决策权。要理顺人民银行总行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人民银行分支行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人行总行相对独立,并置于全国人大的监督之下,人行分支行应服从总行管理,实行条条领导,要纠正把人民银行分支行机构视为地方政府经济部门的错误倾向。

(二)成立政策性银行

政策性银行一般是由政府创设、倡导甚至直接经营的,具有引导资源配置的机能,注重实现政策效果和社会效益,它以不破坏市场机制为前提,其职能定位是弥补商业金融的“空隙”和克服市场的弱点及消极方面,对于构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金融组织体系和金融体制,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在发达国家几乎都有政策性银行,尤其是日本的政策性银行最具有典型性。在产业结构调整、配合政府的产业政策、支持日本经济持续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资金运用上政策性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不经营商业信贷业务,但讲求资金平衡,贷款有借有还,不与商业银行进行业务竞争。国家政策性贷款大都是对某一行业或某些项目的支持、扶持或优惠,资金需求大,还款周期长,商业银行不愿承担的贷款。

(三)发展商业银行

当前对专业银行要明确产权关系,摆脱政府的不正当干预,改变政企不分的局面,做到经营自主,自负盈亏。要引入竞争机制,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换,必须改变高度垄断,管理僵化的状况。除总行外的各级机构都要从事业务经营,避免基层行吃上级行的大锅饭,对职工实行聘任制,鼓励开展公平、正当的竞争,增加紧迫感和危机感。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减少风险,保证盈利,执行扶优限劣的信贷倾斜政策,使资金优化配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要鼓励开办更多的区域性或地方性商业银行,有计划地引进外资银行,加强中外经济技术合作,推动中国金融和世界金融的一体化。

(四)加强金融监管,整顿金融秩序

在加强监管方面要有新的探索,更多地让市场发挥作用。监管包括很多方面,特别是对资本项目的监管。由于我国承诺了人民币在日常项目下完全可兑换,外汇监管的任务更加突出,切实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督管理,建立一个有序竞争、规范化的金融市场,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五)深化金融改革,改进金融服务

建立健全具有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能力的金融机构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我国的大银行层次太多,内部管理与自我控制难度相当大,银行机构多,但服务功能还不全。要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理顺银行体系,使不同类型的经济、不同规模的生产经营者,有相应的金融机构为其服务,改变现在全国从城市到乡村的所有贷款都由四家国有专业银行包下来的局面,逐步形成一个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银行体系。

标签:;  ;  ;  ;  ;  ;  ;  

当前金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中国人民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