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冷刀锥切术新进展论文_娜孜古力·卡力木阿孜

宫颈冷刀锥切术新进展论文_娜孜古力·卡力木阿孜

(新疆沙湾县人民医院 新疆沙湾 832100)

【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1-0003-02

随着生活水平及观念的改变,女性宫颈上皮瘤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宫颈上皮瘤变与发生宫颈癌的关系密切,Ahmedin[2]报道了全球新发宫颈癌病例529800例,死亡275100例,严重的危害了女性患者及家人的正常生活及工作,因此积极筛查、积极诊断、积极治疗尤为关键。宫颈上皮内瘤变是癌前期病变,与宫颈浸润性癌关系密切,其主要病因[3]大致分为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EB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吸烟、性行为、生育状况、口服避孕药和卫生状况等几大类,以白带增多等宫颈炎症状为主要的临床表现[4],传统治疗方法为切除子宫,该法虽有“根除”之效果,但是术后会严重影响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能够被大多数女性患者所接受,近年来医疗技术及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提升,选择损伤性小、力争保留女性患者子宫的治疗手段是当前亟待解决之难题[5]。本文综述了锥切术之一的冷刀锥切术的诊断、治疗及并发症现状,报道如下。

1.诊断

传统的冷刀锥切术可诊断及治疗宫颈活体组织检查有异常的女性患者。冷刀锥切术对宫颈上皮瘤变既有诊断作用,又有治疗作用,且满足有生育要求的高级别宫颈上皮瘤变患者,对于临床诊断宫颈上皮瘤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6]。宋芳霞[7]分析了95例行宫颈冷刀锥切术的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目的是评价宫颈冷刀锥切术的临床诊治价值,研究发现,行宫颈冷刀锥切术的病理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检查结果符合者54例,占56.84%,且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7.5ml,平均手术时间为30.8min,有6例女性患者出现术后出血,有1例女性患者出现术后发热,表明宫颈冷刀锥切术可提高诊断准确性。蒙翠丽[8]研究发现,36例女性患者中宫颈冷刀锥切术与宫颈多点活检病理结果报告符合率为61.11%,宫颈锥切术术后有3例女性患者发生出血,且随访3~12个月的细胞学检查均无异常,这提示了宫颈冷刀锥切术能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有效的弥补了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宫颈病变的不足,临床治疗效果佳,是一种有效的诊治方法,值得临床应用。李新敏[9]探讨分析了冷刀锥切术诊断和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临床效果,研究结果发现,行宫颈锥切术女性患者的术后病理诊断为慢性宫颈炎占1.23%,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占12.88%,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占22.09%,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占58.28%,病理诊断为微小浸润癌占3.68%及病理诊断为鳞状细胞癌占1.84%,且行宫颈锥切术术后切缘残留阳性率为13.50%这表明了宫颈锥切术能明确诊断和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 周丽[10]回顾性分析了宫颈冷刀锥切术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及早期宫颈癌中的的应用,目的是评价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研究发现,在所有入组女性患者中,术前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患者行宫颈冷刀锥切术有140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与阴道镜活检诊断结果完全符合,占70.7%,且所有入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宫颈冷刀锥切术,这提示了宫颈冷刀锥切术可很好的弥补阴道镜活检之不足,在临床诊断宫颈病变中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2.治疗

最早用于临床的锥切方法是宫颈冷刀锥切术,对于尚未生育,或对于生育能力有要求的年轻女性患者,尤其是针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或是病变范围较大、或是早期宫颈癌的女性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11]。王雁[12]在研究中发现,共入组370例女性患者,行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后有223例女性患者治愈,临床治愈率为93.7%,且HR-HPV总的病毒阴转率为68.1%。雷蔓莉[13]分析了宫颈环形电切术和宫颈冷刀锥切术两种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疗效,研究发现,行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的女性患者在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等方面均高于行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女性患者,而宫颈冷刀锥切术在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率以及复发率等方面显著的优于宫颈环形电切术,这表明了宫颈冷刀锥切术所需的手术时间较长,且术中平均出血量较大,但能有效降低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率和术后复发率,临床应用时应酌情而选合适的术式。付文爱[14]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目的是为讨论电刀与冷刀的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病变中的临床效果比较以及手术方法的选择,研究结果与雷蔓莉[13]所报道的结果一致。汤木莲[15]分析了宫颈环形电切术和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结果发现,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均少于宫颈冷刀锥切术,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9%、23.5%,这提示了与宫颈环形电切术相比较,宫颈冷刀锥切术并不具有临床优势,这与雷蔓莉[13]、付文爱[14]所报道的研究结果不相符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凌丹[16]将宫颈上皮内瘤样变Ⅲ级行宫颈冷刀锥形切除术的患者80例按术中止血方法不同分为术中宫颈注射垂体后叶素、术毕阴道填塞碘仿纱条组,术中生理盐水宫颈局部注射、术毕单纯纱布阴道填塞组,比较分析两组术中出血量、需要缝合止血的例数、手术时间、术后出血例数、不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目的是评价垂体后叶素联合碘仿纱条在宫颈冷刀锥形切除术中的止血效果,结果发现,术中宫颈注射垂体后叶素、术毕阴道填塞碘仿纱条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阴道排液量及创面愈合时间均少于术中生理盐水宫颈局部注射、术毕单纯纱布阴道填塞组,且无不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这表示垂体后叶素联合碘仿纱条在宫颈冷刀锥形切除术中止血效果好,出血量少。关鑫[17]比较分析了术前宫颈注射垂体后叶素,术后宫颈管放置碘仿纱条组及术前无垂体后叶素注射,术后普通纱布压迫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流血时间、流血量,目的是探讨垂体后叶素、碘仿纱条在冷刀宫颈锥切术中及术后恢复期止血的临床作用,结果发现,术前宫颈注射垂体后叶素,术后宫颈管放置碘仿纱条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流血时间、流血量方面均有显著优势,这表明在宫颈锥形切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碘仿纱条,能明显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3.并发症

汤建利[18]目的是为探讨行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临床安全治疗提供科学证据,研究结果发现,行宫颈冷刀锥切术的女性患者发生的阴道流血、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均少于宫颈环形电切术,这一现象是与宫颈环形电切术的操作方式有关。何秋[19]对1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目的是为了更深入的研究并比较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所出现的并发症情况,从而为临床提供参考数据,研究结果发现,两者的宫颈充血、创面化脓、宫颈赘生物、阴道分泌物异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很低,且组间差异不大。宫颈冷刀锥切术是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重要手术方法,但有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一般并发症多为创面化脓、宫颈充血或肥大、宫颈赘生物、阴道分泌物异常及下腹部疼痛等[20]。

综上所述,宫颈冷刀锥切术对于临床诊断、治疗均具有很大的优势,且在诊断方面的优势更显著,值得推广于临床。

【参考文献】

[1]沈思宏.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 17(11):878-879.

[2] Ahmedin J,Freddie B,Melissa MC.Global Cancer Statistics[J].CA Cancer J Clin,2011,61(1):69-90.

[3]黄锦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病因及诊断研究进展[J].内科,2016,04:546-548+569.

[4]王敏,丁悦,温展翀.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6:3754-3755.

[5]徐影.宫颈病变应用冷刀锥切术与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效果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0):103-104.

[6]陈淑贞.LEEP、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疗效对比分析[J].山东医药,2011,51(34):6.

[7]宋芳霞,张毅.宫颈冷刀锥切术95例临床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2,20(2):348-350.

[8]蒙翠丽,陈莉莉,刘淑梅.宫颈冷刀锥切术诊治宫颈病变的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3):993-994.

[9]李新敏,张瑶,古雅丽,等.冷刀锥切术诊治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效果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9(23):172-174.

[10]周丽.宫颈冷刀锥切术在诊断CINⅢ及早期宫颈癌中的价值[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5,36(2):76-78.

[11]邵毅,董瑞英.宫颈锥切术的临床应用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3,22(5):426-428.

[12]王雁,孔为民,吴玉梅,等.宫颈冷刀锥切术和全子宫切除术对CINⅢ合并高危型HPV阳性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6,32(2):122-125.

[13]雷蔓莉,殷质朴,丁丽琴,朱青娟.不同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6,35:186-187.

[14]付文爱.电刀与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CINⅢ病变的临床比较及手术方式选择[J].中国医学创新,2014,25:62-65.

[15]汤木莲.宫颈环形电切术和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3:3088-3089.

[16]凌丹,赵仁峰,胡晓霞,等.垂体后叶素联合碘仿纱条在宫颈冷刀锥形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2):3698-3700.

[17]关鑫.垂体后叶素联合碘仿纱条在宫颈锥形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260-261.

[18]汤建利,闵丽萍.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采用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疗效观察[J].浙江创伤外科,2016,02:353-354.

[19]何秋.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与术后并发症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6):840-841.

[20]高洁.冷刀锥切术与LEEP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比较[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1,28(1):44-46.

论文作者:娜孜古力·卡力木阿孜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7

标签:;  ;  ;  ;  ;  ;  ;  ;  

宫颈冷刀锥切术新进展论文_娜孜古力·卡力木阿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