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认识论基本思想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从“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到“德国意识形态”_认识论论文

马克思认识论基本思想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从“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到“德国意识形态”_认识论论文

马克思认识论基本思想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意志论文,马克思论文,认识论论文,手稿论文,意识形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19(2002)01-0064-06

马克思的理论研究始终保持着哲学的旨趣,但专门进行哲学研究的时间并不太多,从 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完成《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段极其重要的时期。 这一时期,马克思在批判旧哲学中形成了自己的新哲学,提出了崭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伴随唯物史观形成的是他的认识论思想。

以往的历史学家,大都把精神因素理解为社会发展的根本条件,从而陷入唯心史观, 黑格尔尽管不同意将个人的思想动机看作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强调了制约人的思想动 机的“动因”,但由于视“动因”为世界理性,最终也不过是以一种“深刻”的唯心史 观取代了以往的唯心史观。当马克思参加青年黑格尔运动时,他所接受的正是理性决定 一切的黑格尔思想。但是马克思一开始就与青年黑格尔派有着原则的分歧,他不是从自 由主义立场,而是从革命民主主义立场来诠释黑格尔哲学。在参与社会变革的实践活动 中,马克思逐渐意识到黑格尔历史观与现实之间矛盾,这种矛盾在理论上的表现就是: 将理性作为历史观的逻辑起点与人类社会的历史起点很可能是不一致的,如果是这样, 它就违背了黑格尔自己提出来的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论原则,因此,以往的历史观必 须重新审视。核心的问题是:人类社会的历史起点到底是什么?这是促使马克思世界观 转化的根本性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最初探索是从对国家和法的批判开始,进而深入到对 社会“物质生活关系”、“市民社会”的批判,其最初的比较肯定的解答出现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通过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对 市民社会的初步分析,形成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异化劳动理论,朝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 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1](P254)的科学历史观方向前进了一大步。这一理论成果是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对青年黑格尔派思辨唯心主义批判的重要原则,并最终导致了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费尔巴哈的批判,由此形成了马 克思自己关于人的学说,促成了唯物史观的诞生。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对黑格尔哲学 还是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都贯穿着对实践问题的再认识,科学实践观的形成既是唯 物史观形成的重要标志又在一定意义上是唯物史观形成的重要前提,因为它才真正回答 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起点到底是什么的问题,没有对实践的科学阐明,就没有历史唯物主 义。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实践问题主要是通过对生产 劳动的研究体现出来的,其原因,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说是从费尔巴 哈那里产生出来的,是在与庸才们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自然他们所特别注意的是使唯 物主义哲学向上发展,也就是说,他们所特别注意的不是唯物主义认识论,而是唯物主 义历史观。”[2](P336)但是列宁的这个论断,不应被理解为没有唯物主义历史观,就 没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际上,实践问题既是社会历史问题,又是认识问题,是一 个如何认识“感性世界”包括我们自己的社会存在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不阐明实 践所蕴含的最一般意义上的主客体关系问题,就不可能进一步正确说明人与自然、个人 与社会、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看到的对黑格尔思 辨唯心主义的批判和对劳动及异化劳动本质的揭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费尔巴 哈人本主义的批判和对“感性世界”本质的揭示,都处处体现出马克思对主客体关系的 深刻理解,因此,在强调唯物史观的确立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形成有开拓作用的同 时,还应该肯定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形成对唯物史观的最终确立的方法论指导作用, 而这后面的一点,是我们在研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 作中注意不够的。

马克思在这一期间,对与实践问题密切相关主客体关系这个认识论问题的研究,无疑 与他的深邃的哲学眼界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时代对哲学的要求。

西方近代哲学是文艺复兴的产物,中世纪将人和自然束缚在神权之下,贬低人性,轻 视自然。文艺复兴在反对基督教神学中重新“发现”了人和自然,从而导致了人文科学 和自然科学的振兴。科学的发展突出了哲学研究中认识论的地位和意义,哲学家开始自 觉地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中来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主体性的哲学应运而生。它初始于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经过康德、费希特对“先验自我”与对象关系的系统研究, 而后在黑格尔的对象化——异化理论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其基本思想可概括为:1.意 识(精神)具有主动设置自己对象的能力;2.一切对象都是意识(精神)的对象性存在物, 是被给予的;3.意识向对象的过渡是一个否定性的中介过程。这种被这些唯心主义哲学 家表达得十分抽象思辨的看法,其实正是对人的实践活动中主观能动性的推崇,当然, 是绝对化了。费尔巴哈把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还原为自然界和人,对象化获得了感性的意 义,人通过自己的感觉,一方面证实了自然界作为对象的外部给定性,另一方面证实了 自己作为主体的受动性,这是对传统唯物主义观点的恢复和发展。

马克思在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显然对上述哲学家的思想有深刻的了解 ,但他并没有停留于他们已有的认识水平,而是有所前进。

他不同意黑格尔对对象化——异化的唯心主义解释,指出,黑格尔把人和自我意识等 同起来,所以人的异化了的对象,不外就是异化的意识,就是异化的思想,因此,“自 我意识通过自己的外化所能设定的只是物性,即只是抽象物、抽象的物,而不是现实的 物”[3](P166)。但他实际上也并不是完全赞同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的观点,而是要求 从感性的活动,特别是人的劳动来理解对象化。在这一点上,马克思高度评价了黑格尔 ,指出:“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 辩证法——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 失去对象,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因而,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 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3](P163)遗憾的是,“黑格尔 惟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3](P163)。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是在劳动中体现出来的,劳动是人的对象化活动。这种对象 化活动的现实性就在于:“当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 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这种设定 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3](P167)

从这个基本点出发,马克思得到了三个重要的认识论结论,第一,对象的客观性是属 人的客观性,因为一切对象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主体的对象性存在物,“对 象如何对它说来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 ;因为正是这种关系的规定性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3](P125)。马克思对 此的解释是:只有当物按人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时,我们才能在实践上按人的方式同物 发生关系。第二,与第一点相联系,正因为对象本身具有属人的性质,所以对对象的真 理性认识是可能的,“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往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 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3](P127)。第三,一 切哲学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在实践中产生,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解决。“理论的对立 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的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3](P1 27)正是因为这些新的看法,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趋向称之为既不同于唯心主义,也不 同于以往的旧唯物主义。

在马克思之前,德国古典哲学家已经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主客体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并且猜测到实践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对实践之科学内涵认识上的偏差,都没有 真正说明主客体之间何以可能是对立统一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 通过对人类劳动本质的揭示,把德国古典哲学家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其理论 结晶就是“人化自然”思想。在马克思看来,认识客体不是像黑格尔所认为的那样是“ 绝对精神”的外化,感性世界没有也不可能带有创造主的印记,但它也不像费尔巴哈所 认为的那样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按照被人们改造过的 状态存在着。他说:“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 也是无。”[3](P178)诚然,外部自然界相对于人类存在而言,具有“优先地位”,但 人的认识对象就其现实性讲,只能是人自身活动的结果。“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 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也以异化的形 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肯定现实认识对象是“人化自然 ”,这是认识发展史上重大的历史性理论成果。这一理论成果还直接导致或者说内在包 含了对人的认识能力问题理解上的变革,在马克思看来,认识主体的能力不是像西方近 代一些理性主义者认为的那样是先验存在的,也不是象西方近代一些经验主义者认为的 那样是被动存在的,而是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3](P126)正是在劳动中 人的本质客观地展开了的丰富性,作为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 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等才产生和发展起来。人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 的产物”[3](P126)。

人们一般认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还保留着某些黑格尔思辨辩证法和费尔巴 哈人本主义的痕迹,因而还不是马克思思想的成熟之作,这并非没有道理,但在认识论 上,《手稿》中提出的这些新思想,马克思后来也是坚持的。

1845年,马克思写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手稿》中“人化自然”思想及其重 要认识论结论被更为明确地表达出来,在谈到过去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 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时,马克思指出,他们对对象的理解仅从客体方面而没有从实践,从 人的主体方面去理解;在谈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时,马克思指出,这并不 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 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在谈到理论本身的是非问题时,马 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 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在谈到新世界观的基本特征时, 马克思指出,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在紧接着写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明确地称自己的哲学是“实践的唯物 主义”[4](P75),这是马克思对自己哲学本质特征的概括,是对《手稿》的研究成果的 坚持和发展,“人化自然”思想展开为一种新的世界观。

实践的唯物主义要求从人的现实的实践活动出发来探索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本质 关系,它的自然观,是“历史的自然”观,它的历史观,是“自然的历史”观。因为“ 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 础,它哪怕只中断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 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就没有了”[4](P77)。 在认识论上,则要求将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这一要求有两个内在的含义:第一,实践 是认识对象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又是对对象认识的基础。换言之,实践作为认识的 基础,是相对于认识对象和对对象的认识统一而言的。在马克思看来,人的一切活动, 都无非是在展开着一定的关系,从而也在展开着一个对象“世界”。而“凡是有某种关 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 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4](P81)。一 切关系都具有人的主体性质,这种主体性质不能仅仅归结为人的抽象的理性或自我意识 ,它是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现实的主体和客体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基础又不是什么自 己运动着的“绝对精神”之类的东西,而是人自身的生动的现实的实践,这就是马克思 的结论。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我们实际上看到了一个 经过对近代西方哲学批判性改造后而形成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主体性认识 论大纲。

自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及《德意志意识 形态》中逐步提出以科学实践观为核心的认识论基本思想之后,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 在其理论研究活动中,都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思想,但是这种继承和发展,主 要是体现在实践如何制约对对象的认识这一方面的。强调这一方面是为了反对传统唯物 主义在认识论上的直观性和被动性,至于在认识对象性质的问题上,由于批判康德、黑 格尔思辨唯心主义的需要,他们都充分肯定了认识对象的客观性,提出了要如实反映对 象的认识任务,这无疑是必要的,但是在这一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与以往的传统唯物 主义之间的区别何在,却还没有展开讨论。实际上,根据马克思的看法,对旧唯物主义 认识论的批判,既包括它对认识过程的理解,也包括它对认识对象的理解,这两个方面 是不可分的。由于种种原因,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实践与认识对象形成及性质之间关系 问题没有再回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的“问题视域”中来。这样,以往的传统唯物 主义关于认识客观性的两个信条,即认识的对象具有绝对独立于认识过程的客观实在性 、认识可以最终达到对对象自在面目的完全把握,就没有受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应有 的审视。

实际上,这种客观性原则自身就潜藏着危机。这一问题,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产生,越来越尖锐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经典物理学的对象是宏观天体,其中每一物体都可以被看作是若干质点构成的系统, 每一质点在一定的时刻具有确定的位置和动量,在经典动力学运动规律的支配下,质点 的连续运动形成一条轨道,每一瞬间的位置和动量,都是由前一瞬间的位置和动量转化 而来,无论这些物体是否被观测,其存在状态和运动规律都是相同的。这就是经典物理 学对于对象客观性的理解,其基本点被爱因斯坦概括为:“要是对于一个体系没有干扰 ,我们能够确定地预测(即几率等于1)一个物理量子值,那么对应这一物理量,必定存 在着一个物理实在的元素。”[5](P329)经典物理学的客观实在论的影响是巨大的、持 久的,长期以来,成为唯物主义对于世界理解的科学基础。但是当现代物理学深入到微 观层次时,这种客观性理论便失去了直观的和自明的意义,客体的自在独立性转化为与 主体相关的依存性,这个转化实际上从相对论的提出就开始了。

经典物理学肯定事物自身具有自己的全部性质,其中最基本的是被称为第一性质的时 间、空间、质量等等。相对论改变了这一观念,它表明,客体的性质(属性、规定)并不 是绝对的,而是在一定参考系中的相对表现。量子力学肯定和拓展了相对论中所隐含的 这种关于主客体关系的新观念。在量子力学中,微观客体不是以直观的形式提供给我们 ,而是在人——机(仪器)系统宏观时空背景上的“投影”。量子力学虽然形成于特定的 研究领域,但具有普遍的意义。经典物理学不考虑测量手段的作用,是因为在宏观领域 ,仪器对客体的干扰很小可以暂时忽略不计、或者干扰明显但可以合乎规律地加以补偿 ,其结果表现为知识与客体本身之间一种理想一致的纯化状态。实质上,宏观客体仍然 是在观测系统中的“投影”,如同玻恩所言:“每次测量都是对被测现象的一次干扰, 但是经典物理学假设,用巧妙的实验装置能把这种干扰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正 是这个假设,近代物理已证明是错误的。”[6](P50)这一事实使包括玻恩在内的一批量 子力学的创立者和发展者做出了客体依赖观测方法、理论渗透主观论和主客体无明确分 界的结论。量子力学所导致的这种客体的“客观性危机”是发人深思的,这并不是自然 科学的危机,而是哲学的危机,量子力学的创立者和发展者的结论虽然至今还在被人们 争议,但它提醒了人们:传统唯物主义的客观性原则不能适应自然科学进一步发展的需 要。

传统唯物主义客观性原则的基本点是对象外在于认识而独立存在,这是认识论所必须 的本体论前提,然而问题却在于:第一,本体论是如何确立的,我们何从知道对象在认 识之外?第二,认识是如何可能的,我们的意识何以能越出自身而达到对象并与之一致? 传统唯物主义对此类问题的解决是求助于人对世界的直观经验。在第一个问题上它的解 释是:感觉经验的“被给予性”即受动性就是对象独立实在性的本体论证明。霍尔巴赫 认为:“所谓感觉,乃是一种被能动的特殊方式,为活体的某些器官所特具,为一个作 用于这些器官的物质对象的出现所引起。”[7](P627)费尔巴哈说:“直观提供出与存 在直接同一的实体。”[8](P595)类似的看法可以追溯到古代唯物主义的“流射说”、 “影像论”以及亚里士多德的“蜡块说”。但是这都不能证明对象自在于意识之外,因 为感觉只涉及物的表现而不涉及实体本身的性质,感觉中推导不出非感性的异质的判断 ,这一点休谟早就看到了,他的不可知论正是对感觉主义消极结局的说明。关于第二个 问题,传统唯物主义的解释是:感觉经验的直接性就是认识可能性的依据。爱尔维修有 一段代表性的话:“感官从不欺骗我们。对象永远在我们身上造成它们应当造成的印象 。”[7](P482)这种印象就是对象的本质面目,因为如果不是这样,对同一对象就会产 生不同的说法。其实这种解释也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主体间印象的同一并不等于它们与 对象的同一,这里存在的差异早在洛克关于两种性质的学说中就有所揭示。

辩证唯物主义当然不能同意这些传统的唯物主义的直观的、消极的反映论观点,要求 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置于实践的能动反映之上,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实践能证明对象 (客体)存在于人的意识(认识)之外吗?如果把实践和认识看成完全对立的两项,回答可 以是肯定的,但是这种对实践的理解恰恰是一种误解,实践本身包含着认识,因为它本 身不是别的,就是感性的人所进行的,可以被直观到的感性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所具有 的感性,与人的感性认识,以及对象的感性存在,是同一的。马克思在《手稿》中对感 性问题作了大量的分析,在谈到物的现实性时,他说:“说一个东西是感性的即现实的 ,这是说,它是感觉的对象。”[3](P169)这里讲的感性,不仅是指物的可感性,更重 要的是指物就是人的感觉的对象性存在物。现代神经心理学已经揭示了外部物质系统在 运动中以各种释放出的物质能量刺激人的感官而形成感知觉的机制,并且指出了这种感 知觉的不可还原性,即在物质系统中没有与之相符合的原型,这就证实了一切对象都只 是感觉到的存在物,是与人的感官——大脑功能相关的显现物——现象。不通过感觉, 我们不能知道任何物及其运动形式,而一旦通过感觉,物的运动形式就会不可避免地打 上感性的烙印。实践活动也不例外,因为我们在运用理论指导改造对象的活动之前,早 已知道了对象,对象已经是我们的感觉的对象性存在,用马克思的话讲,就是属人化的 了。这样,由于在认识、实践和认识对象这三项中都渗透着人的感性,那种认为认识的 结果可以达到对世界本来面目把握的可知论只是一种理想,人的生命存在的既定形式和 人与对象的特定关系,决定了在认识范围内的世界只是一个我们自己的感性世界,从而 也决定了我们认识的程度和可知的性质。

总之,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哲学自身的发展都要求我们全面地理解实践以及实践是认识 的基础这一命题,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本身也不脱离认识,认识在实践中展开,实践 也要依赖于认识。实践既是对对象认识的基础,也是认识对象成立的基础,实践本身并 没有证明一个与认识论相脱离的本体论,恰恰相反,它证明了一个与认识论相统一的本 体论。一切认识,都须以对象的在先性为前提,而对象的在先性,又是认识的结果。认 识的辩证法不仅要求我们把握认识过程的辩证运动,而且要求我们首先把握主体和客体 在实践中互相生成的辩证关系,这种关系,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已经昭示给了我们,但由于种种原因,它没有被充分地发挥。今天 ,运用马克思认识论的基本思想去分析和解决科学和哲学、理论和实际中的新问题,使 科学的实践观进一步丰富、完善,这将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

收稿日期:2001-10-09

标签:;  ;  ;  ;  ;  ;  ;  ;  ;  ;  ;  ;  ;  ;  ;  ;  ;  

马克思认识论基本思想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从“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到“德国意识形态”_认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