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国际化的条件、路径、模式及其启示_国际化战略论文

企业国际化的条件、路径、模式及其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路径论文,启示论文,条件论文,模式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241(2010)01-0116-07

企业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of Firms)是近40年来公司发展战略研究的重点领域。相关研究可以视作对企业国际化实践的概括与提炼。在这些研究中有三个重要问题:一是企业国际化的条件,二是企业国际化的路径,三是企业国际化的模式。这三个问题基本上能够反应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实施轨迹。目前,从国际看,对这三个问题的研究虽然很多,但是视角各异,欠缺梳理与整合,缺乏得到较为普遍认同的结论。从国内看,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新趋势,转型经济的复杂环境与后发展型企业的特殊性导致了国外企业国际化理论对中国企业是否适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旨在对企业国际化主要理论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条件、路径与模式问题,以期对中国企业有所启示。

1 企业国际化主要理论视角与评述

企业国际化可以看做是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发展演变,由国内企业发展为跨国公司的过程。从广义上讲,企业国际化是产品、服务、技术、劳动力、管理及企业本身进入国际市场开展竞争与合作;狭义上,企业国际化是企业到国外投资,设立生产经营机构,向境外延伸研发、生产和营销能力,在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合理配置资源等。相应的,企业国际化大体可分为两个层次:基本的层次是指商品和劳务的输出,主要涉及货物、服务、技术、劳务等的出口贸易;更高的层次是指资本的输出,即对外直接投资,或者说跨国公司化。综合当前研究,针对企业国际化的理论视角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

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是本领域的开创性成果。20世纪70年代,Carlson(1975),Forsgern和Johanson(1975),Johanson和Wiedersheim-paul(1975),Johanson和Vahlne(1977)提出了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即U-M模型。该模型的关键假设是:缺乏国外市场知识是阻碍企业国际化的主要因素;关键变量是:市场知识、市场投入、投资决策和经营活动;从市场范围看,企业国际化演进路线是:本地市场—地区市场—全国市场—海外相邻市场—全球市场;从经营方式看,阶段演进路线是:纯国内经营—通过中间商间接出口—直接出口—设立海外销售机构—海外生产销售。

1.2 出口行为理论

继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之后,Cavusgil(1980,1982)把企业经营国际化的过程分成五个阶段:(1)国内营销阶段;(2)前出口阶段;(3)试验进行阶段;(4)积极投入阶段;(5)国际战略阶段。Bilkey和Tesar对美国威斯康星400多家制造业中小企业出口行为的调查显示,它们在出口阶段上有明显的相似之处。

1.3 企业国际化网络理论

企业国际化网络理论主要代表人有Hagg和Johanson(1982),Hammarkvist(1982),Johanson,Mattsson(1985,1986,2003)等。该理论认为,企业国际化就是企业与其他国家企业发展网络关系的过程,企业间的关系网络也可称为产业系统,企业在产业内的活动,包括建立、维持、发展的网络关系是不断积累的过程,正是这种“网络积累”决定了企业的“市场地位”。

1.4 企业国际化战略管理理论

Chandler(1962)在该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之后,Strandskov(1985),Axinn(1988),Melin(1992),Mintzberg(1994),Welch和Lawrence(1996)进行了深入研究。该理论认为,企业国际化是高度依赖战略规划的过程,因为它既确立了企业总体经营方向,又提供了对经营活动的具体指导。

1.5 国际新创企业理论

Oviatt和McDougall(1994)提出的国际新创企业理论(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是企业国际化研究领域的革命性成果。Oviatt和McDougall(2005a)定义的国际新创企业,是创立之初就利用多国资源与市场,寻求竞争优势的经营组织。这类企业国际化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因缺乏资源而低度的资产内部化、低成本的治理结构(如网络化结构)、来自知识拥有和创造的国外区位优势、通过间接手段(特许、不可完全模仿性、网络联盟等)或直接手段(版权保护)而实现的可持续性优势。

1.6 国际创业理论

Morrow于1988年首先提出国际创业的概念。而Mc Dougall和Oviatt(2003)认为,国际创业是“跨边界”机遇的发现、激发、评估和利用,以创造未来的产品和服务。

该理论研究基本可以划分为四类:一是资源观。Autio,Sapienza和Almeida(2000)和Bloodgood,Sapienza和Almeida(1996)等认为,新创企业拥有独特的资源优势,能加快企业的国际扩张。二是网络观。如Coviello和Munro(1995),OviatT和McDougall(2005a)等认为,国际社会网络在认识和把握国际市场机会、获取国际创业信息和知识、建立信任关系等方面影响国际创业行为。三是组织学习观。如Zahra,Ireland和Hitt(2000)认为,新创企业在新环境中的快速学习能力使得它们掌握了创造知识的优势,这种优势促进了新创企业的国际扩张。四是机会观。如Dimitratosa和Jones(2005)认为,取得国际创业成功的关键在于敏锐地感知海外市场机会,并快速有效地采取行动。

1.7 评述

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揭示了一部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发展规律,对传统行业的企业国际化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该模型过于简化,对影响因素的考虑稍显单一。不可否认,它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分析和批判的基础。

出口行为理论模型在企业国际化阶段的划分上虽有不同,但在企业国际化的渐进性上是一致的。此外,这些模型的假设基本相同:企业国际化的第一步是出口,然后是直接投资。该理论强调企业国际化是连续发展的过程,这与阶段论有共同之处。此外,该理论是经过大量企业调查得出的结果,而不是纯粹的逻辑演绎,与现实的距离更近。当然,该理论更多的是对企业国际化的特定阶段——出口阶段的描述性分析,还不能对整个企业国际化过程做出满意的解释。

企业国际化网络理论强调在市场网络中,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对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国际化行为有较强的解释力。另外,该模型从动态的角度论述了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对企业竞争地位的影响,对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

企业国际化战略管理理论发现,有的企业更关心盈利和增长,而不是制定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的战略;有的公司更注重在整个地区进行产品的大批量生产,而不是开发适合当地特点的产品;有的公司愿意向与本国类似文化的国家销售产品,以便在整个地区采用相同的营销策略。因此,国际化企业的战略倾向将显著影响其战略计划过程,包括企业国际化战略。

国际新创企业理论在企业国际化领域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学者们基于各地的实践进行了拓深研究,出现的形式有:天生全球化、加速国际化和国际创业。其中,国际创业理论综合了创业学、战略学和认知心理学,是该理论的提炼和延伸。

国际创业理论主要解决两类问题:第一,新创企业何以能够在创始阶段就开展国际商务活动,这也反映了国际创业理论与国际新创企业理论的延续关系;第二,国际企业如何通过创业活动开发并维持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企业国际化的理论较为系统地揭示了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企业国际化的内在规律,对中国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但是,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新趋势,转型经济的特定环境与后发展型企业的特殊性影响到国外企业国际化理论对中国企业的适用。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学术界对于国际化各理论方面理解出现较大偏差的局面。

2 企业国际化的内外共生条件

企业国际化必须应具备一定的条件,而且这些条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内外共生的。按照企业内外部的逻辑,企业国际化的条件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2.1 企业国际化的内生条件

(1)具备有利于国际化的企业家。主要是拥有国际化/全球化视野、国际教育或跨国经营经历。

(2)企业资源投入所获取的经营经济性的要求。主要是公司经营达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拥有低成本和低价格、因优质低价而获得的额外经济性、避免因狭小国内市场的不经济。

(3)竞争和战略特性的要求。这是国内外学者研究较多的地方,主要是对全球竞争者的行动、全球顾客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制定标准和在全球竞争中抢得先机,在某些行业避免激烈的国内竞争,在某个较小领域实现较低程度的竞争,以及避免国内市场惯性等。

(4)具备研发、创新和技术变革的经济性。主要是:较高的研发成本要求有大的国际市场、承担从头到尾的研发要求较快的回报、国际市场上技术较快过时、持续的创新要求有大的国际市场。

(5)企业产品的差异化程度、要素密集程度及高技术产品和市场特性的要求。主要是较大的固定成本要求较大的国际市场规模、较快的变化步伐要求从国际市场获得较快和较大回报、较短的产品生命周期要求较大的国际市场。

(6)清晰的国际化战略运营逻辑,主要是依据企业的发展诉求、结合企业自身条件,把成为跨国公司、超越竞争对手作为目标的企业发展战略。在这一过程中所采取的明确的国际化运营策略。如在国内资源限制促使企业寻求其他国家资源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采取企业网络营销策略,或采取分销战略,或采用品牌战略等对抗其他竞争者以获取竞争优势。

2.2 企业国际化的外生条件

(1)国际市场的市场容量、市场竞争结构及自由化程度,具体是促进出口和进入国际市场、实现劳动力的专业化和分工、更容易实现规模经济避免直接的和激烈的竞争、提供很多扩张的机会、无国界和相互联系的经济要求国际化经营。

(2)国际市场的生产要素条件,信息、通讯与交通技术进展,具体作用是减轻资源的约束、消除时间和距离对企业的影响、促进网络化运营、降低成本。

(3)合作伙伴的资源与吸引力,包括缓解规模带来的局限、缩短国际化进程、提高国际化速度、实现在竞争性市场上生存。

(4)满足国际市场当前供应商与采购商需求的能力,维持与其已经建立的关系等。

根据文献分析,本文将企业国际化的条件归纳为图1。

图1 企业国际化内外共生条件

上述分析基本涵盖了当前对企业国际化的条件,这些条件同样可能影响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除了受到上述条件约束以外,转型经济的宏观背景、特定技术条件、国别特征以及相关的文化因素也会对中国企业国际化有重要影响。这是由中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企业所处的国际化初级阶段与东方社会人文特征决定的。因此,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应该在转型经济的宏观背景下,从后发展型企业的资源与能力出发,努力提升有利于国际化的竞争优势。

3 企业国际化从整合资源禀赋到缩小制度落差的路径

对于企业国际化的路径,由于研究假设、研究对象的不同,所采用的理论指导、研究方法也不尽一致,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企业推进国际化进程,在市场范围和经营方式选择方面,会呈现显著的“逐级渐进”的特征。另一种相反的观点认为,一些国际化倾向非常明显的中、小企业从企业创立起就致力于企业经营的国际化,它们试图通过国际市场来获取稀缺性的资源,并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以提高企业实力,“阶段跨越”的特征较为明显。本文认为,这两种不同路径的区别是基于企业资源禀赋与企业的环境,特别是制度环境的差异。环境作为“所有个体、团体、组织及其交互关联所形成的特定行动领域”,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深远。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实施离不开环境,国际化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估自然又不能脱离环境框架,环境不确定性也被作为解释组织平衡状态及其绩效表现的重要影响变量。因此,国际化企业需要充分考虑环境的不确定性以确保企业的最优绩效。

企业的资源禀赋是企业国际化的根本立足点,而作为嵌入制度环境的经济组织,企业通过实施国际化战略,核心目的就是实现企业与不同环境的最佳适应或匹配。企业所嵌入的制度环境不同,则企业的战略选择不同,进而企业推动国际化进程的动力也不同。反之,当支撑制度的法律法规等具体的框架或者体系发生变化时,企业就不得不跟随这种变化而变化,这就是制度转型的表现方式。企业通过实施国际化战略,更多的融入发达市场经济体内,不同的制度环境具有“比较”制度优势,从而产生“诱导”制度变迁的新体系,包括治理结构、营销战略、发展理念等,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等经营风险与成本,进而推动企业依靠缩小制度落差提高企业经营绩效。这样,企业国际化的路径就表现为:从整合资源禀赋到缩小制度落差的动态过程,实现企业与目标市场环境的嵌入过程。由于某些因素如国家文化、信息处理、因果模糊性以及协调整合的需求,提高了企业国际化的难度。由于地理上的多角化,企业过去在不同国家的国际化经验,使得企业对于环境的变化比竞争者更加敏感,能够更快地洞察新的市场机会和威胁,制定相应的国际化战略。此外,国际经验的累积,可以降低企业进入目标市场的陌生感,可以促进企业快速地吸收并适应新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环境。

与其他国家企业的国际化相比,中国企业国际化是在两个特殊条件下展开的:(1)作为发展中国家,企业属于后发展型跨国公司,在竞争优势、外国市场的进入方式和所有权方式等方面与先发展型跨国公司有明显不同;(2)中国是一种转型经济体制,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政府和企业都面临着逐渐转变职能,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问题。中国企业面临着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双重任务:一方面,国有企业改革由经营权扩大到产权;另一方面,大量外国直接投资涌入,使中国企业在自己的本土面对国际竞争,即国内竞争国际化。因此,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路径除了上述共性之外,还具有一些个性:以经济体制转型下的后发展型企业为考虑基点,以企业嵌入的不同制度环境为背景,在企业国际化导向、国际化经历与学习导向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市场信息、技术条件与网络建设等方面的特征与变化,在国际制度环境的“比较”优势诱导下,通过具有差别优势的产品,缩小制度落差,推动企业国际化进程,实现与目标市场的嵌入。本文在分析文献的基础上,演绎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路径,见图2。

图2 中国企业国际化路径

4 企业国际化多维度模式

Kogut(1988),Brouthers(1996)以及Hennart和Reddy(1997)等提出,企业国际化进入模式(Mode)按可控制程度高低分为独资(或购并)、合资、许可/授权等三种。方世杰(2001)按投资股权高低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不牵涉股权投资的国际化形式,如出口、技术许可/授权;第二类是股权投资介于0到100%之间的国际化形式,如合资;第三类是百分之百股权投资的形式,即独资。鲁特(2005)则归纳为三种模式:出口、契约(特许)按及(国外)投资。Osland,Taylor和Zou(2001),Brouthers(2002)从操作特性划分为四种模式:一是设立全资子公司,二是合资或合作企业,三是特许经营,四是出口。在实证研究中,国外学者的研究焦点基本上集中于前两类模式的二选一上,对于许可和出口则很少涉及。此外,战略联盟也是企业国际化的一种重要进入模式,日益受到重视。

因此,依据企业的内生和外生条件及国际化路径,企业国际化的主要进入模式可以归纳为:第一种是贸易进入模式,包括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这是国际化最为简便的进入模式,对企业条件要求不高,路径也很简单;第二种是契约进入模式,主要包括特许生产、特许经营和外包,企业将其开发的专有技术或诀窍(Know-How)以合作经营方式或委托方式转让给国外合作伙伴,允许其在合约严格约定条件与期限内使用;第三种是投资进入模式,包括新建企业进入(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近年来,世界及中国企业对跨国并购模式的采用使得这一模式日益引起关注,一般而言,这种模式对企业有较高要求;第四种是战略联盟进入模式,包括研发联盟、生产联盟、销售联盟和合资企业模式联盟,一般而言,这一模式适用于实力强大、竞争优势突出的企业。

与企业国际化的进入模式相对应,国际化的经营模式主要有:国内生产—国际销售模式;国内生产—有限国际生产—国际销售模式,包括特许生产、特许经营、国际外包等;完全的国际化经营模式,即跨国公司化。需说明的是,传统的国际化理论中,对企业国际化进入模式和经营模式的研究建立在企业对单一模式选择的基础上,即研究前提是:企业在某一国外市场,在某一段时间只选择单一模式或以一种为主。随着企业竞争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展开,单一国际化模式已无法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中国企业选择了国际化的多维度模式,即企业根据国外市场竞争因素以及企业经营目标,同时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模式进入国外市场。

本文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演绎出企业国际化的进入模式与经营模式,以及企业国际化的条件与路径的逻辑关系,见图3

图3 企业国际化的条件、路径与模式

可见,企业国际化的模式是企业在不同条件下,对不同路径的概括。上述企业国际化进入模式与经营模式基本涵盖了当前国际化的主要模式,对中国企业而言,选择国际化进入与经营模式的范围也大致如此。

5 结论

本文首先对企业国际化主要理论视角进行了归纳与评述。在此基础上,归纳了企业国际化的内外共生条件。深入剖析了企业国际化的路径,即从整合资源禀赋到缩小制度落差的动态过程,实现企业与目标市场环境的嵌入过程;特别针对中国企业转型经济下后发展型企业的特殊情况,演绎出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路径。之后,依据“企业的国际化条件不同,国际化路径也不同,从而企业国际化模式也不同”的分析逻辑对企业国际化的模式进行了归纳分析。但如果将企业国际化的条件、路径与模式的分析视作一个整体,则可以发现,除了本文的上述分析,还有几个问题不容忽视。

(1)体制差异。对体制的忽略使得中国企业国际化被视作企业主动选择的结果,即企业为了获取资源、技术、市场等而进入国际市场。但实际上,许多国有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包括重组与联盟,往往带有被迫的成分,其国际化进程可能更多的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2)时间效应。首先,随着政策环境的改变,企业会经历由本土化到国际化的转变。其次,随着时间推移、学习效应累积,它通常又会经历一个从内向国际化到外向国际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国际化的发展理念和方式必然不同,而且很可能具有多维度的特征。

(3)行业区别。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特征,国际市场的发育程度差别也很大,异质性较为明显。如一般制造业企业、高科技行业企业的国际化模式就存在较大的差异:一般制造业企业大多遵循一般的国际化路径,而高科技企业则更多地体现出天生国际化与网络国际化的特征。因此,不同行业的企业国际化也是不尽相同的。

综上所述,国外的国际化理论研究为中国的企业国际化战略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但是,中国转型经济的特性及企业自身后发展型的特点,使得中国企业必须在上述理论研究基础上,更多的从企业的实际条件出发,进行批判性的应用,探索具有中国企业自身特色的国际化道路。

标签:;  ;  ;  ;  ;  ;  ;  ;  ;  ;  ;  ;  ;  

企业国际化的条件、路径、模式及其启示_国际化战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