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理论视角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为例论文

评价理论视角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为例论文

评价理论视角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以《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为例

王崇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 在语言系统中,最能体现语言承载的文化信息,反映人们社会生活的词汇就是文化负载词,其通常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研究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对于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文化具有重要价值。本文运用评价理论中的态度理论作为分析研究的工具,对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中的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作一初步的分析,旨在探讨评价理论对文化负载词英译的启示。

关键词: 评价理论;态度;文化负载词;散文英译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东西方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中国文化也越来越受到西方读者的欢迎。文化作为国家发展软实力的体现,中国文化“走出去”日益成为我国当前文化建设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中国文学领域在走出去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体裁中的优秀作品不断被翻译成外国文字,这些译作很好地展现我国上下五千的悠久历史文化,社会风土人情,民族气质,社会价值观等受到国外读者的欢迎。然而由于中西方在民族历史,社会制度,生产,生活方式,地理环境及语言体系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因而承载民族文化差异的文化负载词就成为翻译时的重点及难点,本文探讨散文体裁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如何在准确传达中国文化的同时,宜于西方读者理解与接受。近代以来在中国现代散文英译领域出现了很多大家,这些学者的译作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与学术价值。在这些优秀译作中张培基先生自编自译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共三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吸引了大批学者的目光。国内学者大都从译者主体论,顺应论,文本类型理论,美学理论等角度对其译文的翻译风格及技巧进行研读,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人际功能评价理论系统作为研究视角分析《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评价是判断事物价值的一种思维活动。[1]旨在通过本文的分析以独特的视角研读其翻译策略及技巧,为现代散文英译提供有益的借鉴,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做出贡献。

Utterback是对创新过程建模的开拓者,把创新过程看作一个单独的管理过程,包括创意生成、问题解决(输出是原创的技术方案或发明)、实现执行(市场介绍)、扩散(造成重大的经济影响)。还有一些学者在这个模型之上研究其他活动,Clark等提出了一个创新过程的关于重量级经理及贡献的组织框架,Wheel等介绍了创意的开发漏斗,Cooper重点阐述了“从创意到实施”的过程,暗示了创新过程从创意产生开始,到实施投放市场结束。还提出了产品开发过程可以描述为阶段-关卡顺序,门径管理系统(Stage-Gate System,SGS),这对之后的创新管理模型产生很大影响。

二、评价理论系统

翻译一直以来都深受中西方学者关注,西方翻译史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三世纪,在漫长的翻译理论发展过程中,西方翻译理论家大多倾向于以语言学视角看待翻译。直至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德国功能主义翻译学派开始把翻译看作是一种有目的行为,认为依靠语言学解决所有翻译问题是不现实的,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时首要考虑读者群体及其文本功能。二十世纪后期韩礼德创建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翻译研究热潮中的一些重要翻译文本提供了理论基础,并试图结合语言,流派的概念将翻译的语言分析系统化。这种研究方式详细分析了文本生成者,文本接收者和译者之间的关系。詹姆斯·马丁在20世纪90年代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依托提出了评价理论。该理论在系统功能语法的基础上吸收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评价系统。评价理论可以细分为三个子系统:态度(attitude)、介入(engagement)和分级(graduation)。态度子系统又包含情感、判断和鉴赏;介入包含自言和借言;级差涵盖语势和聚焦。其中态度系统是评价理论的核心,被细分为:情感系统、判断系统和鉴赏系统。情感指在特定的情景,具体行为中参与者心理活动的总和。判断与伦理相关,是指根据社会约定俗成的道义,规则对参与者的行为方式进行正面或负面的评价,这些可以被评价为道德的或不道德的、合法的或非法的、可接受的或不可接受的、正常的或不正常的。鉴赏是评价人类劳动智慧结晶的体系,属于审美范畴。[2]本文研究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中文化负载词的态度翻译,旨在提高人们对现代散文翻译中的评价问题的认识,对评价理论家和翻译理论专家之间的跨学科工作进行有益的指导。

三、从态度系统看《英译现代中国散文选(一)》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

文化负载词是一个文化个体所独有的,传递独特的文化信息的一类词汇。对处于不同文化个体中的外国读者而言这类词汇的理解正确与否是理解文章的关键。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要求译者找到英语文化语境中与中国文化负载词相对应的恰当译文,使西方读者更好的理解原文中的情感,准确领会原文的意义。《英译现代中国散文选(一)》中存在大量的文化负载词,为了使外国读者更好的理解、看懂中国现代散文,让外国读者以现代散文为契机更好的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社会风貌,社会习俗,张培基先生对中国现代散文英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运用态度翻译理论,从语义的情感,判断,鉴赏三个方面找到英语文化中与中国文化负载词相对应的英译本,使西方读者更好的理解原文中的情感,准确领会原文的意义。以下为态度资源的例子:

例1(原文)母亲是个“好劳动”。(朱德《母亲的回忆》)253

从表3可以看出,在上述测试环境下本算法平均运行时间仅为0.16 ms,远远低于其他基于像素点标记的目标检测算法的平均运行时间。因此,该算法在实时性上优于其他算法。

(分析)这里“好劳动”作名词性短语解,“好”字读三声。表达出母亲一生不曾脱离劳作,任劳任怨,坚忍不拔,为了一家人的生计操劳而又毫无怨言的奉献精神。译文中没有照字面直译而用hardworking woman母亲是一个勤劳的妇女,实现了中英文文化意义的对等,表达出了原作者的情感态度。

例2(原文)总之,一个安分守己的人就这样地消灭了。(巴金《木匠老陈》)61

“大搬快治”工作开展以来,丽水市各地基层群众积极参与,任劳任怨,不计得失,使得大搬快治工作快速、有效推进。如遂昌县云峰街道创新“1+1+2”的工作模式,即1名班子成员+1名街道干部+2户避让搬迁群众的策略,做深做细群众思想工作,仅48小时就全面完成该镇36户100名群众的签约工作。缙云县石笕乡党支部书记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垫资50万元,发放给避让搬迁群众,让村民吃下“定心丸”,仅三天时间,全村25户50人全部搬迁完毕。

(译文)Mother was a hardworking woman.

(译文)I come from a tenant farmer's family.My original family home was Shao Guan, Guangdong Province, into which my ancestors had moved from another province as settlers.During the mass migration of peasants from Huguang to Sichuan Province, my ancestors moved to Ma An Chang,Yi Long County, Sichuan.

6) 对开裂的框架梁与次梁的处理:先清洗裂缝表面,再湿润,然后利用压力将高强度环氧树脂水泥灌入裂缝中;灌浆完成后,对梁进行加固处理可采用粘贴碳纤维法.在加固之前,对损坏的混凝土梁进行表面处理.采用界面剂涂刷混凝土表面以确保两者顺利结合,再填充水泥基灌浆料.为保证梁的正常使用,可在梁底部通长粘贴3~4层碳纤维布,并在梁侧间隔粘贴U型碳纤维箍.

判断是一种伦理范畴,其通过一系列规则对个体的人格和行为进行正面或负面的评价[3]

鉴赏是评价人类劳动智慧结晶的体系,属于审美范畴[4]

(分析)该句话带有“惋惜”“同情”的口气,这里“消灭了”实际是指老陈去世了,张培基先生没有简单译为has thus perished而是译为passed out of existence找到了英语中的对等词汇,准确表达出作者惋惜,同情的情感。

(译文)In short, an honest man has thus passed out of existence.

(分析)“湖广填四川”是极具中国历史,社会特色的一类民族社会化符号,这样的词语在英语文化中没有对等的词汇,不进行解释说明西方读者完全无法理解。所以译者没有按照字面意思直译,译为“During the mass migration of peasants from Huguang to Sichuan Province”,对这一历史事件做出简单明了的解释,达到了判断资源的对等,有助于海外读者对原文的理解。

例3(原文)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世代为地主耕种,家境是贫苦的,和我们来往的朋友也都是老老实实的贫苦农民。

例4:(原文)春来时还常有几枝娇艳的桃花杏花,娉娉婷婷,从墙头殷勤地摇曳红袖,向行人招手。(柯灵《巷》267)

孕妇甲状腺功能异常会诱发孕妇出现全身性代谢综合征,引发不良妊娠结局,对母婴的健康会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疾病发生率明显升高,需要给予高度重视[1]。但是,目前阶段,对于甲状腺功能的筛查仍未做出具体规范,现针对其对母婴的影响以及诊断标准问题进行详述。

(译文)In spring, beautiful peach and apricot blossoms atop the walls, like graceful girls waving their red sleeves,will sway hospitably to beckon the pedestrians.

(分析)语言清新隽永,如散文诗一般娓娓道来,娉娉婷婷,摇曳红袖等词语使人眼前展现出一副美景,对杏花桃花的描写极具画面感。从墙头殷勤地摇曳红袖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形容桃花杏花的娇艳姿态,采用意译手法like graceful girls waving their red sleeves。

四、结语

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快,外国读者渴望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加快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输出迫在眉睫,承载和传承中国历史,文化内涵的典籍如诗歌,小说,戏曲,散文等优秀作品亟待被翻译成外文传输到西方社会,这些作品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是难点及重点。本文以评价理论中的态度理论视角研究,分析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评价理论可以有效衡量译文文本中的评价资源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为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提供有借鉴性的技巧。张培基先生的英译本忠实准确地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和信息,有利于西方读者了解中国与中国文化,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 Matthiessen CMIM.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J].Language,2004,65(4):86.

[2]Martin, J R.Beyond exchange: APPRAISAL in English[A].In S.Hunston&G.Thompson(eds.).Evaluation in Text:Autorial St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42~175.

[3]王雅琳.从评价理论浅谈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鲁迅小说《祝福》英译对比为例[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8):148-150.

[4]郑德虎.中国文化走出去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J].上海翻译,2016,16(2):53-56.

作者简介: 王崇(1989-),女,汉族,河南南阳人,研究生学历,单位: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标签:;  ;  ;  ;  ;  

评价理论视角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