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评价论文_陈艾香

(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江苏 南京211500)

【摘要】目的:分析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评价。方法:对2016年4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360例支气管肺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18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18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且提高治疗效果,充满温馨、童趣的家庭式病房,能够使患儿在进行治疗的同时感受到关爱,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也得到提高与认可。

【关键词】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支气管肺炎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9-0302-01

支气管肺炎是婴幼儿最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1],其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气促等现象,支气管肺炎感染多以病毒、细菌及肺炎支原体等病原引发,伴随着咳嗽的情况,患儿常常出现呛奶或呕吐,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等情况,患儿年龄小不懂如何表达不舒服的情况,常常会以啼哭的情况表现出来,所以家属要多注意,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2-3]。本研究主要以对2016年4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360例支气管肺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评价。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2016年4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360例支气管肺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180例,男性患儿90例,女性患儿90例,年龄分布5个月—10岁,平均年龄(5.57±3.42)岁;观察组患儿180例,男性患儿91例,女性患儿89例,年龄分布5个月—12岁,平均年龄(7.91±3.72)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

方法:病室保持通风,空气要流通,室内温湿度要适宜,尽量让患儿保持安静,利于减少患儿耗氧量,并及时清理患儿口鼻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告知家属多拍背,促使患儿体内痰液的排除,根据患儿病情,护理人员安排进行雾化吸入,促使痰液稀释,利于排除,减少患儿不适感,若患儿痰液实在难以排出,可以进行吸痰;饮食上以易消化食物为主,营养要均衡,半流质食物,少食多餐,并告知家属喂食要缓慢并耐心,以免呛食,发生呕吐等现象,防止病情加重,定期检测患儿体温,防止发生高热。

观察组: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方法:常规护理与对照组同上。(1)环境:护士站要建立在患儿及家属随时能够看见护理人员的地方,护理人员组织所有家属一起进行健康宣教,为患儿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病房内可以贴一些患儿喜欢的图画等,并为患儿制造一些节日上的卡片。(2)心理:护理人员要告知家属多给予陪伴,并保持乐观,陪伴过程中要多以耐心,由于患儿主要依赖于家属,所以患儿的心理情绪应该多由家属去安慰及鼓励;并通过视频、宣传手册进行该疾病知识的培训及交流,让家属正确了解患儿疾病的治疗措施、护理措施、预防措施等,对于家属的需要,护理人员尽量给予满足及帮助,若有疑问耐心为患者讲解。(3)为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可进行延续性护理,出院时,填写满意度调查表,出院后定期电话随访了解孩子,与家属建立长期联系、交流,护理人员根据患儿实际病情,给予正确的健康指导。

1.3疗效判定

(1)比较两组患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很满意+满意)/总例数X100%。

1.4统计学分析

最后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护理,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n,%)

3.讨论

由于儿科患者年龄相对较小,很多事情上需要家属去注意去观察,患儿生病是不自知,直到病情症状体现出来,觉得难受会以哭闹的形式表达出来,而医院对于每个小孩子来说是害怕、恐惧的地方,医护人员对于患儿也是感到害怕,所以儿科护理人员穿着以粉色这样的着装尽量让患儿感受到温馨,使患儿不那么害怕,缓解不良情绪,家属对于患儿来说最为依赖,所以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家属随时陪伴在身边,且病区环境要营造出温馨的画面,让患儿不那么害怕。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也逐步开展起来,特别是在儿科,主要以医护人员与家属之间的配合,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尽量为患儿家属提供能够照顾到患儿的机会,充分认识家庭对患儿的重要性,对于不同的家庭应一视同仁,给予尊重,护理人员要多理解每个家庭对患儿进行照顾的方式;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之家庭的参与,护理人员需要更加标准化的护患沟通,使护理工作能够得到家属的认可、配合,从而加强护患之间的信任度,并提高工作质量。

综上所述,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且提高治疗效果,充满温馨、童趣的家庭式病房,能够使患儿在进行治疗的同时感受到关爱,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也得到提高与认可。

【参考文献】

[1]庞丽敏, 白凤芝, 林春敏,等. 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模式在儿科肺炎护理中的应用[J]. 吉林医学, 2016, 37(3):753-754

[2]康巧乐, 刘进.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 工程技术:文摘版, 2016(5):00121-00121

[3]王凌云.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 养生保健指南, 2016(37):40-40

[4]王琳, 翟晓楠, 马新影. 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模式创建与临床应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6):289-290

论文作者:陈艾香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9

标签:;  ;  ;  ;  ;  ;  ;  ;  

7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评价论文_陈艾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