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数据时代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论文_李娟

对大数据时代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论文_李娟

李娟

山东政法学院 山东莱芜 250014

摘要:高校固定资产是高校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物质保障。近年来,高校以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为契机,全方位的完善自身资产管理制度,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具体分析高校固定资产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了基于大数据时代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大数据时代;管理

大数据时代意味着信息数据量大、类型繁多、信息处理速度快时效性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带来优势,解决高校资产管理工作中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介绍了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大数据时代对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影响。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分析

1.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

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货币资金的重视程度,导致高校在固定资产购置、日常管理及处置等方面存在随意化现象,比如先购置后补手续;先处置后补手续等违规现象,进而导致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甚至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2.高校各部门对固定资产实行交叉管理,责任不明确。

《山东省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中指出“高等学校应当建立“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内部管理体制,明确国有资产管理专职机构,落实专职管理人员,做好本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但是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归口管理制度没有系统建立,固定资产的管理权和使用权分离,导致一项资产多个部门交叉管理。交叉管理模式,无法将管理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和具体人员上身,一旦出现问题,各部门各相关人员相互推诿,责任不明确。

3.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功能落后,仅限于资产入库登记、资产变动及处置,难以实现资产的动态化管理,从而降低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有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仅限于人为管理,这样就导致(1)固定资产重复购置,闲置资产未得到充分利用;(2)固定资产相关信息发生变动时,相关部门未及时进行信息调整,信息滞后导致账实不一致;(3)人工进行资产清查,工作量大,效率低等问题。

二、大数据时代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目前的固定资产管理方法给高校资产管理带来很多不便,我们急需运用先进的思想和技术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变人为被动管理为自动管理。

1.运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建立高校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加快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完善各方面制度,梳理业务流程,进行风险防控。因此高校也应在完善自身内部控制制度的同时,运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建立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在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明确固定资产各级管理部门,将固定资产管理业务流程化,责任明确,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

2.运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固定资产管理真正实现动态化管理

目前高校财务、人事、资产、科研等各方面系统较多,但各个系统都是孤立存在的,导致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资产系统更新不及时。因此高校应运用先进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真正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自动管理。当人员部门发生变动、存放位置发生变动等,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会发出警示,资产管理员看到后及时作出调整。升级后的资产管理系统能够提高资产清查的效率,从而保证高校固定资产的安全以及使用效率。

3.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专业素养

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决定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自动化水平。因此,高校应该重视专业人员培养,招聘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同时加强现有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高校各部门各单位资产管理人员多为兼职人员,因此高校应该设立奖励机制,提高资产管理人员学习工作的积极性,从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规范性和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

结束语:我国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能够真正改善固定资产管理问题,首先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其次引入先进技术,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王野.对大数据时代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研究[J].时代金融,2018(18):304-305.

[2]朱焰,余万林,李振仙.对大数据时代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管理观察,2017(02):131-132+135.

论文作者:李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  ;  ;  ;  ;  ;  ;  ;  

对大数据时代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论文_李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