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孙红伟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孙红伟

山东省荣成市实验中学 264300

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客观存在的关系,使其更容易在动手操作中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和脉络。

一、思维导图内涵概述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使用大脑的发散性思考方法,由文字(主题、关键词)、线条、图像和色块等元素构成。它模拟人脑神经网络放射结构,以视觉形象化图示展现认知结构,外化大脑思维图谱。

思维导图具有很强的发散性。思维导图是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发明的,同时他还创立了思维导图学说。根据思维导图学说,每一种进入大脑的信息,不论是文字、符号、颜色、气味还是声音,都可以成为一个“中心主题”,而这个“中心主题”可以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次主题”,每一个“次主题”又能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分支主题”,由此形成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关系庞杂的知识网络,这就是思维导图。

二、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价值

1.优化思维方式,激发想象力。

思维导图由简单的图像、符号和文字组合而成,具有简单、直观、实用的特点,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思维导图是一种基于大脑的自然思维方式,其顺应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把各种观点自然地体现在导图上,因此,它赋予人的思维最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一方面,思维导图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即由一及多、由大及小,让学生在探索与思考的过程中自主找到解决实验问题的路径。另一方面,在形成和运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思考、串联知识点,运用思维的张弛力和延展度去开拓和想象,这在无形中加强了思维的连续性、深刻性和发散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实现可视化学习,加深记忆。

在心理学上,人脑更容易记住简单、直观的东西。如果某个东西很醒目,人们会更容易记住它。在思维导图中,文字、色块、图像、线条的联合使用和丰富变化,可以突出关键词和重点内容,从而对学生的视觉器官形成刺激,实现可视化学习,有效加深学生的记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思维导图可以利用丰富的线条、颜色和图形,让复杂的物理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从错综复杂的知识网络中迅速找出重点,厘清关系,看透本质,从而让学生掌握更多复杂的知识。在某种角度上,通过观察图形,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进行放射性思考,帮助学生把需要进行思考的问题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对物理问题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的描述与分析。在视觉刺激下,学生能够从基础知识进行延伸,在深度思考和反复学习的过程中加深知识记忆。

3.调动双方活力,活跃课堂气氛。

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实验教学,可以自然地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使教师教授的知识点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同时,思维导图本身的发散性特点也会给予教师更大的空间,使其发挥主观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

思维导图可以强化探究行为,优化探究结果,促进师生交流、学习与合作,使师生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实现有效沟通,从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思维导图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方式,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予教师时间和空间及时回答和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使得师生间可以轻松自由地沟通和交流,从而激发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活力和热情。

三、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策略

1.深入钻研实验,科学制作导图。

在物理实验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导图本身的质量。一个优秀的导图可以将教师所要讲解的实验内容从头到尾地串联起来,使学生在看到导图的时候,即使没有教师的讲解,也能够轻松地理解导图想要表达的内容,并自觉展开联想。反之,一个逻辑混乱的导图只会打乱学生的思维,带偏学生的思考方向,加大教师讲解实验的难度。因此,教师在制作思维导图时应当深度钻研实验内容和实验目标,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仔细思量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且与实验内容准确地串联起来,运用合适的符号、线条和图像,用最简洁的文字表达最完整、最丰富的含义。

2.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实践性教学。

物理学在出现之初就是具有实践性的,而在现代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实验是体现并实现物理实践性的重要途径。在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对于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性操作,使得学生忽略了物理与生俱来的实践性特征。事实上,思维导图除了可以展示知识脉络之外,也可以用于示意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发挥思维导图的指导性作用,为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提供参考。一方面可以保证学生实验步骤的准确性,避免出现失误影响实验结果;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教师的精力,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互动,关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从而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深入研读思维导图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思路,并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相关的实践,为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而不断努力。

论文作者:孙红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0

标签:;  ;  ;  ;  ;  ;  ;  ;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孙红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