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微创清除血肿术后头部引流管的护理方法及体会论文_赵,凤

脑出血微创清除血肿术后头部引流管的护理方法及体会论文_赵,凤

阿坝州茂县中医医院 四川阿坝州 623200

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微创清除血肿术后,对头部引流管护理的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0例,行以微创清除血肿术后对患者头部引流管护理方法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均无因护理不当而引发低颅压综合症或者颅内感染。结论:保持引流管通畅与最佳引流位置,穿刺部位保持无菌,观察病情,促进头部术后的引流成功率提高,并提供有利保障。

关键词:脑出血;微创;头部引流管护理;体会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method and nursing experience of the drainage of the head after the removal of hematoma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Methods:60 cases of cerebral hemorrhage were selected from March 2013 to April 2015,and the nursing method and nursing experience of the drainage tube were summarized.Results:all patients had no cause of nursing inappropriate low intracranial pressure syndrome or intracranial infection.Conclusion:keeping the drainage tube unobstructed and the best drainage position,keeping the puncture site sterile,observing the condition,improving the success rate of the drainage after the head operation,and provide the favorable safeguard.

【Keywords】Nursing experience of minimally invasive head drainage tube fo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脑出血目前对人类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其病情凶险、进展快、发病急,在临床上的致残率与病死率非常高[1]。故而给予有效的治疗方法与护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针对性护理促使受压神经元最大程度的恢复,减轻与预防出血后继发病理的变化,促进生存质量的提高[2]。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60例脑出血患者行以微创颅内清除血肿术,术后在患者头部放置引流管,经过观察与细心护理效果显著,护理方法及护理体会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0例,行以微创清除血肿术,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60例,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年龄在46岁至75岁之间。脑叶出血患者36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24例。

1.2护理方法

1.2.1术前准备

手术前告知患者家属手术目的与方法及手术优点,交代患者病情,消除患者家属心理负担,获得家属的配合,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详细记录。

1.2.2观察患者引流物性状

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清除血肿内的引流,其主要是为了将溶解酶作用下溶解的血肿被引流出去,引流物大多为含有细碎血凝块的暗红液体,如果引流出的引流物较少或者是无引流物,很有可能是引流不畅导致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在术后引流中引流管保持通畅是其重中之重,对引流管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引流管的高度、引流管的放置位置及患者的体位等。患者应采取侧卧位与仰卧位的交替更换,要注意避免引流管受压,引流管位置要依据患者体位的变化而定。对于烦躁的患者,对其四肢应进行保护性的约束,以免患者因牵拉造成引流管误拔。要适当限制患者头部的活动,禁止患者因体位的改变而使其头部的高度发生改变,患者术后更换敷料或者搬动、翻身的时候,避免引流管发生粘连、扭曲、血块阻塞及移位等现象的发生。观察引流管的通畅状况,如果引流管中的液面发生波动,那就说明引流管保持通畅,如果引流管的引流不畅,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1.2.4引流量与引流压力的调节

在手术后要及时与医师沟通,确定引流袋的位置。引流袋的位置在进行交接班时要对其做好标记,引流袋高度不可进行随意的调整。观察引流液性质、颜色及量的变化,24小时准确记录引流量。

1.2.5预防感染

引流管的装置要严格按照无菌的操作,引流袋要每日进行更换,放液与引流袋的更换在执行上要严格按照无菌的技术操作。搬动患者及翻身要将引流管夹闭,避免引流液逆流回颅中。穿刺点的局部要保持无菌清洁,穿刺口每天要给予2次碘酒(2%)棉球消毒,更换无菌纱布。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1.2.6引流管拔管前的护理

头部引流管在夹闭期间,患者病情的稳定与否关系到患者转归及预后密切观察患者在引流管夹闭期间的病情变化,观察病人的瞳孔、意识、生命体征变化。如果患者出现头痛、障碍加重、血压升高、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按照医嘱给予患者对症处理。如果病人坐立或者抬高床头出现头痛加重,在平卧后头痛减轻,此种颅内低压综合症可能与前期的引流过多或者引流的时间过长有关,应将患者的床头放低,病人保持平卧位。如果患者意识障碍加重与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引流管拔出后的24小时之内,要对患者全身情况、意识状态及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观察,如果患者的病情发生变化,要及时向医生汇报,并进行处理。

2结果

所有患者在给予微创的颅内清除血肿术后,术后放置引流管并连接引流袋,平均的置管时间为3天至5天,其中基本上痊愈的患者有30例,有效率为50%,显著进步的患者有22例,有效率为36.67%,进步的患者有8例,有效率为13.33%,无死亡患者。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护理工作繁杂而细致,要求科学性与技术性很强,并且其牵涉的范围比较广,在治疗上需要综合的治疗方案,并给予有效的与预见性预防措施,降低颅内压,控制病情,促进脑出血死亡率的减少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3]。

基础护理尤为重要。首先是皮肤护理: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每天要进行1次至2次的温水擦浴,每2小时至少对患者进行1次受压部位的按摩与翻身叩背;其次是口腔的护理:每日对患者口腔给予2次的朵贝氏溶液护理;然后进行尿管的护理:每天对膀胱给予呋喃西林液(2%)进行一次冲洗,会阴一天两次冲洗;还需注意的是营养要保持均衡,以上都是为避免患者生命恶性循环与并发症发生重要的环节。对于神志不清的患者给予插胃管鼻饲。患者由于长期的卧床,导致肺部的痰液坠积不容易被咳出,昏迷的患者各种反射消失或者减弱,造成排痰的功能低下,咽腔及口鼻的分泌物增加,因此,临床上最常见的就是肺腑感染,在临床上给予超声雾化治疗,使用20毫升氯化钠注射液(0.9%),加4000U糜蛋白酶、5毫克地塞米松及80000U庆大霉素,每天进行2次至4次,促进痰液的稀释得到保证,利于痰液的排除,如果患者昏迷较深,要尽早将气管切开。

健康指导也是护理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造成增高颅内压因素尽可能的避免,同时,注意对血压的监测,并将其维持在正常值的范围内[4]。引起增高颅内压的因素有情绪激动、打喷嚏及排便用力等,便秘的患者应多喝水,清晨空腹饮用一杯温开水,促进肠道的蠕动,也帮助患者排便,也可给予石蜡油、开塞露进行小剂量的灌肠,避免发生不适的状况。

结语:

头部引流管护理要严格按照无菌的操作进行,并依据引流的目标调节引流管的引流量及高度,将其妥善固定,保证引流管的通畅,以免引流物的逆流造成颅内感染,加强对患者病情的护理与观察,给予有效的预防措施,促进术后治愈率的提高及伤口的愈合,这也是手术成功的保证与关键,同时也是ICU专科护士在工作中最基本的技能掌握。

参考文献:

[1]徐燕.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的护理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08):136-136.

[2]陈亚莉.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3,34(30):6421-6421.

[3]卞晓年.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134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2):60-61.

[4]苏晓红,牛萍.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07):176-177.

论文作者:赵,凤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5

标签:;  ;  ;  ;  ;  ;  ;  ;  

脑出血微创清除血肿术后头部引流管的护理方法及体会论文_赵,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