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眩晕多从耳入手论文_罗小丽

知否?知否?眩晕多从耳入手论文_罗小丽

罗小丽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621000

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或许会有这样的经历,突然性的感觉天旋地转平衡能力丧失,并出现恶心、呕吐感,情况严重时还可能伴随耳鸣和耳聋等一系列听力症状。当发生眩晕症状时许多病人会习惯性的到神经内科接受诊治,然而经检查却未能查出原因,导致贻误了最优的治疗时机。然而实际上大约有70%左右的眩晕都源自于耳源性,然而却很少有人会知道眩晕的产生与耳部疾病存在相关性。

严格来说,眩晕属于一种临床症状,其诱发原因较多,例如内耳疾病、高血压,脑血栓,低血压、脑瘤、贫血、药物不良反应以及动脉硬化等均可能诱发眩晕。根据病变部位又可将眩晕分为周围性、眩晕与中枢性眩晕,根据其病变性质不同又可以分为假性眩晕及真性眩晕。大家都知道,眩晕是由于我们的平衡系统产生了异常,而平衡系统当中又包含者感受器、平衡中枢以及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等,而各个部分又是由不同的子系统所组成。人体耳朵当中有包含了外耳、中耳及内耳,其中内耳前庭是重要的神经末梢感受器,除此之外还包括视觉以及处在肌肉、关节内以及肌腱中的本体感受器,上述三者中如若任何一方感受器在向平衡中枢进行传入过程中冲动同其他相关感受器传入冲动出现不协调情况时,就会出现眩晕症状。

前庭功能障碍将诱发耳源性眩晕

眩晕,顾名思义即目眩和头晕。人体前庭觉视觉和本体感觉维持着机体平衡功能,其中任意一项发生功能性障碍时,其平衡状态将被打破,进而产生耳源性眩晕。而前庭觉就源自于耳朵中的前庭感受器,可感知人体在进行旋转及直线加速运动过程中带来的刺激,因此可对眼球运动与肢体活动进行有效协调,帮助维持机体平衡[1]-[2]。发生前庭感受器功能性障碍后,导致前庭沿反射遭受影响,同时产生眼球运动也就是俗称的眼震,患者就会感觉出现天旋地转的情况,经由前庭脊髓反射人体四肢躯干具有的肌张力也将遭受影响,此时就会出现走路歪斜的情况。

耳源性眩晕

1.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该疾病也就是大众所熟知称的耳石症,是指头部运动至某一特定位置后出现的短暂性眩晕患者,每次眩晕症状持续时间仅为数十秒,同时和体位变化存在密切相关性,特别是进行坐起或翻身等动作时,产生一过性眩晕症状,就需警惕耳石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耳石症发作期间,患者尽可能保持适当体位,以不诱发眩晕症状为宜,同时防止进行快速头部活动,待症状缓解后需要立即入院就诊。通常采取手法治疗可使耳石症归至原来位置,也可采取中医辨证口服药物的治疗方案,可帮助减少复发次数,部分久治不愈的患者也可采取手术方案来达到治疗目的。

2.梅尼埃病

梅尼埃病,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眩晕症,通常是反复出现的旋转性眩晕和波动性听力水平降低,并且伴随耳鸣、耳闷胀感等一系列症状,患者每次的眩晕症状持续时间约为20分钟到数小时。若患上眩晕症后,需要立即接受正规医疗机构的诊治,当眩晕发作时可保持卧床休息,在日常饮食中需要控制盐的摄入量以及水摄入量,通过规范化治疗通常患者眩晕症状可得以缓解,此时可通过进行前庭功能康复训练,帮助提升前庭功能。

3.前庭神经炎

前庭神经炎多数继发于病毒感染后出现突然性的旋转性眩晕,且伴随平衡功能障碍和恶心、呕吐等一系列自主神经性症状,如若产生上述症状需要立即就医,并保持绝对的卧床休息,防止声光等刺激。在治疗过程中临床医生会结合情况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能够帮助缓解前庭神经肿胀并改善外周前庭功能,特别是对于前庭神经炎急性期患者具有显著疗效。

4.晕动病

晕动病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晕车或者晕船,是由于人体受到不恰当的运动环境刺激所诱发的头晕、出冷汗、上腹部不适、面色苍白以及恶心、呕吐等一系列前庭及自主神经反应症候群[3]。如若在乘坐汽车等交通工具时,产生了疲乏感之后,产生头晕、目眩、唾液增多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就提示已患上晕动病。患者如若发病时尽可能快速离开交通工具,并到宽敞且通风的环境中,与此同时保持目光聚集在某一个目标点上,以上症状将会逐步缓解。在日长生活中可常备乘晕宁和晕海宁等相关药物,如若想彻底根治晕动病可通过口服中药或接受针灸等治疗。

5.前庭性偏头痛

此种眩晕好发于中青年和更年期的妇女。主要是由于颅内血管神经发生功能紊乱后所诱发,其发作频率相对较高且患者可能伴随畏光、视觉先兆和畏声等一系列症状,患者每次眩晕发作时均会伴随不同程度的头痛症状,此时就需要高度警惕前庭性偏头痛。

综上所述,眩晕症状的产生与耳部具有密切相关性,当产生眩晕症状后除了进行以上力所能及处理之外,还需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接受诊治,同时进行前庭功能和影像学等检查与治疗避免贻误病情。

参考文献:

[1]许彦江,马培如,李宏刚.中西医结合治疗内耳眩晕病临床疗效探讨[J].养生保健指南,2019,36(22):280.

[2]余胜娣.耳源性眩晕患者眩晕分级护理方法及其干预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9,9(1):118-120.

[3]韩朝.耳鸣 耳聋和眩晕三者的关系和差别分析[J].健康向导,2018,24(1):30-31.

论文作者:罗小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4

标签:;  ;  ;  ;  ;  ;  ;  ;  

知否?知否?眩晕多从耳入手论文_罗小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