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理论和实践”研讨会纪要(一)_工人阶级论文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理论和实践”研讨会纪要(一)_工人阶级论文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理论与实践座谈会》纪要(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人阶级论文,全心全意论文,纪要论文,座谈会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戚本逊 谭丁整理)

编者按:几年来,党中央和江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为了更好地宣传和落实党的这一根本指导方针,3月27日, 本刊与市总工会联合召开“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理论与实践座谈会”,邀请理论界、政策研究部门的部分专家学者,一些企业的党政、工会的领导同志和企业的职工代表一起座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切实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把这一根本指导方针真正落到实处。

参加座谈会的有: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林泰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关怀教授、北京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系邬凤祥教授、北京市委党校国民经济管理教研室林丕教授、王树林副教授、国家体改委规划司副司长范恒山博士、中国工运学院院长孙中范教授、北京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体郑理、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学勤、北京市体改委副主任白金荣、北京市委研究室政治处处长赵小卫、北京市化工集团工会主席董守祯、北京市巴威公司工会主席曾忆陶、北京市公交系统劳动模范李素丽、北京市工业系统劳动模范高玉春、北京开关厂党委书记程文燕。北京开关厂厂长黄国诚提交了书面发言。

本刊总编辑刘宗明、市总工会主席商保坤主持会议,市总工会副主席郑守廷和宣教部的同志、本刊副总编辑刘维林和二编室的同志也参加了座谈会。

现根据录音,将与会者的发言摘要整理成文,分两期发表,以飨读者。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决定的,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方针,必须坚持这一方针不动摇,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例外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讲政治的应有之义,当前强调这个问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前线》杂志总编辑刘宗明: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国家的性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根本方向决定的,也是由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最近,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治,讲政治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坚持人民群众和工人阶级的立场,可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讲政治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强调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对促进和保证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促进和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由党和国家的性质决定的,也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关怀:在革命和建设的问题上,必须首先解决依靠谁的问题。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是我们党的阶级基础,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我们国家的这种社会主义性质也决定了我们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邓小平同志早在50年代就曾透彻地分析过这一方针,指出必须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作为党的根本指导思想。1989年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常重视这一问题。江泽民同志在1989年7 月召开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就强调: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离开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人翁责任感,一切都无从谈起。同年他在出席全总十一届三次主席团扩大会议上又指出: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这是由我们革命的性质和多年来艰苦奋斗的历程决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取得的国家政权就是工人阶级的政权,我们的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国家,不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依靠谁?

邓小平强调的“四个必须”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中国工运学院院长孙中范:当前有必要重述邓小平同志在1950年的一段讲话。他说:“第一必须从本质上认识工人阶级的作用,不依靠工人就无法搞搞好生产,就不可能发展到社会主义。第二必须把工人群体大多数组织到工会中去,并依靠工会去教育工人启发其阶级觉悟,发挥其生产积极性。第三必须极大的热忱去关怀工人阶级的各方面,从政治上、文化生活和物质福利上去关心他们,不要忽略有利用的‘小事’。要反对有些同志那种利用工人的错点,他们在困难时依靠,顺利时就不依靠;需要时依靠,不需要时就不依靠;口头上依靠,思想上并不依靠。第四依靠工人阶级必须成为党的指导思想,贯彻到各部门去,不能把它看做只是工会和工厂事情。”邓小平同志当年讲的这“四个必须”,今天仍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目前,我们所建立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运行的有机结合。只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变,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代表的工人阶级,将永远是我们的阶级基础,是社会发展和稳定的主力军。因此,要认为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不再提全心全意为工人阶级的观点,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十分有害的。

应当从维护宪法尊严上来认识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重要性

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郑理: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个方针,是被写进宪法里的,既然如此,我们当严格依法办事,从维护宪法尊严上来认识依靠阶级的重要意义。

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市体改委副主任白金荣:回顾改革开放近年的历史,我认为1992年以前,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为工人阶级方针这个问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解决得还是比较好的。1992年以后,这个问题变得尖锐、突出起来。怎样看待这一现象?首先要看到这个问题产生的客观性。那就是我们提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目标后,经济体制要变,企业体制要变,人便在认识上出现了偏差,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劳动力也是一种资源,也要由市场来配置,这样劳动力就变成了商品,什么工人阶级是主人翁呢?在这种情况下,强调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悖的。于是便得出结论,搞市场经济可以不依靠工人阶级了,可以不讲民主管理了。其实我们的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然如此,就不能丢掉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不能舍弃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否则就会改变我们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否定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

孙中范:自我们党提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几十年来没有人公开反对过。自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提出后,有些人认识上出现了偏差,导致在理论上也出现了争议。有些观点明显是错误的,站不住脚的,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职工势必成为雇佣劳动者。”“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产权关系里,只有股东才是企业的主人。”甚至还有人主张学习早期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老办法,用皮鞭加大棒来管理企业。现实中一些企业就是这样干的,严重地践踏了民主管理的原则。我的看法是,无论形势怎样变,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不能变,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不能变,也没有变。在国有企业中,职工既是国家的主人,又是生产资料的主人。在非公有制企业中,虽然劳资双方是一种雇佣关系,但它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下那种关系,这些企业中的职工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身份并没有变,其合法权益理当受到保护。

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理论和实践都带来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当前理论和现实中的一些淡化削弱工人阶级主人翁作用的倾向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遇到了很多新情况

北京市总工会主席商保坤: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个问题,实践了这么多年,理论上好像也说清了,似乎没有什么可讨论的了,可目前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遇到了很多新情况。工会作为群众组织,逢会就讲这个问题,文件也讲这个问题,但总觉得落实起来有困难。从中央来讲,江泽民总书记去年视察南方、东北的国有企业,反复强调企业要讲三个依靠,其中就有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尉健行同志也强调了工会工作的“六个必须”。但职工总感觉反差很大。举例来说,1983年,国家规定,工会主席是党政副职,现在经济体制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独资、合资、合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相继出现。这就遇到了新情况,工会主席在企业中处于什么地位,职工代表能不能进入董事会,公司法没有明确规定。我市有几家较大的国有企业现在已改成了股份制企业,国有资产仍占主体,但有的董事会中竟然一位职工代表都没有,有的部门就这么认为,搞现代企业制度,职工代表、工会代表就是不能进入董事会。签订集体合同也是这样,劳动法中没有明确规定必须签,所以有的企业就认为,集体合同可签可不签。当前,现实生活中这样的问题很多,有的已经解决,有的正在解决,还有的尚未解决。总之这些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职工就难免会产生失落感。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问题,已经现实地提到我们面前

关怀:当前,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在现实生活中贯彻落实得并不理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这一方针不仅在理论上受到一些人的责难,在实际工作中也被一些人丢弃了。从理论上看,有人公开提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不再是企业的主人”、“企业管理不需要职工民主管理,需要的是厂长的决断”、“在非公有制企业中,职工只能是雇佣劳动者,而不是什么主人”等错误观点。在实践中,问题就更显得突出。有的企业对付工人采用的是鞭子加大棒政策;有的企业放弃民主管理,撤消职工代表大会,剥夺职工拥有的五项基本权利;有的企业任意辞退、开除工人,随意拖欠工人工资,降低劳动福利待遇,减少劳动保护用品及设施……上述种种行为,严重侵害了工人阶级政治和经济上的权益,以至于使职工产生了失落感。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注意解决这些问题,克服这种倾向。总之,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问题,已经很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

民主管理被严重削弱的现象不容忽视

北京市委党校教授林丕:在社会主义企业中,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关键是要认真实行企业民主管理,不实行企业民主管理,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就是一句空话。道理很简单,如果连宪法赋予职工群众的民主管理权力都不能兑现,那还叫什么“依靠工人阶级”,更谈不上全心全意了,半心半意都不够。可现在竟然有些人在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中,公然主张取消职工代表大会,一些企业严重地忽视民主管理,有的甚至削弱、压制职工民主管理,这绝不是什么改革,而是一种方向性错误,广大职工群众对此是很不满意的。社会主义企业,不管是什么性质的,是绝不允许实行“家长式”、“老板式”专制管理的。现在有些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自称或被人称为“老板”,有人还提倡要争当大老板,这是个重大原则性错误。众所周知,老板指的是私营企业主,国营企业的厂长、经理怎么能变成私营企业主?真要变成了这样,国有企业的性质就改变了。

职代会流于形式的问题值得注意

北京市化工集团工会主席董守桢:我们集团公司最近几年贯彻劳动法,大部分签了个人合同,有部分签了集体合同。民主管理、职代会制度这些年一直在坚持搞,也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按中国话的习惯,“但是”就要拐弯了,这几年,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个问题有所淡化,在企业里很明显,职工体会比较深,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主人翁还是“主人空”的问题。从基层看,职工代表大会有走形式的问题,工人管这叫“党委发号召,厂长作报告,代表举拳头,工会跑龙套”,尽管这有些夸大,但确有不少企业职代会就是这样开的。

职工合法权益不能侵犯

北京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邬凤祥:现在在如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上暴露出许多问题,尤其在非公有制企业中,职工的合法权益屡受侵犯,谁来管?目前在部分国有企业,特别是不太景气的国有企业中,这个问题也出现了。劳动法规定要签订劳动合同,职工签劳动合同是同法人代表厂长或经理签,而职工这方是弱者,领导有权是强者,可以任意撕毁合同,想解除就解除,目前这种纠纷相当多。职工去仲裁、上告,十有八九赢不了。厂方有权有钱,有的甚至搞行贿,有的律师都被他收买了,职工呢?谁来替工人说话?值得研究和重视。

文学艺术中看不到工人之星

董守祯:我认为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也在下降。看看我们的银屏、舞台,还有多少工人的形象?文学作品中也缺少有工人特色的好作品,很多人追寻的是这个星,那个星的,唯独没有工人之星,过去五六十年代,文艺团体经常深入到工矿为工人演出,现在少得可怜,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对工人阶级的重视不够,这是很值得思考的。

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关键在党内,关键在领导

必须首先从党内开始解决领导干部的认识问题

郑理: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谁来依靠?是我们党来依靠。而党对工人阶级的依靠,主要通过党的领导干部去落实。这几年之所以在依靠工人阶级这个问题上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关键在党内,关键是我们一些领导干部思想上有淡漠,行动上有动摇,在考虑政策和决策时,忽视了工人阶级的利益。甚至有个别腐败的领导者,完全背叛了工人阶级。据报载,在一个地区,竟有我们的相当高级别的干部,信佛求神,烧香还愿,乞求上天,这样的人还能指望他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吗?所以,我认为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必须首先从党内开始,解决领导干部的认识问题。

要全心全意,不能半心半意,更不能无心无意

董守桢: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指领导讲的,要领导去依靠,党政领导要依靠,企业领导更要依靠。从企业看,领导层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个问题上,认识上存在这样几个问题:一是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当成口号,还是真正当成方针,没解决;二是对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贯彻落实,就是加强党的领导这一点缺乏认识;三是对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个方针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缺乏深刻认识;四是对当前民主管理中的形式主义问题缺乏应有的反思,总结得也不够;五是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根本方针呢,还是走群众路线的方式方法问题,在认识上并没有完全解决。当成根本方针才能全心全意,当成口号,或只当成方式方法就可能是半心半意,三心二意甚至无心无意。

不能把工人阶级当雨伞来打

邬凤祥:总的看,我们的各级领导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个问题上,大多数都能做到全心全意,但也有半心半意的,甚至还有无心无意、虚情假义的。要落实这一方针,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全心全意、一心一意,不能把工人阶级当雨伞来打,想起来依靠就依靠,想不起来就不依靠,需要时依靠,不需要时就不依靠。

领导干部必须具备并不断增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意识

北京市巴威公司工会主席曾忆陶:领导干部有没有坚持这一方针的意识很重要。1986年,我们公司开始与外商谈判合资,涉及到机构设置,党政工团究竟摆在什么位置上的一些问题,当时,有些主管领导却主张回避,怕的是人家不谈或谈崩了,唯独不怕损害职工的利益,这能叫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吗?开业后,我们公司一直是外方当总经理、部门经理,权力控制在他们手中,他们按西方的模式,根本就不考虑党政工团的编制问题。后来,我们根据1950年的工会法,二千五百人以上的企业就应有三个脱产的工会干部编制,据理力争争到3个编制。 由此可见,领导干部务必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意识,否则就会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作出损害工人阶级利益的事来。

企业领导应从四个方面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

北京市商贸系统劳模高玉春:在企业中能不能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主要在于企业的党政领导,我认为,企业领导应从四个方面落实这一方针。1.从思想行动上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生产和生活上关心职工,真正把职工当成企业的主人。2.在企业分配中,贯彻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兼顾的原则,把企业和职工连结起来,让职工知道,“企业靠我来发展,我靠企业奔小康”的道理。3.企业改革发展大计,重大经营决策,规章制度的建立,分配方案的调整都要真心交给职代会讨论决定。4.领导必须把自己放在职工的监督之下,做到廉政、勤政。

领导干部思想上要“定好位”

北京开关厂厂长黄国诚:在企业里,要保证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落到实处,不让工人群众有失落感,首先是一厂之长和党政班子的思想要“定好位”。这个“位”,就是必须深刻地认识到:职工群众既是我们国有企业的劳动者,更是国有企业的主人;他们既是企业管理的对象,更是企业管理的主人。保证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在我们企业领导者的思想深处必须扎根,不能有丝毫含糊。“思想定位”不解决好,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只能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我们北京开关厂领导班子在解决“思想定位”上,既有党政一把手自觉要求,认真引导的一面,也有市场经济实践教育的一面。“七五”末和“八五”初期,由于国民经济调整,基建投资压缩,机电市场疲软,加之我们国有企业机制不灵,适应市场能力差,结果是主导产品日益丧失竞争力,生产和销售形势不断恶化,企业经营步入低谷,北开成为当时北京市的亏损大户,领导深感压力巨大,职工们也忧心如焚。在此关键时刻,不甘落后的全厂职工积极支持和参与事业部制改革,并加速以新产品开发为中心的产品结构调整,上下一心团结拼搏,负重爬坡,终于使企业脱困,并不断向高峰攀登。市场竞争的考验和职工群众的力量,使领导班子对依靠工人阶级办好企业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从而更坚定了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思想定位”。

企业应将依靠工人阶级规范化

董守祯:我认为,作为领导层要解决的是靠还是不靠的问题,职工、工会,职工代表这一方要解决的是靠得住还是靠不住的问题。现在我们正在探索在各种类型的企业中,领导做到了哪几条,不仅真心依靠,并且依靠得好。然后集团公司再搞一个规范化的意见,层层落实下去。我建议,我们有关部门是否也应该就领导者依靠工人阶级这个问题,比较具体地规定几条,搞个易操作的规范化意见。

标签:;  ;  ;  ;  ;  ;  ;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理论和实践”研讨会纪要(一)_工人阶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