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级的效果研究论文_徐丹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研究不同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级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Ⅲ级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宫颈冷刀锥切术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患者HPV持续感染率和术后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级的治疗中宫颈冷刀锥切术和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的治疗各有优势,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

【关键词】不同宫颈锥切方法;宫颈上皮内瘤Ⅲ级;效果

宫颈上皮内瘤变是一组与宫颈浸润癌有很大关联的癌前病变的统称,其中主要有宫颈原位癌和宫颈不典型增生,是对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的连续反应[1]。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是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吸烟、微生物感染、内源性和外源性免疫缺陷等。患者在发病后一般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体征和症状,其中一些患者会表现出宫颈息肉、糜烂、充血、肥大,还有的患者会表现出接触性出血、白带带血、白带增多等慢性宫颈炎症状[2]。由于宫颈上皮内瘤变不具有典型症状,所以临床诊断一般要联合多种辅助诊断方式进行综合分析。本研究对不同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级的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Ⅲ级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2~43岁,平均年龄(36.58±2.34)岁,已经生育的患者有31例,未生育的患者有14例。试验组患者年龄在21~43岁,平均年龄(36.21±2.47)岁,已经生育的患者有33例,未生育的患者有1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和病症等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宫颈冷刀锥切术进行治疗,其具体方法为:所有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去膀胱截石位,在手术前对患者的会阴部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并在患者的穹窿和宫颈出涂抹卢戈液,便于确定患者病变的具体位置。用鼠齿钳将患者宫颈向外牵拉,并在没有着色的部位取深度为3mm左右的环形切口。然后沿着患者的宫颈管保持30°的角度向内切入,完成锥形均匀切除。手术后使用电凝止血,使用砂条进行填充,然后将切除的组织送检验科检验。

1.2.2试验组

试验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进行治疗,其具体方法为:与对照组采取相同的体位,并完成术前消毒处理,将鸟嘴式窥阴器置入患者体内,在患者的穹窿和宫颈出涂抹卢戈液,并使用鼠齿钳向外牵拉宫颈。在确定患者病灶的实际大小后,需要选择型号相对合适的电切环,并将电凝功率设置在40~50W。之后对患者宫颈内病变组织进行切除,在患者出现出血情况的时候及时对其进行止血处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出血量和手术花费的时间并做好记录,患者手术完成后对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了解患者的复发情况,并对患者HPV持续感染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表示,两组数据使用X2检验,以P<0.05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患者HPV持续感染率和术后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中有4例出现宫颈残端出血,对照组患者有2例出现宫颈管狭窄和粘连,1例患者出现宫颈残端出血。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患者年龄越来越小,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而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在发病后很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宫颈癌,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3]胁。因此,在患者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后必须要尽快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治疗主要以冷刀锥切术和环形电切术为主,但两种治疗方式有各自的优劣。其中冷刀锥切术的优点在于其能够有效保护患者的生育功能,并且确保宫颈病变的治疗效果,手术完成后将切除的组织送检能够进一步确定患者的病情,从而避免因手术过程中对手术范围的确定存在问题而影响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复发的情况[4]。而环形电切术使用的是高频电流进行切除,其优点在于操作简单并且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出血量较少,并且不需要使用麻醉药物,也不需要对创口进行缝合[5]。

本研究对两种不同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进行分析,其中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患者HPV持续感染率和术后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宫颈冷刀锥切术和宫颈环形电切术的治疗效果各有优势,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方法,以达到相应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玉梅,金黎,陈惠琴. 不同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疗效评价[J]. 当代医学,2012,19:102-104.

[2]刘柳. 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冷刀锥切术后HR-HPV随访时间的Meta分析[D].吉林大学,2015.

[3]肖学红. 不同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疗效评价[J]. 中国民康医学,2014,18:11-12+30.

[4]尹朝娥,齐淑辉. 不同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疗效评价[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02:120-121.

[5]沙晶,游存厚. 两种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效果对比[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05:550-552.

论文作者:徐丹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1

标签:;  ;  ;  ;  ;  ;  ;  ;  

不同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级的效果研究论文_徐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