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_吕芳璐,耿晓棠

关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_吕芳璐,耿晓棠

笙黑龙江职业学院/吕芳璐 耿晓棠

【摘要】本论文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所发表,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是教育部提出的重要建设任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将校企合作列为重点建设内容, 校企合作是高职高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但也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不乏是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本文试图以黑龙江职业学院为例,通过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推进校企合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人才培养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道路,校企合作已经成为培养创新型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最有效模式,各高职院校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2010 年教育部继续建设100 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黑龙江职业学院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将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列为重点建设内容,积极探索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和责任共担校企合作机制,搭建以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为基础的校企合作信息平台,构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构架,是实现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增强办学活力的关键,是提高我院软实力的有力保障。

1 校企合作成效显著

1.1 人才模式得到创新。根据建设行业特点,我院构建了各具专业特色的“2+0.5+0.5”培养模式,开展了订单培养、分段式教学、全真模拟实训和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如学院先后与哈尔滨九州电气股份、沈阳辉山乳业集团、哈尔滨汽车工业集团公司、大北农集团等企业密切合作,共同开办了“辉山班”、“大北农班”,实行订单培养,根据工期定学期,探索了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

1.2 专业改革与建设突出。在黑龙江职业学院领导的共同努力下,按照“面向市场设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校企合作强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学院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展调研工作,大力加强专业建设,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专业。学院现开设专科专业及专业方向86 个,其中,国家级重点专业9 个,省级重点专业9 个。

1.3 课程建设与改革初见成效。为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在充分听取和吸收行业企业专家的意见,在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我院确定了必备的职业核心能力、职业基本素质,从而确定了学习领域课程。同时,我们加强了课程开发与建设力度,与行业企业人员共同开展了精品课程建设,目前,国家级精品课程2 门,省级精品课程18 门。

1.4 实训基地建设多样化。为加强教师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院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充分利用校外资源,整合校内资源,组建了多模式的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学习性实训基地,目前,建有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5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 个。

1.5 教师素质得到提高。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极大地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素材,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初步建立起了一支职称、学历、双师、专兼结构合理,教学能力、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职业教育研究能力等全面发展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我院现在有专任教师有642 人,其中副教授以上356 人,外聘企业行业兼职教师194 人,“双师型”教师人数462 人。

1.6 科研能力增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近年来,黑龙江职业学院成功申请中国职教学会课题近20 项;省教育厅课题100 余项,省职教学会、省高教学会课题150 余项,教师申请各类专利近50 项,我院与行业企业人员共同制定了黑龙江省畜牧兽医行业的地方标准,从宏观、中观到微观领域,我院的科研能力得到增强,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对国家骨干院的内涵建设作了理性思考与探索,保证了学院的发展与改革取得较好的成效。

2 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当前校企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如下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有待提高,企业积极性不高势必影响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与实施。但是由于各地区情况不同,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的原因也会有多个方面。学院培养模式与企业生产还存在距离,学院开展校企合作的基本目的、能给企业带来的利润等因素,是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的主要原因。二是国家相关政策体系建设问题,近年来国家对于校企合作采取了大力倡导、积极扶持的政策,并已经初步形成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但可操作性不强。目前,从政策管理角度看,重点应放在管理机制的进一步梳理、完善,以及对相关政策要求的监督、落实方面。

3 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思考

3.1 关于校企合作发展的思考。校企合作已经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逐渐成为一种主要模式,目前校企合作主要有基本模式、延伸模式和拓展模式三种运行模式,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实践,并使三种模式不断完善,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①完善管理体系。应形成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校企合作管理体系,以强化对企业和学校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管力度,同时,通过监管和指导,应使学校能在校企合作中更多地以企业需要为出发点,考虑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问题,满足更加贴近企业生产需要的要求。②形成工作机制。要过完善管理体系,形成政府、企业、学校各负其责、相互联通的工作机制。在这种工作机制中,各方的职责及相互关系如下:政府:负责制定相关政策,从政策法规的角度对校企合作工作予以监督和指导,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推行。企业:企业应将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应尽的社会责任,把与之相关的工作列入企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从职工培训经费中列支校企合作的相关费用。同时,企业应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对外联系制度,安排专人负责与政府、学校和社会伙伴之间的信息沟通。学校:一是要将校企合作作为主要的办学模式,在设置专业、开发课程、配备师资、确定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应与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相适应;二是也要建立与政府、企业和社会伙伴密切联系、沟通的对外联络制度,保证各方面信息的畅通;三是要主动与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机制,形成相互融合的合作格局。

3.2 关于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模式的思考。①基本合作形式。具体讲就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校企合作工作机构,如校企合作董事会,负责校企合作发展规划的制定。要实现学校与企业共同设置专业、共同制订课程和教学计划的工作机制。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以学校为主进行师资培训,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在实习教学方面,学校可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开展实习教学,也可利用合作企业的场所实习。②延伸合作形式。首先要从根本上建立校企战略伙伴关系,校企共建重点专业高层决策机制,共同确定课程体系,并由企业的专家对学校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学校要安排高素质的人员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部分重大攻关项目的开发工作,以利于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更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③拓展合作形式。即探索实现校企“零对接”合作模式,建立校企人才培养集团或联合体,可采取“一校多企”、“多校多企”等方式建立。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一是由企业专家到学校进行阶段性全脱产教学,二是建立校企融合的师资队伍。在实习教学方面,应采取引企入校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校企一体化实习教学管理、在企业厂区建立教学区等多种方式进行。在招生就业方面,应以企业为主组织招生和培训。在学生管理方面,要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以利于今后学生在企业的顺利发展。

近年来,黑龙江职业学院对校企合作三种运行模式进行了尝试,并开展了系列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如何建立起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教育模式和运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实践和探索,这将是一个长期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论文作者:吕芳璐,耿晓棠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与管理》2014年1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4

标签:;  ;  ;  ;  ;  ;  ;  ;  

关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_吕芳璐,耿晓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