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鉴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形式,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位,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密切相关,人们对建筑的质量和性能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混凝土、钢筋和模板是建筑物工程量中用量最大的三部分,本文就建筑施工主体结构方面的施工技术等进行了探讨,希望对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混凝土
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主体结构是指在地基基础上部的整个建筑结构中,是基于地基基础之上,接受、承担和传递建设工程所有上部荷载,主要发挥对上部结构整体性、稳定性的维持作用,同时对保证上部结构的安全性也起到关键作用。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建筑结构的完整性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地基基础结构和主体结构,可见,主体结构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新形势下,经济飞速发展,带动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位,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密切相关,人们对建筑的质量和性能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建筑市场也到处展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建筑业的发展速度也随之发生了质的提高。主要表现为大批各种施工材料、设备及工艺的涌现,这些都为建筑工程和建筑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此背景下,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主体结构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还提高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这也提示我们将主体结构工程视为建筑工程的重心需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从建筑主体结构施工顺序的角度出发,探讨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并进行详细阐述,希望对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建筑施工主体结构施工相关内容分析
1.1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及特点介绍
一直以来,高层建筑的核心结构一般包括:砖、混凝土、钢结构三个部分。不仅如此,建筑结构设计的是否合理,也是影响建筑主体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除此之外,影响建筑结构稳定性的因素还包括:建筑施工材料的种类、建筑结构稳定性的理论计算、实际搭设过程是否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执行等等。同时,工程施工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应当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进行及时的养护,避免由外界条件影响而导致墙体表面出现裂缝等情况发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层建筑的防水性能[1]。另外,施工部门在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施工单位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注意施工安全、严格按照工程验收标准进行工程验收工作,保障施工质量,同时也要严厉打击一切偷工减料的过程。
1.2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顺序分析
目前,在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流水施工是最常见的施工方案,这样做很大程度提高了主体结构施工的效率,但流水施工方案的特点是由纵向里或者说自上而下的方向,而建筑物施工时顺序为先测量定位,再柱钢筋绑扎,柱模板施工,柱砼浇筑,柱拆模,柱砼养护,梁板模安装,梁板钢筋绑扎,梁板砼浇筑,梁板砼养护、预应力钢筋张拉,拆模板,再逐层而上。混凝土、钢筋和模板是建筑物工程量中用量最大的三部分[2]。因此,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钢筋和模板的要求也是最为严格的。
1.3建筑主体结构预应力分析
预应力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施工序,是为了改善结构服役表现,在施工期间给结构预先施加的压力,即在工程结构构件承受外荷载之前,对受拉模块中的钢筋,施加预压应力,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刚度,使结构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不产生裂缝或者延长裂缝时间[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①施工设计方案应当经过相关部门的反复推敲,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以及气候特征,保证选用的建筑材料应当具备一定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从而有能力承受一定的地质灾害的破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②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缝隙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在最初施工时将水、电管道提前铺设好,避免日后的二次“开洞”从而对建筑的主体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③在拆除相关施工辅助工具过程中,应该注意混凝土的边角,并及时清理模板。同时也要注意不宜使用尖锐的物体进行操作,以防对墙体结构造成破坏。
3建筑主体结构的主要工程施工
3.1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钢筋的检验和保存。对钢筋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是施工前必须完成的内容,同时要对施工钢筋进行严格的检验才能入库待用。钢筋入库后,为保证钢筋质量,还要对钢筋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上述步骤缺一不可,才能确保钢筋质量[4]。二是钢筋的绑扎和安装。完成钢筋的绑扎和安装必须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完成,同时做好施工防护工作,确保施工安全。
3.2模板工程
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是进行模板施工时首先要考虑的两个重要因素。对模板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是模板施工顺利完成的重中之重,不仅可有利于降低模板工程的成本,还有利于增加模板工程的安全性。模板设计时,还要考虑符合混凝土的要求,以满足模板的硬度、刚度和稳定性[5]。施工材料的选择必须符合工程施工的要求,选择施工材料时,要求材料要具备维护方便的特点,并且可循环利用,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标准完成模板工程的施工。
3.3混凝土施工
结构厚、体形大、钢筋密、混凝土数量多是混凝土施工中的几大特点,此外,混凝土施工多是工程条件复杂,施工技术要求高,还要充分考虑到温度应力的影响,尽最大可能将混凝土自身内外温差以及内部温度降低。混凝土施工前要做好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来格检测,确保标高、位置尺寸正确,强度、刚度及严密性满足要求,清除模板中的垃圾[6]。(2)检查钢筋及预埋件的级别、直径、数量、排放位置及保护层厚度是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3)做好施工组织和技术、安全交底工作。混凝土浇筑的顺序必须严格按照在建工程的特点设定,安排专业人员监督浇筑过程,避免离析现象。
结束语
建筑主体是指建筑实体的结构构造,包括屋盖、楼盖、梁、柱、支撑、墙体、连接接点和基础等。地基基础结构和主体结构是构成现代建筑工程的两项重要因素,是建设工程安全使用的基础,是建设工程结构安全、稳定、可靠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优质的建筑离不开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质量,这提示我们,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建筑市场也到处展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建筑业的发展速度也随之发生了质的提高,施工技术必定会更加完善,为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安彬.浅谈建筑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及控制[J].江西建材,2018(04):104-105.
[2]胡小兵.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1):127.
[3]马经纬.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要点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24):44-45.
[4]肖卡帕.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关键点分析[J].建筑安全,2017,32(11): 43-45.
[5]尹磊.建筑主体结构检测的常用方法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29): 202.
[6]李娟. 浅论高层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施工[A]. 《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7年9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17:2.
论文作者:王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9
标签:结构论文; 主体论文; 建筑论文; 钢筋论文; 混凝土论文; 模板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