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世界经济的四大趋势_世界经济论文

跨世纪世界经济的四大趋势_世界经济论文

跨世纪世界经济的四大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界经济论文,跨世纪论文,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国际生产力的角度看,跨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可以概括为四个化,即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和一体化,它们可说是贯注跨世纪各个国家、地区、区域集团经济发展各领域的四条主线,标示着跨世纪世界经济全局的主流与方向。从世界经济来理解,它们可说是构成现代化这个流行术语的科学内涵,国家政府的决策,国际经济组织、企业和个人的全部经济活动,都要受这四大世界经济趋势的影响与约制。美国著名未来学家、《趋势报告》季刊发行人约翰·奈斯比特说得好:“趋势的发生是自下而上的,而风尚的流行则是由上而下的。”又说:“趋势就象是奔腾的马,顺着它们奔跑的方向来驾驭就比较容易。”[①a]无论政府、企业或个人的经济活动顺趋势而行则昌,逆趋势而行必衰。

这四大趋势各有不同的丰富内涵,属于世界经济学特定的科学概念,就其起源、发展、原因与其在经济领域各方面的表现、影响与后果看,都各有其特点;但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互为条件的,有的甚至如影随形、不可分离、共同发生作用,汇合为跨世纪世界经济不可阻挡的大洪流。

一、第一大趋势: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就发生时间、波及范围、对世界经济各方面影响的广度和深度看,跨世纪世界经济的第一股洪流是全球化。80年代末、90年代初,西方报刊论坛愈来愈多地使用全球经济、全球政治、全球文化与全球村等概念,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在1992年联合国日致词时提出:“第一个真正的全球性时代已经到来”。英国社会经济学家莱斯利·斯克莱尔认为“全球化是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括通讯、旅游及生态的全球化为基本内容,而以文化及社会、政治影响为直接后果的一种社会变化趋势。它揭示的是全球不分贫富、不分种族、不分信仰、不分国界日益密切的相互依存态态。全球化的提出标志着地球上人类作为这个整体的相互依存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新水平。”[①b]

被视为全球化核心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国际化在全球纵深发展后进入全面与成熟的高级阶段的产物。在这一阶段,国家、地区、企业与个人在经济生活各方面的相互依存与联系发展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世界经济发展为牵一发动全身的有机整体,一切国家、地区、区域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与经济环节均成为这个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全球化以经济国际化为基础,二者有密切联系,但又具有下述一系列区别,属于不能互相通用的经济范畴:

1.在起源上,二者发生的时间先后有明显区别。有人认为从1492年哥仑布远航美洲使东西两半球会合之时起,全球化过程就已经开始。从严格的科学涵义看,这个论点是值得商榷的。这一时期出现的不是全球化,也谈不上是国际化,因全球化所必须的社会经济条件,如科技通讯、交通运输、生产规模与市场容量等当时还不发达,特别是作为全球化主要发动机的跨国公司及其对外直接投资还未见出现。全球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产物,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特别是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开始后才到来的。

2.从形成的时期看,无论是经济国际化还是全球化,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结果。经济国际化的形成是18、19世纪产业革命其中包括交通运输业革命的重要经济后果,同时,它也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推动力,一百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①c]这段话精辟地概括了经济国际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形成的背景与社会经济条件。而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不仅以世界科技大革命为推动力,而且需要具备下列条件:(1)广阔的和统一的全球市场体系;(2)发达的与高速度、高容量的通讯技术、通讯设备与交通工具;(3)主要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可以说,世界经济全球化是本世纪中期以来,随着世界科技革命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发展、特别是信息革命的迅速发展,和跨国公司在全球迅速扩大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全球市场体系的形成而形成的。

3.与国际化相适应的国际分工主要是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国和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农业国间的垂直型分工,即制造业发达的工业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和出口国间的分工;与全球化相适应的则是以水平型分工为主的生产部门与企业内部的世界分工,这种部门内的分工越来越多地跨越国界,形成为国际间部门的内部分工。水平分工的形成有几个渠道或层次:(1)初级产品加工与复杂加工业间的分工;(2)劳动密集型工业和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工业间的分工;(3)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工业间工序与零部件生产的分工;(4)高技术产品工序与零部件生产间的分工。由于产品的多样化、差异化,零部件生产越来越专业化,不同型号规格的产品愈来愈复杂,水平型分工将越来越发达与深化。

4.从世界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资本运动看,世界经济国际化主要是通过商品资本与货币资本在国与国间的运动来实现的,占主导地位的国际交换是商品与货币流通,市场上大量的资本是借贷资本,对外直接投资尚未发展起来;全球化则以生产资本扩张为突出特点,并与贸易、金融相结合,实行全球扩张[②c]。

5.如果说世界经济国际化主要是通过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实现的,后者是国家间、地区间经济上相互依存与联系的主要渠道与纽带;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发动机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迅速发展起来的跨国公司及其对外直接投资。据联合国有关报告,全世界的跨国公司目前已发展到3.7万家,其海外子公司约20万家,遍及160个国家与地区。其经济实力占资本主义世界总产值的40%,贸易的50%,技术转让的75%,技术开发费用的90%。1992年跨国公司的海外销售额已高达5.5万亿美元,大大超过当年世界商品与劳务贸易总额的4万亿美元。跨国公司已经发展成为跨世纪世界市场竞争的主力军,它们支配着世界制造业生产、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担当者、现代科技与先进管理的传播者、国际信息情报服务的提供者、国际营销活动的组织者与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的沟通者。

6.无论是世界经济国际化,还是全球化,都必须以先进的通讯手段和设备、发达的交通运输为条件。如果说国际化是以本世纪以前邮电、海洋运输和铁路运输的发展为前提,全球化则是与本世纪50年代后商用喷气飞机、大型远洋超级货轮、运输集装箱化、卫星通讯、光纤传导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相适应的。90年代以来,从美国开始日益风靡其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以现代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为基础、以光导纤维缆为骨干的联系全世界的双向高速与大容量的电子数据传递系统即所谓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将全球化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7.不同时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占主导地位的对外经济政策,对世界经济的国际化与全球化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形成是与19世纪中叶在世界经济和世界市场占主导地位或起支配作用的自由贸易政策相适应的,资本在国际上的纵横驰骋促成国际化迅猛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浪潮虽然时松时紧,但80年代后改革与开放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流,大多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同程度上先后走向对外开放,很多发展中国家采取优惠政策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关税贸易总协定乌拉圭回合最终达成协议,世界贸易组织的出现,世界多边自由贸易体系逐渐形成,对跨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是一个有力促进。

8.市场不仅是国内市场和区内市场、特别重要的是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世界经济的国际化与全球化形成与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世界经济的国际化和全球化都相应着世界市场的发展,以发达的和逐步趋于统一的世界市场为契机。19世纪中叶后的世界经济国际化是与当时世界市场的形成密不可分的;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又是与全球市场体系即世界大市场在八九十年代的最终形式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统一的与无所不包的世界大市场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基石。

二、第二大趋势:世界经济的信息化

跨世纪世界经济的另一个大趋势,是世界经济的信息化。所谓信息化,即指现代信息技术、信息设施、信息网络等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从城市到农村,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普及和提高。信息资源的大量开发和信息产业的不断建设并成为国家与全世界的主导产业,促成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变,可以说,信息化已影响到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全过程。日本经济学家松田米津在1982年出版的《信息社会》一书中将工业社会与信息社会相对比,归纳出几个主要特点:

1.工业社会核心的基本科技是蒸汽机,其主要功能是替代与增强人类的体力劳动;信息社会则以电脑为科技发展核心,其主要功能是替代与增强人的脑力智能。

2.工业社会蒸汽机的发明带来动力革命,生产出大量产品与劳务;信息社会电脑的发展带来信息革命,生产出大量系统化的信息与科技知识。

3.工业社会由各种机器设备组成的工厂是物质生产的中心;信息社会由信息网络与数据库组成的信息事业,是以电脑为基础的社会基本结构,它大量生产与分配信息产品。

4.工业社会的主导工业是制造业;信息社会的主导工业是“智力工业”,与信息有关的工业逐渐从第三产业分离出来发展成为第四产业。

5.工业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大量生产耐用消费品;信息社会的最高阶段是电脑化、大量生产知识等等。

松田米津将以电脑为核心的信息社会或信息化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5—1970年,是以大科技为基础的电脑化。当时电脑主要用于军事和太空探险,如洲际导弹与阿波罗登月计划等,推行电脑的主体是国家机构。奈斯比特将1956年即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从事技术、管理与事务的白领工人的人数超过蓝领工人、即大多数人从事处理信息而非生产产品的这一年视为美国进入信息社会的开始,而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开辟全球卫星通讯的时代,系全球信息化或信息革命开始的标志。第二阶段从1955—1980年系管理的电脑化,着重运用电脑提高管理效率、增加国民生产总值,主要推行者是政府机构与企业。第三阶段从1970—1990年是社会的电脑化,着重运用电脑促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需求,如用于教育与医疗、进行资源调查与解决环境污染等。第四阶段从1975—2000年是个人电脑化,电脑普及到家庭,个人成为电脑化的主体。

进入90年代以后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1)信息业资金投入大量增加。据统计截至1991年底,仅美国的银行、保险、运输与宾馆等行业投在信息技术上的资金就高达8620亿美元。近年美国企业资本开支大幅度增长,主要用于购置计算机、电子产品与办公自动化设备。(2)信息技术产品市场迅猛扩大。据统计,1982年全世界信息产业的销售额为2370亿美元,1988年达到4700亿美元,预计到2000年将超过9000亿美元。(3)信息业的效益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愈来愈大。据美国商务部1994年报告,从1990年以来,美国在计算机、软件与通信业为主的高技术设备上的商业与消费开支,约占美国经济增长额的38%左右。(4)各大国传统产业加快了信息化和技术改造的步伐。在美国由于传统产业的垄断程度高,有较大的生产规模与国内市场,近年来也在大量引进信息技术设备并与信息技术企业积极合作,如IBM公司与美国机床制造商合作,有力推动了数控机床新产品的生产。(5)从美国开始并蔓延到其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正风靡全球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将全球信息化推向一个新阶段。它的建设是信息化过程质的飞跃,是21世纪全球进入信息化时代的里程碑。虽然建立全球信息高速公路所需要的资金极其庞大,在技术与管理上存在很多困难,各国与各地区如何进行协调也存在很多错综复杂难于克服的矛盾,但它总是走向21世纪人类社会的一个希望。(6)全球信息化的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据国际电讯联盟(ITU)的报告称:亚太地区的31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讯产品与服务市场,由于建立移动电话网比建设固定的有线通信基础设施成本低,据估计到跨世纪之交,亚太地区的移动电话用户将达到8000万人,比西欧、北美的用户还多。亚太很多国家与政府认识到大力发展电讯将促进经济增长,国际电信联盟甚至认为先进的通讯设施可以使发展中国家超越经济发展阶段和改变经济增长模式。亚太地区信息评论家安德鲁·哈林顿说:“亚太地区的电信资金开支从1993年的200亿英镑增加到1994年的250亿英镑,年增长率达25%,预计这种增长将会持续下去。”[①d]总之,全球信息化的重心正向亚太地区转移,这也是跨世纪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的一个重要标志。

信息化与全球化虽然是两个不同的经济范畴,但又如影随形,有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1)从起源上看,二者的发生在时间上基本是一致的。全球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第三次世界科技革命的产物,信息化也是本世纪50年代后世界新技术革命特别是微电子技术的革命所启动的,人造卫星上天,开创了全球卫星通讯时代,紧跟着便是全球信息化的开始,从这时起与信息相关的一系列新科技,如系统论、控制论、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子光学技术、光纤通信技术、感测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开发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等日新月异不断发展,从而掀起信息化逐步走向高潮。各国家、地区、区域集团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与联系在广度与深度上不断发展,在国际化高度发展基础上的全球化也就形成了。(2)从发展上看,信息化与全球化基本上是同步前进的。信息化不仅促进企业与企业集团间、国家与区域集团间以及在经济上各部门与各地区的改革和开放,而且它在各个阶段的发展也同时标志着全球化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发展。只有凭借高速度和大容量的国际信息通讯网络,作为全球化主要发动力的跨国公司才有可能将触角伸入到全世界各个角落,执行高度集中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全球战略,在全球各地建立营运中心和跨国公司相互间的策略联盟等。国际贸易与金融的全球化和国际资本流动的迅猛发展都是与信息技术和信息设备的发展相适应的。可以说信息化的每一项创新都为全球化开辟一个新渠道,全球化每一项需求的提出又为信息化的发展带来新的刺激与契机。

三、第三大趋势:世界经济的市场化

跨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第三个大趋势是市场化。所谓市场化,是指随着社会生产力、商品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国际化、全球化,越来越多分散在全球各国的国内市场、区域市场都先后与世界市场接轨,世界市场的范围与容量不断扩大,结构层次不断增加与优化,分支体系越来越复杂,最后形成为统一的无所不包的全球市场体系即世界大市场的全过程。世界大市场在本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形成,走向21世纪,这个体系在内涵与外延上还将不断发展、充实、巩固与提高。

八九十年代全球市场体系即统一的世界大市场形成的主要标志是:

1.世界市场的内涵及其分支体系极大地充实与丰富了,不仅包括种类繁多的世界商品市场,还包括迅速发展的国际资本流通、劳务、信息与世界科技市场。据统计,1995年4月全世界金融外汇市场平均日成交金额高达1.23万亿美元。世界劳务贸易的增长速度也早已超过世界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如今世界劳务贸易额已占世界贸易额的1/4以上。技术市场独立于商品与金融市场之外,也同样获得迅速发展,到本世纪末预计世界技术贸易额可能达到5000亿美元。信息市场的发展更是有如雨后春笋,据统计从1980—1990年日本的信息服务市场增长了9倍,平均增长率为24.3%,而同期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仅增长1.8倍,平均增长率为8%。今后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需求的扩大与变化,世界市场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还会滋生出更多的分支,这样的市场真正说得上是包罗万象的大市场。

2.从形态上看,八九十年代的世界市场不仅包括领域广阔的陆地市场,而且还包括深入地下的海洋资源市场,包括高耸入云的宇航市场即国际航空航天市场。当今世界大市场不是平面型的,而是向陆地、空间与海洋发展和向四方辐射的立体型的大市场。

3.世界市场的范围空前扩大,囊括了全世界所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市场、地区市场与区域集团市场。90年代初,苏联东欧发生历史上空前巨变,社会主义制度解体,随之开始全面向市场经济过渡并恢复私有制。原先实行中央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我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也逐步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过渡,党的十四大明确宣布我国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它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在分配原则上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但经济运行的机制是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商品、货币、劳务、科技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现在市场化已成为席卷全球的滚滚浪潮,从国际条件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可说是全球市场体系形成在经济上的重要影响与后果,也是统一的世界大市场开始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4.跨国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建立起在世界市场上的统治地位,从而在全球经济、贸易与金融竞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跨国企业的发展,世界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加,1985—1990年,按名义价值计算的世界直接投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4%,增长速度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4倍、国内投资的两倍多。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资料,到1992年为止,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近2万亿美元,外国子公司销售额达5.5万亿美元。八九十年代发达国家对世界市场的竞争,逐渐转向高新技术产品与产业领域的竞争,由于跨国企业拥有优秀的科技人才与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能够投入大量资金从事新技术的研究和新产品的开发,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它们在全球经济与金融领域的优势地位。

5.八九十年代世界经济基本结构出现了一些根本性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国际资本流通凌驾于国际商品交换与劳务贸易之上,成为支配世界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脱节,这是世界经济值得重视的现象。如果说过去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大国对世界市场的角逐是以其在工业上的优势为基础,当今发达国家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则以其在国际金融上的优势为前提。最近20年来,国际资本流通额迅猛膨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由于国际资本的证券化,在国际资本流通总额中,银行信贷的比重显著减少,国际债券比重迅速增加,其中浮动利率债券的增长幅度最大。

6.国际经贸信息情报网络成长为全球市场体系的神经中枢。八九十年代,世界上各大跨国公司、跨国银行都建立了遍布全球的国际经贸与金融信息情报网络。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各种准确可靠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成为科技开发与市场开拓以获取高额利润—高经济效益的战略资源,在世界市场竞争中,谁先掌握了高质量的信息资源,谁就能在国际商战中出奇致胜、占取更大的市场份额。通过信息情报网,日本经贸人员在1—3分钟之内就可以找到世界各地进出口商品的品种、规格与价格等数据资料,5分钟内就可利用经济模型分析出国际经济的新动态。总之,全球信息化大大推进了市场化。

八九十年代全球市场体系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1.从世界经济史可看出,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一直是以历史上几次科技大革命为推动力的,当今世界大市场的形成也同样是以国际生产力蓬勃发展、世界科技革命在广度与深度上的发展为前提的。八九十年代一方面是世界科技革命继续在广度上发展,主要是在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宇航和海洋资源等方面开拓,现有成熟的科技应用也在继续普及和推广,对社会经济部门的影响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世界科技在深度上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即在重大科技领域已经和将要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如在人工智能电子计算机、超导、热核聚变、基因工程等方面。八九十年代世界科技经济还出现一系列新趋势,如科技进步在发达国家与整个世界经济增长中的地位与作用进一步提高,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与市场竞争力的时间趋于缩短,发达国家与新兴工业化国家科技园区蓬勃发展,各国科技交流与合作的范围日益扩大,科技水平成为衡量一国经济综合实力与整个国力的重要标志,科技领域的合作与竞争正日益成为跨世纪世界多极格局形成的重要经济基础,等等。

2.市场以分工为基础,世界大市场的形成同样是以国际分工在全世界的纵深发展为基础的。80年代后水平型的各国工业内部跨地区、跨国界的分工虽然仍占主导地位、仍在继续深化,但是由生产要素密集程度不同而形成的多层次垂直型国际分工也在发展,如在亚太地区的分工体系中,美、日发达国家是第一个层次,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是第二个层次,准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是第三个层次,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是第四个层次。两种类型的国际分工错综交织地深入发展,促成囊括一切的国际商品交换,这便是全球市场体系特别是世界商品大市场形成的物质基础。

3.八九十年代,改革与开放逐渐发展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一个主流。全球的东、西、南、北、中,除了个别落后国家与地区仍沉眠在封闭与半封闭的小天地外,大多数国家与地区已走上开放与基本开放。一方面,当今西方发达国家虽然也还普遍存在各种各样的关税、尤其是非关税壁垒,国际新贸易保护主义也时有抬头,但通过各次多边国际谈判,各国的关税水平已经普遍大幅度降低;非关税壁垒中主要的已被囊括到上次乌拉圭回合之中了,该次多边国际谈判最终克服一切困难达成了协议,因而全球的非关税壁垒在一定程度与范围内受到抑制。另一方面,跨世纪的世界大市场可说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包含着众多的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不同分支的市场经济体制或模式。走向21世纪,这些不同性质与模式的市场经济依然会进行各种错综复杂的竞争与较量,但是:无论哪种性质与模式的市场经济,其商品生产与交换都要受价值规律的支配和调节,国际价值规律自始至终是世界市场的基本规律;它们的生产要素配置、产业结构与进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都是面向国内、外市场;其各种对外经贸活动的交流与联系,都要依靠当代调节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经济组织并遵循共同制订的国际规范与国际惯例;其商品的国内市场价格都将与世界市场价格挂钩,企业家都必须经常地不断地比较其成本价格与市场价格;不同性质与模式的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地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由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全球市场体系中占很大比重并起着主导作用,因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一切波动与风暴特别是周期性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将给世界大市场各个组成部分带来程度不同的冲击与危害。上述各点可说是跨世纪全球市场体系的统一性在各方面的表现。总之,在世界经济基本规律、世界市场规律的支配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信息化与一体化等大趋势的影响下,世界大市场会自发地要求一切国家、一切地区、一切经济部门、一切企业与一切商品、货币、资本、劳务、科技和信息都纳入到全球市场体系;要求各个国家、地区与区域集团或早或迟都将实行对外开放,一切闭关、封锁与地区的割据最终都将抵挡不住商品与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各个国家、地区、经济部门与企业都会被纳入到当代协调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组织中去,国际政治上的干扰与阻挠最终阻挡不了这种大趋势影响下的经济洪流;在全球市场体系和世界大市场的基础上,在东方与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的交汇中,将会逐渐形成与这个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新的全球文化体系。

四、第四大趋势:世界经济的一体化

跨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后一个大趋势是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一体化是近年世界经济论坛争论较多、分歧较大的一个概念。首先,从含义上来看,一体化(Integration)一词导源于拉丁文integratio,意指将不同部分联合或融合为一个整体。世界经济一体化从广义上讲,有微观和宏观两大层次,在微观上最初是指企业间通过卡特尔、托拉斯、康采恩等垄断形式结合成新的经济联合体。在宏观上,广义指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经济部门相互间和同一国家或地区相同经济部门或不同经济部门间横向的与纵向的经济联合;狭义指同一洲内与洲际的不同国家与地区,为实现共同的经济与政治目的,通过相互签订条约或协定、制订共同的行动准则,甚至通过局部的国家主权让渡,建立起“超国家”的机构,实现经济上的联合。中外经济学家一般将不同方式及层次的联合分为六种不同类型,即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和完全的经济与政治一体化。从世界经济史与当代世界经济的现实考察,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各发展中国家之间,无论是这种或那种经济上的联合,都是通过激烈的竞争、有时是十分尖锐和复杂的矛盾、摩擦与冲击来实现的。正如在竞争与摩擦中存在着合作与协调一样,在合作与协调中同样存在着竞争、矛盾与摩控,世界经济一体化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随着一体化范围的扩大、层次的增加和内涵的深化,矛盾、竞争与摩擦往往会相应地扩大与深化,实现经济与政治上的联合即一体化的困难也会越来越大。特别是触及国家主权的场合,即使是局部的让渡也是步履维艰、困难重重的。由此说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实现是要经历十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来,一部世界经济史可说是企业、企业集团、地区、国家、地域集团竞争与合作、矛盾与协调、分化与联合、相互交织并存、兴衰更迭的历史,但经济上的联合即经济一体化始终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国际生产力的发展并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的,因而它是不可逆转的世界经济大潮流[①e]。

就发展过程看,世界经济一体化可分为下列几个阶段:

1.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准备或萌芽阶段。从宏观上来看,这个准备阶段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即在1834年由北德、中德与南德等三个关税同盟联合起来建立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它可说是经济史上最早开始的一体化的雏形,美国学者D.A.斯奈德在《国际经济学导论》第四版提出一种看法,即关税同盟的建立可称为世界经济一体化“历史的原型”[②e]。如此说来,德国可说是历史上经济一体化的鼻祖,它对德国经济与政治有深远的历史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58年以德法为核心联合其它西欧四国即意大利、比利时、荷兰与卢森堡结成的西欧共同市场或欧洲经济共同体就是以原先的关税同盟等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而欧洲经济共同体又是今天欧洲联盟的前身,也是当代区域一体化的典型。

从微观上看,企业、企业集团之间经济上的联合或融合是从19世纪后半期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开始的,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与康采恩这一系列垄断企业的出现是这种联合或融合的标志,它们可说是以后资本主义大国企业界推行各种类型的一体化的经济基础。

2.世界经济一体化开始形成的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体化进入其形成阶段。还在1994年9月,荷兰、比利时与卢森堡就签订了建立关税联盟的协定,1946年三国又将关税联盟扩大为经济联盟。1949年1月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欧洲经济互助委员会(CMEA),它强调生产方面的联合,要求各国国民经济计划的协调与配合,实现“新型的国际分工”、生产协作与专业化。1952年西欧六国煤钢垄断组织建立了以西德与法国煤钢康采恩为核心的欧洲煤钢联营,它一方面是战前欧洲煤钢卡特尔的继续与发展,另一方面又为1958年建立西欧共同市场即欧洲经济共同体打下了基础。1960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成立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六七十年代发展中国家也建立了一系列地区一体化组织,主要是以关税同盟为基础,不同程度地涉及国际经济的其它领域,如中美洲共同市场、西非经济共同体与加勒比共同市场等。

3.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即区域集团化蓬勃兴起的阶段。60年代后的二十多年间,国家、地区间大多数的经济联合发展较慢,有的处于瘫痪,个别的宣布解体,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区域性经济组织由于政治动乱、种族纠纷与财力支绌等原因使联合难于推行。但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世界经济国际化、全球化与世界科技革命等因素、特别是欧共体内部大市场的建立的推动下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原先建立的区域经济集团有的进行了调整或改组,范围上有所扩大,新的区域经济组织更是有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浪潮席卷世界各个地区各种类型的国家,据统计,目前已经存在或已正式筹建的区域经济集团在数量上已超过40个,已经或准备参加的国家超过100个,再加上其它各种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一体化组织的数量达109个,其中有1/3是在最近5年才成立的。

八九十年代的区域集团化有下列一些主要特点:

1.在欧洲、美洲和亚洲逐渐形成欧共体、美加墨自由贸易区和正在酝酿与筹建的东亚经济圈,三大区域经济集团有可能形成鼎足对峙之势。苏联和东欧解体后,欧洲国家正策划建立以欧共体为核心、欧洲经济区为中间层、东欧为外层的三个“同心圆”;拉美国家也在谋求与美、加、墨建立包括整个美洲在内的自由贸易区;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十分活跃,但由于种种原因,亚太经济合作与联系的模式在现阶段还是比较松散的、非制度化的,但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特别是经济增长三角却迅速发展起来。

2.国家与地区结成区域经济集团开始突破经济发展水平接近与经济结构相同的界限,经济发展程度差别较大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也开始结成为区域经济集团,如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加拿大与经济相对落后的墨西哥共同建立拥有3.6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达6.2万亿美元的自由贸易区,欧共体扩大到经济比较落后的西班牙与葡萄牙等。从1996年1月1日起,土耳其也成为欧洲大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

3.冷战结束后,区域经济集团的建立开始突破不同社会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框子,不同社会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国家开始结成地区一体化组织,如东盟吸纳了越南和老挝,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拟议中的东北亚经济圈既包括日本、韩国,也包括中国、朝鲜。中亚各国筹划建立的中亚共同市场,也不问社会制度是否相同,重在经济上建立起共同的联系。

4.由于自由贸易联盟其参加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利益比较容易协调,不涉及国家主权局部让渡的问题,有利于消除关税与贸易壁垒、扩大相互间的贸易与投资,因而成为建立区域经济集团比较流行的一种模式,如欧洲经济区(1993年)、东盟自由贸易区(1993年)、马格里布自由贸易区(1992年)、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年)、中美洲自由贸易区(1992年)、安第斯自由贸易区(1992年)等,亚洲、非洲很多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也朝建立自由贸易区方向发展。

5.世界经济一体化及其在现阶段的区域集团化在广度与深度、外延与内涵方面不断发展。如1993年欧洲共同体市场的建立及其参加国家的增加与地区范围的扩大。从全球整体格局来看,区域经济集团外延的扩大与内涵的深化是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上同时进行的。近年来区域集团广泛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出现了从洲内向跨洲或洲际间发展的趋势,例如欧盟已开始由北向东、并计划向南发展,它不仅形成了包括19个欧洲国家在内的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大多数中东欧国家及前苏联的一些加盟共和国也都在争取加入,还准备建立欧洲—地中海经济区。美国则企图以北美自由贸易区为基础,建成一个北起阿拉斯加、南至火地岛、包括整个北美与中、南美洲在内的区域集团。如此等等。

6.区域经济集团相互之间与其内部各参加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其结构也是多层次的,一圈扣一圈,大圈套小圈,如欧洲联盟这个大圈,其中不仅包括三个“同心圆”,而且包括欧洲共同体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等,而欧洲共同体内部又包括了荷、比、卢经济联盟等范围较小与层次较低的区域经济组织。在亚洲已经建立并获得迅速发展的不是囊括整个亚洲地区的组织,而是一些范围较小和层次较低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特别是所谓经济增长三角,即由地理位置相邻、在生产要素上具有互补优势的国家或地区结成的跨国经济合作开发区,如新柔廖增长三角、南中国增长三角与图门江增长三角等。

八九十年代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宏观上表现为区域集团化蓬勃兴起,在微观上则表现为跨国企业的兼并浪潮,这一浪潮不仅大量发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而且发生在区域经济集团的内部,兼并的次数和金额也大大增加,跨国大企业的兼并占了主导地位,如在美国超过100亿美元的兼并活动1970—1978年仅有5起,1985年增加到22起。现在跨国兼并已成为跨国公司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并浪潮也有力推进了世界经济国际化、全球化。1990年7月日本富士通公司收购英国最大计算机制造商国际计算机公司(ICL)80%的股票,日本《朝日新闻》为此发表社论说:“以前不为人知的日本与欧洲的相互依赖关系正在发展”。

以上我们说明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及其在宏观和微观上的种种表现。显然,世界经济的国际化、全球化与一体化是密切联系但在内涵上又有明确区别的经济范畴,有的学者将它们混淆起来,认为“所谓世界经济一体化,是指经济生活国际化”[①f]。笔者认为,随着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各国间的经济联系与相互依存关系日益增强及其在当代的一系列具体表现,如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快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国际分工日益从垂直分工趋向水平分工、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不断加深等等,这些都是经济生活国际化—全球化的表现或标志,但不是广义与狭义上的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与联系决不能与微观上企业间的合并与联合和宏观上国家与地区间经济上的联合划等号,联系与依存不一定都实现联合,其间还有一个发展过程,二者的区别是十分明显的。也不能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说成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过程,正如前述一体化“历史的原型”早在19世纪中叶德国为了打破地区分割、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而建立德意志关税同盟就开始萌芽了,当时还谈不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当世界经济已发展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机整体,国家、地区、区域集团都成为这个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时的国际化可说是发展为全球化,但决非全球一体化。全球化与一体化虽然关系密切,但它们是有区别的世界经济潮流或趋势。也不能把干预、协调、促进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国际经济组织与机构统统说成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渠道与手段。如国际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开发协会、联合国贸发会议及石油输出国组织等,它们都是当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干预、协调经济、贸易、金融、稳定出口原料供应和价格的国际组织与机构,但它们只是加强了经济上的联系与依存,并未将国家、地区分立的经济联合或融合为一体,更未出现让渡国家主权的现象。至于跨国企业的全球扩张则是国际化、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它经常通过企业、企业集团的跨国兼并来实现,但这只能看作是从广义上来理解的微观一体化。

最后我们来谈谈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区域集团化的关系。笔者认为世界经济一体化不仅是跨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也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主流与方向。而区域集团化只是这个大趋势与基本规律的作用在二战后尤其是80年代中期后的表现形态之一,可说是通向全球一体化的一个历史阶段。虽然全世界的经济一体化或全球一体化,即整个世界经济不分国家与民族界限联合或融合成为一个统一的经济实体,现在和近期都不可能实现,但决非永远都不可能实现的幻想或空想。有的学者既认为地区一体化可看作全球一体化在当代条件下的具体体现,同时又强调从地区一体化进入全球化是不可能的[①g]。笔者认为,目前既要看到全球一体化的长期性、复杂性与曲折性,也应看到地区一体化或区域集团化是走向全球一体化的必由之路。理由是:(1)区域集团化加强国际资本的扩张与相互渗透,不仅深化成员国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与联系,推动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而且对区外各国引起经济上一系列连锁反应,促进整个世界经济的国际化、全球化。(2)区域集团化促进区内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区外非成员国带来巨大冲击,资本的跨国兼并引进了新的竞争机制,将为国际金融与世界经济带来新的活力。(3)建立区域集团不妨碍各国对外开放与世界市场的扩大,世界大市场的开始形成正是在八九十年代区域集团蓬勃发展的时候,这一点正可说明一体化与市场化两大趋势是相互促进的。(4)区域集团建立后促进市场容量扩大,既包括对区内商品需求的扩大,同时还包括对区外商品需求的增加,因而总体上看是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与世界经济的增长。(5)建立区域集团使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获得合理配置,通过优势互补为加强南北与南南经济合作开辟了新的途径,有利于减小南北经济差距与促进国际经济合作。

总之,从半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集团化的实践,不难看出其发展过程是矛盾重重,有时还是风雨飘摇、步履维艰,在让渡哪怕是仅仅局部让渡国家主权的场合尤其如此。但同时也应看到国家主权观念并非万世不变,世界经济的四股洪流对国家主权观念已经提出了严峻挑战,虽然现在与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民族国家仍是国际上基本的政治单位,在国际事务中处于中心位置,但它业已受到各种主要国际组织制订的国际规范与惯例的约束,而且作为阶级利益集中体现与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最终还是要走向衰亡的。可以说,阶级和国家最后消亡之日,必将是全球一体化实现之时。

注释:

①a 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中文版,第3、9页。

①b 见《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3年5月号。

①c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4—255页。

②c 陈宝森:《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太平洋学报》1994年第2期。

①d 参见〔英〕1996年4月9日《金融时报》艾伦·凯恩的论文。

①e 参见笔者《九十年代世界经济多极格局形成的理论基础——世界经济四大基本规律作用表现的主要特点》,载《经济学家》1992年第2期。

②e 参见《世界经济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259页。

①f 李晓、张显吉:《世界经济一体化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刍议》,见《世界经济》1994年第4期。

①g 参阅李琮《论经济全球化》,见《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标签:;  ;  ;  ;  ;  ;  ;  ;  ;  ;  ;  ;  ;  ;  

跨世纪世界经济的四大趋势_世界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