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到随退静脉配置中心退药原因分析论文_汪洋 项陈 刘丽萍 胡伟 梁敏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合肥230000)

【摘要】目的:分析静脉配置中心退药原因,为退药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利用静脉配置中心信息系统,回顾性分析2017-2018年3月的配置药物退回情况、退回的原因。问卷调查,调查配置中心29名静配工作人员,深入访谈,寻找发生退药的原因。结果:2017年-2018年3月的退药原因无显著改变,按照占比从高到低分别录入错误,药敏试验耐药,患者及家属原因,医嘱原因,转院或死亡,库存问题。工作人员认为配药与退药时间点与流程安排基本合理,录入问题、其他科室的配合不到位等是导致退药的主要原因。结论:需要做好录入质量管理,同时做好与其他科室的协调配合。

【关键词】静脉配置中心;退药;质量管理

自限制门诊输液依赖,静脉配置中心的工作量明显减少,但与此同时因针对的患者主要为住院对象,对配置的质量管理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在过去门诊静脉用药的相似程度高,退药回收率也较高,但是在住院部退药则容易导致资源的浪费,部分药物从库房中取出便无法退回,若处方退药处理不及时,会造成资源浪费[1]。与此同时住院退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生静脉用药配置差错,存在潜在的使用风险。本次研究尝试回顾性分析、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2017-2018年3月的静脉配置中心退药事件发生原因,为退药管理提供依据。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医院静脉配置中心设施完备,由药品库房、冰箱、排药间、配置间等房间构成。工作人员29例,其中男4例、女25例,6名护士、23名药师,年龄(25.4±6.2)岁,配置中心工作时间(4.4±1.1)年。日配置药液在3000~4000次,包括空包。

1.2 方法

医院退药流程基本成熟,主要工作内容:①退药没有明确的规定时间,但一般在下午配药工作完成后开始确认退药的申请、退药处方,在次日早晨配该日药品前先进行停药工作,使用PDA扫描需要退的药品上的标签,快速检出需要退的药品;②在配置过程中也会出现少量的退药,主要为PDA扫描过程中遗漏的退药,或者科室临时上报的退药,这些退药都由药师处理,随到随退;③记账药品不退、冰箱药不退;④打包或空包之类的药物也可以退药,下午由配置工作人员处理;⑤如果配药后要求停药,但不会退药,会发送到科室,记作科室的差错事件;⑥静脉配置中心在医师停止医嘱时,处方将由药师进行审核,审核未通过,或科室自身原因要求停药,静脉配置中心会停止配药。

调查方式:①回顾性分析,利用静脉配置中心信息系统,回顾性分析2017-2018年3月的配置药物退回情况、退回的原因;②问卷调查,调查配置中心34名护士,深入访谈,寻找发生退药的原因。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学分析,退药次数、退药计数资料采用例或率符号n、%表示,采用 检验或Fisher精确性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退药原因

2017年-2018年3月的退药原因无显著改变,按照占比从高到低分别录入错误,药敏试验耐药,患者及家属原因,医嘱原因,转院或死亡,库存问题。见表2。

2.2 调查研究

对29名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普遍认为流程基本合理,但是配置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①在药师退药工作过多,尽管采用扫描后能够扫描大部分停药,但是来源于科室的退药数量居高不下;②在PDA扫描时,有时可能会出现遗漏;③配药无法充分的协调,配置中心与科室的同步性差,无法有效的反馈配药的结果,不能督促科室进行退药的质量管理;④其他科室的配合不到位,因修改医嘱等原因申请退药不够及时,导致需要配置人员在第二日早上集中找药,电子退药处方过于集中。

3 讨论

静脉配置中心的处方退药率非常高,若处理不到位,容易导致差错,同时还增加用药风险。从本次研究来看,静脉配置中心退药处方年发生约1万张,且仍然有上升趋势,亟待改进。从具体原因来看,绝大多数与临床科室有关,少部分与静脉配置中心有关,即绝大多数的处方退药是临床科室自身的原因,这就实际上决定了配置中心自身的退药工作量非常大,且无法通过内部管理控制退药操作的次数。配置中心需要做好的工作是,加强与各个科室的协调沟通,各个科室需要及时修改退药的医嘱,而不是集中处理,以减轻配置中心单位时间的工作量。配置中心需要全面的了解各个科室的配置需求、退药特征,以合理的安排配药工作,协调工作秩序[2]。同时在医院的领导下重视退药的反馈,以督促科室做好自我的改进,提高医嘱的质量。

从调查研究的结果来看,配置中心工作人员认为配药与退药时间点与流程安排基本合理。录入问题是导致退药的核心问题,他甚至直接影响了配置中心本身能够高效的运转,影响工作人员的精力分配,录入本身代表退药,还表示需要重新配药,增加了工作量。当前,医院各个时间点的、岗位的分配基本合理,从时间来看,退药包括排药后第一次核对PDA、下午排药下班前集中寻找停药、第2日集中找停药、配置时再次进行扫描,将退药工作分配到配药各个环节,在下一个配药时间点,上一个配退药时间段的退药工作基本完成。缺乏规定的退药时间,这可能会增加各个时间段处理退药的工作强度。今后有需要根据配置中心的退药特征,统计工作量,从统计学的角度设计各个时间段退药时间点,协调退药、配药工作。最后,加强信息建设,避免延迟,以提高第一次核对PDA配药检出率[3]。

小结:静脉配置中心退药原因较复杂,既有科室自身原因,也有配置中心原因。需要加强与科室的协调,对退药结果进行反馈,督促科室改进,减轻工作量。同时做好配置中心内部的质控,提高第一次集中退药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鲍英.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退药原因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5,22(04):43-44.

[2]向左娟,王尔兵,龙明辉,等.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退药情况的分析与讨论[J].肿瘤药学,2015,5(06):476-480.

[3]钱斌,张敏.信息技术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停退药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15):173-174.

作者简介:汪洋,女,本科,1987年7月-,药剂科,药师。

论文作者:汪洋 项陈 刘丽萍 胡伟 梁敏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3月下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8

标签:;  ;  ;  ;  ;  ;  ;  ;  

随到随退静脉配置中心退药原因分析论文_汪洋 项陈 刘丽萍 胡伟 梁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