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论文_范群立

浅谈作文教学论文_范群立

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郭守敬小学/范群立

【摘要】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告诉了我们作文的素材问题。生活是作文的源头,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如果学生生活丰富,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感受就会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

【关键词】作文教学生活培养

1 向生活要素材,加强写作能力的训练

1.1 观察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此,要不断促使学生主动的去观察,只有学生自己想写、愿写时才能进行有效的写作。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学生周围新鲜的人、事、物层出不穷。要指导学生运用自身的眼、耳、鼻、口、手去看、去听、去闻、去感觉,让他们获得亲身感受,增强直接体验。春天来了,可让他们走出课堂感受春天的气息,描述初春的新绿。

“绿色悄悄地走进了我们的这个世界,树绿了,花红了。第一个开花的总是迎春花,它那么热情的迎接着春天,叶还没有绿呢,它的花已经盛开了。小草早早的从土里钻出来了,好像很好奇似的。湖边的柳树也抽出了小芽儿。那些不知名的小花也争奇斗艳……这让我想起了‘万紫千红总是春’的诗句。”这位学生眼里的春天多么生机盎然啊!可见学生对生活的细心观察,解决了“无米之忧”,写出来的作文自然鲜活动人。

1.2 感悟生活。生活处处有作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尽夜不息”。叶圣陶先生这段话十分精辟的概括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也就是说,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了比较丰厚的程度,习作的内容就能展现个性。只要用心想像,用情感悟,生活就会色彩斑斓,习作的内容也会鲜活而具有个性。如:六年制第六单元习作要求是写一个你熟悉的人。我引导学生回忆生活,多角度去观察、去感悟,写一下自己的妈妈,于是学生的习作内容冲出了以往常见的“妈妈不仅疼爱我,而且还十分关心我的学习”等俗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不再为找不到典型事例写妈妈而发愁了:《“小气”的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坏”》、《爱打麻将的妈妈》、《我为妈妈打分》内容精彩纷呈,极具个性,这不能不归功于学生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

1.3 创造生活。如今小学生的生活极为单调,“家庭———学校———家庭”仅保持这两点一线的生活节奏,写作的源泉岂不是枯竭?因此教师有责任为学生创造生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尽可能的让学生的生活丰富起来。如举办朗读比赛、自办黑板报、手抄报。“三·八”节到了,我让学生对妈妈有所表示,以回报妈妈的养育之恩,“六·一”儿童节我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节目,要求学生在家帮助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不知不觉中,写作素材就积累下来了。于是,《我的手抄报》、《感受“禽流感”》、《今天我当家》、《第一次煎鸡蛋》等一篇篇佳作便出现在了学生的笔下。学生有了“米”,何愁“造炊”之难呢?

2 发挥想象,自主作文的创新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常采用的以下几种方法:

2.1 多角度想象。想象对每个人来说不是固定的,划一的,这是因为人们各自的认知基础、智力活动以及情绪爱好有差异。

因此,习作不能是一个思路,一个标准答案。我们要注意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甚至异想天开。教师在黑板上来了一个“○”,又来了两个“△”和一条“-”,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把它们组成一幅幅画。学生顿时展开了想象,将它们分别组合成一台天平、一个怪物、一个头像、一只小船,还有的组合成一个保护庄稼的稻草人等。学生根据想象写作文时,灵感的火花就会不断闪现,习作也就成了一件乐事。

2.2 激情畅想。如今的小学生对未来有着各种各样的遐想。教师可为学生创造氛围,鼓励他们畅想未来,畅想“二十年后的我”。经过一番的思考和想象,学生便能畅想出各种各样未来的“我”———“当一名律师”、“当女巡警”、“做一名根治癌症的名医”、“当世界名牌汽车制造商”……一个同学曾在畅想“当一名军事家”的作文中写道:我明白,我们未来面临的是现代化的战争。现代化战争早已不是“小米加步枪”的时代了,要赢得现代化战争,必须有现代化武器。而要发明和创造现代化武器,必须有现代化高新技术。所以现在我必须刻苦学习,为将来学习和掌握高新科学技术打下扎实的基础,做一个保卫祖国的称职的军事家……

2.3 奇思妙想。奇思妙想带有更多的随意性,它更能充分地展示学生的个性和才华。如有的学生设计“未来我家的居室”,设计“××的绿化景观”,想象“如何使水更清,天更蓝,树更绿”,甚至想象“如何避免交通事故”,“如何惩治制假售假者”等等。

这些虽然是奇思妙想,但是和胡思乱想有本质的区别,它们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知和对未来的向往,活跃了他们的思维,较充分地显示出学生的习作个性和创造性。

论文作者:范群立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与管理》2014年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4

标签:;  ;  ;  ;  ;  ;  ;  ;  

浅谈作文教学论文_范群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