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应用MRI与CT诊断价值分析论文_刘金亮

(邛崃市中医医院 四川 成都 611530)

【摘要】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应用MRI与CT诊断价值。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10月—2017年10月,研究对象:58例本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9)、研究组(n=29),对照组患者采用CT诊断,研究组患者采用MRI进行诊断,对比分析两组诊断诊断准确率、检出情况、病变程度。结果: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显示,研究组诊断准确率、检出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变程度敏感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分析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应用MRI与CT诊断价值和优势中,MRI诊断准确率较高,检出情况较好,对患者的诊断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MRI;CT;诊断;病变程度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8-0161-02

强直性脊柱炎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炎症附着点为主要症状的病变类型,多由于遗传、感染、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致残率较高,初期临床主要表现为乏力、消瘦、厌食、轻度贫血等全身症状,骶髂关节炎等关节病变表现,心脏病变、眼部病变等关节外表现,其主要病变部位为脊柱,进而累及骶髂关节,该病多发于青少年,早期无明显症状导致患者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临床上多了采用MRI与CT来进行诊断,本次旨在分析对比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应用MRI与CT诊断价值,现做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将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58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9例。研究组:男15例,女14例,年龄19~54岁,平均年龄(35.8±14.5)岁,病程0.5~8年,平均病程(4.2±3.6)年;对照组:男14例,女15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6.5±14.5)岁,病程0.7~8.5年,平均病程(4.6±3.4)年。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精细对比分析,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由经验丰富、专业扎实的医生为两组患者进行CT和MRI检查,检查方法如下:

对照组采用CT来进行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指导患者全身放松,取仰卧位,采用螺旋CT仪器,对患者整个骶髂关节进行扫描,采用软组织算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节窗位和窗宽,层距4mm,连续10~11层,层厚4mm,造影剂流速2.0~2.5ml/s,电流380mA,电压120KV。

研究组采用MRI来进行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指导患者全身放松,取仰卧位,两腿伸直,采用MRI扫描仪来对患者整个骶髂关节进行扫描,根据患者的体重为患者注射对比剂,0.1mmol/kg,0.1ml/s。层距3mm,层厚5mm,快速进行T1WI,T2WI序列扫描。

1.3 观察指标

以病理学为诊断依据,分析采用CT与MRI诊断,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检出情况、病变程度。诊断准确率=确诊+延诊。病变程度分为5级,1级:检查显示患者不存在任何病变;2级:检查显示患者关节面毛糙,怀疑骨关节存在一定的硬化现象;3级:检查显示患者关节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4级:检查显示患者关节出现明显的硬化;5级:检查显示患者关节发生强直现象[1]。

1.4 统计学分析

SPSS19.0软件分析,两组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诊断准确率、检出情况、病变程度属于计数资料用χ2检验,采用%表示,P<0.05,两组患者资料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诊断正确率对比

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对比,实验组组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认为该病属于一种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早期以骶髂关节病变为主,应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降低其致残率。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诊断准确率、检出情况、病变敏感性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分析如下:(1)MRI诊断属于一种新型的医学检测方法,敏感性较高,且无放射性,可以清晰、准确的显示各关节早期病变和各关节面发生的变化,通过多个层面对骶髂关节的病变程度进行观察,可以清晰的显示软骨组织的增强信号和其形态的异常变化,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在本次诊断研究中T1WI和T2WI信号均显示为高信号,表明其诊断率较高。且其对操作技术的要求较低,还不需要注射造影剂,减低对患者的损伤[2]。(2)CT诊断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操作较简单,且其密度和分辨率较高,但其对人体有一定辐射,但其检查不受患者组织重叠的影响,可以将关节面的侵蚀和硬化程度,具体情况清晰的显现出来,在疾病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3]。

综合上述,在分析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应用MRI与CT诊断价值和优势中,MRI诊断准确率较高,检出情况较好,对患者的诊断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晓萍.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CT与MRI诊断比较[J].当代医学,2017,23(34):54-55.

[2]郭威,曾照志,刘明标.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应用MRI与CT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6):103-105.

[3]刘帆,刘小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应用MRI与CT诊断价值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07):30-31.

论文作者:刘金亮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6月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6

标签:;  ;  ;  ;  ;  ;  ;  ;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应用MRI与CT诊断价值分析论文_刘金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