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术后宫腔放置甲硝唑对感染的影响论文_张丽梅

鸡西市精神病防治院 158100

【摘 要】目的:对人工流产术后宫腔放置甲硝唑的感染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选取69名人工流产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试验组23名,对照组46名,试验组患者在进行人工流产后在宫腔中放置甲硝唑,对照组则只是进行单纯的人工流产手术,两组患者都在1周、以及1月后检查阴道清洁程度以及盆腔炎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23名患者感染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试验组患者感染率好转效果要明显强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后宫腔中放置甲硝锉能够在降低感染率,利于患者尽早康复。

【关键词】人工流产;甲硝锉;子宫腔;感染

手术后最容易引起感染的主要部位有切口、脏器等。人工流产后因为患者的生殖道防御机制无法正常发挥功能,因此使得菌群失调,进而导致生殖道感染。由于抗生素的发展使用,流产手术后感染率已经得到了控制,因此抗生素的科学合理运用对人工流产手术患者的健康恢复至关重要。本文选取69名人工流产患者,其中选取23名患者应用甲硝唑来进行术后辅助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资料

选取69名患者,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有23名患者,对照组有46名患者。其中最低年龄为21周岁,最高年龄为42周岁,观察组平均年龄为37.3周岁,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39.2周岁,试验组患者平均怀孕天数为50.1d,对照组患者怀孕天数为51.5d,两组患者年龄与怀孕天数差异并不明显,不具备统计意义(p>0.05)。

2、方法

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在实施人工流产术后在子宫腔内放置甲硝唑2片(200mg/片)。操作方法:用卵圆钳夹住药片放置在子宫颈口后,用扩宫器送至子宫腔内。对照组不做内置甲硝唑处理。对患者和进行临床检查的医生采用盲法。两组对象均在术后常规接受口服利复星(左旋氧氟沙星)治疗6d:200mg/片,1次2片,2次/d。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和1个月检查感染状态,记录感染情况和不良反应报告情况。疾病诊断及实施检查者均由该卫生院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有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且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完成。对照组研究对象在术后如出现严重感染者,将对其实施用药干预,同时退出本研究。

3、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软件录入数据,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类变量数据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试验组23名患者手术1周检查时发现,有6名患者感染,所占比重为26.1%,有17名患者未感染,所占比重为73.9%;对照组46名患者手术1周检查时发现,有37名患者感染,所占比重为80.4%,有9名患者未感染,所占比重为19.9%,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明显的统计意义(p<0.05);试验组23名患者手术1月后进行检查,发现有有6名患者感染,所占比重为26.1%,有17名患者未感染,所占比重为73.9%,而对照组46名患者手术1月后进行检查,发现有有32名患者感染,所占比重为69.6%,有14名患者未感染,所占比重为30.4%,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明显的统计意义(p<0.05)。

2、试验组23名患者手术1周后,有23名患者好转,所占比重为100%,对照组46名患者1周后检查,有31名患者好转,所占比重为67.4%,有15名患者未好转,所占比重为32.6%,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明显的统计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月有21名患者好转,所占比重为92.3%,有2名患者未好准所占比重为8.7%,对照组术后1月有32名患者好转,所占比重为69.6%,有15名患者未好准所占比重为32.6%,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明显的统计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三、讨论

人工流产后,妇女身体将会遭受非常大的损害,如果人工流产后又出现了感染,将会对妇女身体更加严重的损害,而身体损害会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同时还会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另外对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也会产生不良影响。总之,人工流产后发生感染无论是对患者个人,还是对医院都会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如果能够避免感染是医学界相关人士非常关注的问题。此次研究中发现人工流产患者在手术后在子宫腔中放置甲硝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集减少感染,而且手术好转率也非常高。此次研究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记录,并没有误差,完全可以用来作为研究数据。

人工流产患者术后之所以容易发生感染,主要是因为女性阴道本身具有很多细菌,尽管手术操作没有任何的问题,但依然有感染的可能。因为手术后患者阴道与细菌菌群之间关系失去了平衡,再加之,手术后患者的子宫内膜分泌物比较多,创伤处也出现了很多血液,这使得阴道原环境出现了变化,因此出现了上行行感染,若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患者可能会患上盆腔炎等病症。另外,手术后患者精神状态一直都不是很好,这使其身体免疫能力下降。上述因素的存在,都会增加人工流产感染风险,所以手术后预防感染是必要的。大量的医学研究已经证明,人工流产手术后恰当的应用抗生素,可以将手术过程中产生的细菌杀死,避免细菌继续繁殖或者是发生扩散。

人工流产后引发感染的细菌主要需氧菌与厌氧菌的结合,所以所选择的抗生素必须能够用于杀死以及遏制这两种细菌生长的抗生素,同时保证抗生素具有相对光谱、应用安全,价格也比较合理,甲硝锉完全符合上述要求。甲硝唑的功能是预防以及治疗由于厌氧菌而出现的感染,比如消化道感染、腹腔感染等,同时对脆弱杆菌导致的脑脓肿以及脑膜炎等具有非常好的治疗作用。虽然甲硝唑可以治疗上述感染,但是服用后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比如患者胃肠道产生不适、对神经系统也会造成不良影响,所以直接将其放置在患者的子宫腔是否会出现不良反应,还需要进一步观察。此次研究中,研究者一次给药,共有2片,在研究观察过程中患者并未出现任何的不良反应。

此次研究发现,人工流产后在患者宫腔中放置甲硝唑对降低感染具有非常好的效果,试验组患者的感染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因此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推广使用。但应用甲硝唑可能会使得患者阴道中的乳酸杆菌数量有所增加,但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总之,研究证明,人工流产后在宫腔中放置甲硝唑具有非常好的降低感染的作用,不仅能够让患者尽快的恢复健康,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不会浪费医疗资源。

参考文献:

[1] 张文艳.人工流产术后妇女生殖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治疗药物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07)

[2] 文隽.2010年人工流产手术后患者应用抗生素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02)

[3] 汤雅琴,阮征,张霞,崔桂华,黎肖容,林爱玲.1600例人工流产病例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1(12)

[4] 高海红.人工流产围术期抗菌药物用药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19)

[5] 徐爱玲,韩素文.米索前列醇防治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积血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0)

论文作者:张丽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6

标签:;  ;  ;  ;  ;  ;  ;  ;  

人工流产术后宫腔放置甲硝唑对感染的影响论文_张丽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