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来源及应对措施论文_李腾腾,谢真红,曾瑞英

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来源及应对措施论文_李腾腾,谢真红,曾瑞英

李腾腾 谢真红 曾瑞英

(解放军第九二医院门急诊科 福建南平 353000)

【摘要】护理工作是具有压力的职业。护理工作压力对护士、医院.病人及病人的家庭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认真分析护理工作压力, 探讨其应对措施, 可以帮助护理管理者和护士积极应对压力, 减轻工作压力对自身的影响,从而减轻职业疲倦,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满意度。

【关键词】压力; 护理;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1-0183-01

护理人员作为高应激的职业群体,他们的工作对象是最复杂的生物体——人,由于其社会地位低、待遇低,职业风险大,睡眠紊乱及护理人员自身因素等各种因素造成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增强,职业疲惫感加重,影响了护理工作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认真分析护理工作压力的原因,探讨其应对措施,能更好地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满意度。

1.护士压力的原因分析

1.1 社会因素

社会地位低,护士为病人付出的辛勤劳动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承认,工资及福利待遇相对较低,晋升及继续深造的机会较少,护士的贡献未被社会完全承认。甚至有传媒的不符合事实的报道,更严重伤害了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多数护士为女性,在家中还要承担家庭主妇的角色。许多护士为提高学历和更新知识,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自考学习,集学习、家庭、工作负担于一身。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人都有受到公平对待的要求。如在奖金分配、工作安排、学习进修的机会等方面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时,护士就会产生内心的不公平感,产生心理压抑, 自卑、失望、焦虑等情绪, 直接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

1.2 职业风险大

护理行业是高风险、高责任的服务行业,由于职业的特殊性、疾病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及医学技术的局限性,使得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加之,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每天都离不开穿刺、注射及处理污染伤口及分泌物等职业性接触,而这些东西都存在潜在的传染性,如不小心,就可能受伤。此外唯恐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 使护士心理状态更加高度紧张。

1.3 护理人员自身因素

医学理论知识有限,不能适应不断改革的医学护理模式和满足病人越来越多的健康需求,造成护士智能上的压力。工作负担重,非护理性工作太多,导致护士淡化了护理的专业概念,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工作价值和意义。心理卫生知识欠缺,不会或不能很好地应用心理学知识,科学地进行自我调节,造成心理疲惫。

1.4 睡眠紊乱

睡眠是一项重要的生理活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护理工作与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息息相关夜班护士因为受到单独值夜班、患者夜间病情变化等应激源的刺激,易产生焦虑情绪。值夜班频繁将导致护士焦虑比例相应增加。同时上夜班为单独作业,单独处理急、危、重症患者时,因为一个人忙不过来而带来心理紧张,同时夜班工作容易产生疲倦。

2.应对措施

2.1 医院措施

医院管理层应推行人性化管理,避免高压政策,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在工作设计和安排上要符合卫生学要求,关心护士工作的难点,对工作量大、危重病人多的科室加强人员配备,适当调整工作强度,科学弹性调度护士,定期召开座谈会,促进护士、医生、领导及其他卫生工作者之间的沟通了解,形成友好合作的气氛,创造和谐工作

氛围,为护士营造良好的轻松的工作环境,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矛盾向不利方向发展。同时,用多种形式教育引导护士如何做好本职工作,培养她们经受挫折的能力及不怕困难、乐观向上、自信的情绪。

2.2 个人措施

2.2.1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明确自身价值、优点、缺点,承认自己的不足。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工作中出现失误时勇于面对,及时补救,将损失降到最小。

2.2.2不苛求自己和他人 真诚的对待身边的每位同事,学会宽容,不要因为一些小事而斤斤计较,生活中保持幽默以缓解紧张气氛。做现实的选择,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善个人的心理压力反应。

2.2.3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注意休息,保证睡眠,注意营养及饮食,规律的体育锻炼和放松训练,都是减压的好方法。

2.2.4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处理好家庭成员间的和谐关系,与丈夫、孩子、公婆和睦相处,让家成为身心放松的温馨空间,成为支持自己努力工作的动力来源。

3.小结

总之,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护理人员的心里健康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分析护理人员压力的原因,探讨其应对的措施,对护理管理者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减轻其工作压力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新娟,张晓静,高凤莉.护理人员离职意愿与工作压力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4):197-198.

[2]梁艳彩,侯海燕.护理人员短缺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护理,2004,10(3):255-256.

[3]李春花,余雨岚.浅谈护士长如何维护护士的心理健康[J]. 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0):38-39.

论文作者:李腾腾,谢真红,曾瑞英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6

标签:;  ;  ;  ;  ;  ;  ;  ;  

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来源及应对措施论文_李腾腾,谢真红,曾瑞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