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低迷背景下的货币政策选择_货币政策论文

经济低迷背景下的货币政策选择_货币政策论文

经济下行背景下的货币政策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货币政策论文,经济论文,背景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改善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还有较大的空间和余地。因此,下一步货币政策的选择还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将经济增长、货币稳定、金融稳定纳入统一框架。一方面,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促进经济增长,因此,货币政策必须在“稳增长”中有所作为,特别是要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三农”、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实施定向宽松和结构性信贷政策,满足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面临着经济减速、货币收缩过程中的资产泡沫风险,所以,货币政策又必须权衡“货币稳定、金融稳定、经济稳定”三方面的关系。为了有效约束金融资产膨胀,需要收紧流动性,使资金价格回归市场供需决定的实际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资金价格飙升会恶化企业、家庭的现金流,降低资本预期回报率,甚至刺破资产价格泡沫引起金融市场动荡,并通过回波效应导致经济剧烈波动甚至衰退。因此,中央银行要密切关注宏微观部门的资产负债表状况,充分考虑债务积累因素和杠杆化程度,尤其是货币政策必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确保金融稳定。

       其二,要制定灵活的资产价格波动应对规则。中央银行应充分考虑资产价格波动可能对信贷活动、金融和经济稳定的不利影响,密切关注资产价格下跌对经济的紧缩作用。当资产价格的波动没有脱离基本面引起信贷、总需求收缩进而带来通货紧缩压力时,中央银行无需对资产价格变化做出反应;而一旦资产价格下跌形成了通货紧缩压力,中央银行就应该积极调整货币政策。如果货币政策对紧缩压力没有及时反应,甚至反而加强这种反应的时候,政策调控会对经济产生持续的破坏作用。

       其三,对待流动性的变化要更具前瞻性。约束金融资产膨胀要求货币政策立场要偏紧,以达到“去杠杆”的目的。货币政策紧缩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而能够避免因货币政策紧缩带来不利影响的,一个是资产泡沫部门,一个是预算软约束部门,这恰好对应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在一般情况下,过分收缩货币信贷不仅会损伤经济,也不利于结构调整,甚至还可能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货币政策应该逐步放开规模管制,关注“价”,保持政策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通过判断和预测信贷市场对于政策操作的反应,选择合理的政策工具、调节规模和时机,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灵活使用再贷款、再贴现以及其他定向调节工具,切实增强流动性管理的合理性、稳健性和可预见性。

标签:;  ;  ;  ;  ;  ;  ;  

经济低迷背景下的货币政策选择_货币政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