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造瘘术后的家庭护理干预论文_陈海艳,谷威(通讯作者)

胃造瘘术后的家庭护理干预论文_陈海艳,谷威(通讯作者)

(解放军第411医院干部病房 上海 200081)

【摘要】胃造瘘术方便、安全、有效,本文系统回顾胃造瘘术后家庭护理的干预措施,对胃造瘘术后的家庭护理进行总结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关键词】胃造瘘;手术;家庭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2-0264-02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手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是一种在内镜下经皮穿刺放置造瘘管,给予肠道内营养,代替鼻饲的治疗方法[1]。适用于胃肠道功能正常但吞咽困难或吞咽功能丧失、无法耐受手术但又需长期管饲的患者。因胃造瘘微创、安全、易护理等优点,成为目前肠道营养的第一选择[2,3,4]。但是此类患者出院后,需要相关家庭护理服务及指导知识指导实践,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本文拟对PEG患者家庭护理干预措施做一系统综述。

1.心理护理指导

心理护理对患者康复起到关键的作用。患者在离开医院时会出现心理负担加重,张莉[5]等研究发现患者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害怕和担心、痛苦和抑郁、自责和内疚的心理,继而出现社会交往减少,睡眠质量差,自护能力较差等临床表现。所以在出院前护理人员需做到以下几点:①护士需要细致地讲解管道的护理细节,强调患者配合的重要性,当患者产生厌烦、不信任心理,家人一定要多鼓励患者,使其保持积极的心态。②针对患者的诸多心理问题,我们应该悉心指导陪护的家人或护工,多与患者进行思想交流,掌握患者思想动态,积极鼓励患者参加正常的社会交往,并进行适当的体育段炼,发展患者的业余爱好,如读书、阅报、游园等活动。③嘱患者在体力恢复后也可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让患者走出思想误区,放下心理负担,勇敢地面对社会,使他们相信自已没有被遗弃,仍然可以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④定期门诊随访,掌握患者的思想动态。

2.饮食护理指导

饮食护理是家庭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家庭中,主要以自制匀浆食材为主,食材的选取以来源方便、新鲜、制作成本低廉、方法简单、易消化吸收为原则。营养成分以低脂、低盐、低胆固醇、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及微量元素为主,荤素搭配;最好现配现用,以减少细菌的侵入。未吃完的匀浆放入4℃冰箱中保存,保存期不得超过24小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①管饲液的温度宜保持在36~40℃,过冷或者过热都会刺激胃粘膜。②营养液浓度和热量密度应从低到高、一种到多种逐渐过渡,推注或滴注速度应遵循先慢后快、先薄后浓、先少后多。③固体食物或药物要充分捣碎,用工具磨成粉状,再用温水搅拌溶解后灌注。④喂饲前抽吸确认胃内残留量,胃内残留量>100~150ml时,应减慢或停止输注。⑤喂饲过程中患者出现恶心、胃部不适等,应停止或推迟喂饲,待4小时后再检查胃内残留量情况,避免诱发恶心、呕吐等不良事件的发生。⑥每次管饲前后都应用温开水清洗管道,避免管道堵塞,管饲过程中使患者处于半卧位或坐位的姿态,这样可以降低胃食管反流误吸的风险。待管饲结束后,保持此姿势30至60分钟,且1小时内无特殊情况禁止吸痰。⑦每次管饲量控制在250ml左右,每天4~6次为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造瘘口周围皮肤的护理及造瘘管的管理

3.1 造瘘口周围皮肤的护理

造瘘口容易被污染,护理人员应经常观察管口周围皮肤,检查是否有红肿、分泌物等,并询问患者管口周围皮肤是否有疼痛等不适。每天用碘伏对造瘘管周围皮肤进行消毒,每日更换敷料1次,保持造瘘口周围皮肤干燥、清洁,防止感染。

3.2 造瘘管的管理

造瘘管固定要松紧适宜,过松易发生营养液外渗从而刺激皮肤易引起感染;过紧则可引起患者的疼痛且可导致胃壁、腹壁缺血坏死。PEG管在长期置管后会出现老化或渗漏,根据具体情况,一般可保留6个月以上,有报道最长可维持4年。

4.并发症的护理

4.1?造瘘口感染

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5%~30%,主要是由操作不当使营养液残留在造瘘口周围致细菌繁殖所引起。症状为造瘘口周围皮肤红肿、疼痛或有脓性分泌物。发生感染后,应增加换药次数,每天两次用生理盐水仔细冲洗造口,并用碘伏消毒造瘘口周围皮肤。如果消毒、换药后,感染症状仍无明显改善,则应及时将患者送至医院。

4.2 腹泻

腹泻大多是由营养匀浆所引起,发生率约2.3%~30.6%。匀浆的配制及存放不当、温度过低、营养成分中的乳酸和脂肪过多、营养液渗透压过高、灌注工具消毒不彻底,这些都会导致患者在食用匀浆后腹泻。灌注工具应每天用开水煮沸消毒。如果患者出现了腹泻症状,可适当减少管饲量,并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灌注液的配方,同时辅助使用促进消化或者增强胃肠动力的药物,以尽快恢复患者的消化道功能。

4.3 脱管

脱管发生率1.6%~4.4%。发生脱管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①造瘘管留置时间较长,可能因老化、胃酸长期腐蚀等断裂脱落,导致消化道瘘。②患者烦躁自行拔管。③翻身不慎拉脱。发生脱管后,应立即停止喂食,取平卧位,用安尔碘或75%乙醇消毒造瘘口外周皮肤,插入一次性无菌尿管,插入深度约为13~15cm,并注入10~15ml气体给气囊充气,固定尿管后立即到门诊就诊。

4.4 堵管

堵管主要是由管饲液过稠、冲洗管道不彻底及食物未充分研磨碎所引起。发生堵管后,应及时采用20ml注射器抽温开水反复冲洗造瘘管,使造瘘管达到干净、通畅状态。经处理后造瘘管仍无法达到可使用状态,应及时将患者送到医院,由医生处理。

4.5 肉芽组织增生

肉芽组织增生是由于胃内容物从造瘘口渗出,?长期刺激造瘘口周围皮肤所致。护理人员在随访时发现增生的肉芽组织时,可首先使用消毒剪刀剪除,然后每天用10%盐水局部湿敷半小时,然后用吹风机小档风吹干或棉签抹干。待皮肤干燥后,涂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用灭菌纱布固定造瘘管。每天重复上述操作,直至肉芽组织痊愈。

5.小结

由于造瘘术患者多数在家中生活,需要进行居家照护,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回归家庭前或定期随访时,对其家属等做好各个方面的指导工作,以提高家庭护理的水平,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艳荣,辛静.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20):147-148.

[2]方美蓉,游燕红等?.经皮内镜引导下胃造瘘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医药前沿,2016,6(20):253-255

[3]秦淑琴.?经皮内镜下胃造瘘在颅脑损伤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81(6):25-27.

[4] Anstoe QM, Forbes A.The safe use of Pereutaneous gastrostomy for entern al nutrition in patients with Crohn’s disease[J]. 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0,12(10):1089-1093.

[5]张莉,赵红.经皮内镜胃造瘘术后家庭肠内营养患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8):32-34.

论文作者:陈海艳,谷威(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0

标签:;  ;  ;  ;  ;  ;  ;  ;  

胃造瘘术后的家庭护理干预论文_陈海艳,谷威(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