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科蔬菜细菌性病害的防治_蔬菜论文

豆科蔬菜细菌性病害的防治_蔬菜论文

豆类蔬菜细菌性病害防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病害论文,豆类论文,细菌性论文,蔬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细菌性角斑病

1、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片上首先出现水浸状的小病斑,病斑扩大因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黄褐色,带油光;后期干燥时病斑中央干枯脱落成孔,潮湿时产生乳白色菌脓,蒸发后形成一层白色粉末状物质,或留下一层白膜。瓜条、茎和叶柄病斑近圆形水渍状,表面也有白色菌脓,后期变浅灰色,中间产生裂纹。角斑病与霜霉病的区别是一般霜霉病的叶片背面病斑有黑色霉层、病斑后期不穿孔、瓜条不受害;而角斑病叶背病斑溢出菌脓,病斑后期会穿孔、瓜条受害有臭味。

2、防治方法 ①实行轮作,间隔2~3年与非寄主作物轮作,降低发病,减轻危害。②无病株留种或种子处理。选没有种过黄瓜的园田或大田来繁殖种子,如果在曾经种过黄瓜的园田繁种,则要选无病株留种。市场出售的种子播种前一定进行种子处理,用50%代森铵水剂500倍液浸种1小时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催芽播种。也可以用新植霉素200毫克/公斤浸种1小时,沥去水再用清水浸3小时,催芽播种。在没有药剂的情况下,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后,再转入冷水里泡4小时后,催芽播种。③加强栽培管理,培育无病种苗,用新的无病土苗床育苗,保护地适时放风,降低棚室湿度,发病后控制灌水,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抗病能力,收获结束后清除病株残体,减轻为害。④药剂防治。植株如果发病,在初期喷施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或喷30%DT杀菌剂500倍液,5~7天喷1次,连续喷3~4次。

二、白粉病

1、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茎蔓。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反面均产生白色小粉点至大片白粉斑区,后扩大、连片,叶片渐变黄、发脆、干枯。一般从底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发展。目前,白粉病病菌已对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产生抗药性,在黄瓜上使用粉锈宁防治白粉病,稍不注意就会产生严重药害,用药时应注意。

2、防治方法 ①用百菌清烟剂熏治。②可用高脂膜30~50倍液预防发病,发病初可用100单位的农抗120,或10%世高1500倍液,或40%杜邦福星5000倍液防治,上述药轮换使用,每7~10天喷1次,连喷3~4次。

三、细菌性叶枯病

1、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正面出现褪绿的黄绿色圆斑,叶背面初呈水浸状褪绿斑。病斑处变薄,白色、灰白色、黄色或黄褐色,有时病叶背面可见干菌脓。幼茎染病,病茎开裂。果实上形成圆形灰色斑点,其中有黄色干菌脓。

2、防治方法 于发病初期进行喷药防治,常用药剂有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倍液,30%DT杀菌剂500倍液等。

联系电话:0931-8826844

标签:;  ;  ;  

豆科蔬菜细菌性病害的防治_蔬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