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评价论文_潘宏

潘宏

安乡县人民医院 湖南常德 415600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2例,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数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36例,常规组采用日常常规性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早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早期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早期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改革深入,临床治疗多种疾病中被广泛应用是血液透析,其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同时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往往是保持其自身血管较为通路,但是在实际治疗过程中,患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自身极易出现动静脉内瘘功能丧失,因此强化血液净化护理工作能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优化其自身生存质量[1]。为分析早期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本院展开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相关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2例,采用入院顺序奇偶数随机分组,每组36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为(56.2±15.1)岁;常规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3例,年龄46-71岁,平均年龄为(55.4±13.9)岁。所有患者均已签署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书,符合标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说明可进行比较研究。

1.2护理方式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1)内瘘护理:相关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瘘侧状态加以监督,防止其受到压迫,并且在进行采血化验时要合理避开,同时对穿刺位置也要进行合理选择,对所使用的内瘘处针管也要进行适当的按压,对其定期更换,防止患者有较为严重的瘢痕[2]。相关护理人员也要不断优化自身的专业技能,对自身穿刺技术加以完善,尽量一次穿刺成功,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并且在发现异常情况时要及时告知相关医师进行处理。(2)血栓护理: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内瘘吻合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适量的血管弹性药物以及抗凝药物,如果患者出现血压降低的情况,首先要进行补液[3]。(3)感染护理:相关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在进行医疗操作时要在无菌环境下,避免在皮肤破损处进行穿刺,同时对患者穿刺后周围皮肤性状,必要时给予其自身适当的抗生素。(4)出血护理:相关护理人员要进行定点穿刺,对患者穿刺部位进行合理选择,严格按照穿刺操作,对抗凝药物加以调节,使得静脉血管压力能维持稳定[4]。

1.3护理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生存质量评分:利用QOL-BREF量表,比较两组患者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生理功能以及总体健康四项生存质量指标,各项指标评分越高,护理效果越显著。

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感染、血栓形成、动脉瘤样扩张以及内流鼻塞四项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越低,护理效果越显著[5]。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处理得是SPSS23.0,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取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取t检验,对比以P<0.05表示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类肾脏疾病发生率逐渐呈上升发展趋势,相应的疾病如果不能及时加以治疗,并且在肾移植后肾源较为缺乏的情况下,则很容易发生并发症。目前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的是维持性血液透析,其指的是长时间血液引流体外的肾脏替代疗法,对患者体内的代谢废物能加以有效清除,使得机体自身酸碱与电解质能达到平衡状态,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同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动静脉内瘘能将血液安全有效的指定位置,大量研究数据表明,如果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丧失,则极易发生感染、动脉瘤样扩张以及内流鼻塞等一系列并发症,使得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甚至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6]。

目前在临床上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往往采取早期护理,其综合考虑患者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开展健康教育指导,让患者对自身疾病能加以了解。其次,相关护理人员通过积极主动的交流了解患者实际需求,倾听患者心声,纾解其自身紧张、焦虑以及抑郁等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治疗,积极预防各项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改善预后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7]。

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实施早期护理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由此可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早期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范转爱,FANZhuan’ai. 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0(10):214-215.

[2]付柏籽,周龙珍,赖细女. 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6,23(11):44-47.

[3]詹云凤,吴绪红. 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 医药前沿,2016,6(22):96-99.

[4]刘海静. 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 大家健康旬刊,2016,10(12):214-215.

[5]马丽影. 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5):112-113.

[6]赵国静. 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J]. 医药前沿,2017,7(4):288-289.

[7]张霞. 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 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1):96-99.

论文作者:潘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2

标签:;  ;  ;  ;  ;  ;  ;  ;  

早期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评价论文_潘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