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论文_陶永胜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边防部队总医院内二科 518029

【摘 要】目的:观察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雷尼替丁为主的三联效法,观察组采用以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比较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4周后,观察组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3天内,观察组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确切,相较于雷尼替丁三联疗法起效更快。

【关键词】奥美拉唑;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PU)是指胃肠道粘膜被自身消化而形成的溃疡,可发生于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口附近及含有胃粘膜的Meckel憩室[1]。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最为常见,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绝大多数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为幽门螺旋杆菌(Hp),Hp感染率可高达80%~90%。所以有效清除Hp可加速溃疡的愈合,使患者的胃泌素水平逐步恢复正常,并显著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复发[2]。本研究选取2010年1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通过奥美拉唑三联疗法的治疗,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1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内科学》[1]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标准;②经Hp检测,患者体内Hp呈阳性。排除标准:①48h内就诊,曾使用过抗菌药物;②已行胃肠道手术,或有严重脏器器质性疾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③对PPI类药物过敏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23~42岁,平均(30.1±7.4)岁。胃溃疡27例,十二指肠溃疡33例。对照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21~45岁,平均(32.6±8.8)岁。胃溃疡27例,十二指肠溃疡患3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20 mg/次,阿莫西林胶囊(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生产)1g/次,甲硝唑片(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400mg/次,2次/d,持续用药2周后再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次,1 次/d,其余药物不变,持续用药2周。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三联疗法,其用药方案为盐酸雷尼替丁胶囊(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150mg/次,阿莫西林胶囊1g/次,甲硝唑片400mg/次,2次/d,持续用药2周后再给予盐酸雷尼替丁胶囊 150 mg/次,其他药物不变,1 次/d,持续用药2周。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

1.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腹痛和泛酸等症状改善情况,胃镜复查溃疡愈合情况,并进行Hp检测。内镜下溃疡消失或形成瘢痕均为溃疡愈合,溃疡未缩小则以未愈合计。

1.3.1 溃疡(良性)的内镜诊断分级(畸田隆夫分期法):活动期(A 期):①A1期溃疡,溃疡底部有较厚白苔,也可有血凝块,周围黏膜肿胀但无黏膜皱襞集中,尚无新生上皮,合并活动性出血的溃疡一般应列为A1 期溃疡。②A2期溃疡:溃疡底部白苔已经平坦清洁,周边反应性炎症性水肿减轻,周围黏膜皱襞开始集中,开始出现红色点状新生上皮。愈合期(H 期):①H1期溃疡:溃疡底部白苔变薄,面积明显缩小,并有黏膜皱襞向溃疡集中,四周有上皮再生形成的红晕。②H2期溃疡:溃疡底部仅有少量白苔,周边黏膜皱襞集中像明显,再生上皮进一步加宽。瘢痕期(S期):①S1期溃疡:溃疡白苔基本消失,缺损黏膜已完全被再生上皮覆盖,再生上皮发红,呈星栅状放射样排列,中心可见白色纤维素生成的瘢痕。②S2期溃疡:黏膜基本修复愈合平坦,或虽有黏膜皱襞集中但已不充血,可见线状或星状白色纤维素生成的瘢痕。愈合率=S期例数/本组调研例数×100%。总有效率=(S期+H期)例数/本组调研例数×100%。

1.3.2 Hp根除:按Hp检测结果判定,并进行多方法验证,若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则视为Hp完全根除。根除率=根除例数/本组调研例数×100%。

1.3.3 疼痛改善情况:用药2~3天,根据疼痛得到控制和缓解情况分级:①治愈:疼痛完全消失或仅偶发轻微腹痛;②有效:疼痛状况明显改善,但症状仍然存在;③无效:经治疗后,患者疼痛状况无缓解,甚至出现加重或恶化的情况。疼痛缓解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本组调研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计量资料以(±s)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溃疡畸田隆夫分期法比较:由表1可知,4周治疗后,观察组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虽好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而幽门螺杆菌(Hp)感染则是引发此病的主要原因。当Hp进入机体消化道内,其可通过一侧的鞭毛穿过消化道的黏膜屏障,对上皮细胞直接造成破坏,各种炎性细胞及炎性介质的渗入,造成消化道黏膜的防御功能降低,同时其又可诱发胃泌素分泌,从而刺激胃酸分泌量增加,腐蚀消化道,最终导致溃疡形成[3]。因此对于Hp阳性消化道溃疡首先应当根除Hp,其次需要抑制胃酸分泌[4]。抗生素的联合应用可以明显降低Hp的耐药性,有效将其杀灭。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PPI)中的一种,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胃内的壁细胞,使H+-K+-ATP酶失去活性,使得壁细胞无法继续泌酸,从而达到抑制胃酸的分泌的目的,其抑酸作用相比于雷尼替丁等H2受体拮抗剂更为持久,提高了胃内的pH值,减少了胃液对胃及十二指肠的刺激[5];在高pH值环境下,Hp生长繁殖能力受到影响,较高的pH值环境又可以增加抗生素的稳定性,从而在多种抗生素的作用下更好地达到抑菌杀菌的目的。

本临床研究显示使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或雷尼替丁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消化性溃疡均能起到治疗作用,有效率分别可达到95%和85%;两种方法均能有效杀灭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分别为91.67%和83.33%;并能加快消化性溃疡愈合速度,缓解消化性溃疡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但相比之下奥美拉唑三联疗法较雷尼替丁三联疗法起效更快,症状改善更明显,2-3天内基本可以控制病情,能够减轻患者疼痛,其良好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患者及临床医师的认可。

综上所述,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确切,可以迅速缓解症状,控制病情,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03.

[2]王兴民,王兴辉,刘爱国.幽门螺杆菌胃黏膜细胞增殖和凋亡[J].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06,6(6):464-466.

[3]夏璐,徐百升.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J].辽宁医学杂志,2007,21(6):388.

[4]郭温迎,吕作培,张高伟.国产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研究[J].海峡药学,2007,19(11):66.

[5]段景山.奥美拉唑治疗Hp阳性溃疡25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2009,7(10):245.

论文作者:陶永胜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0

标签:;  ;  ;  ;  ;  ;  ;  ;  

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论文_陶永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