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作文教学初探论文_蓝建宇

研究性作文教学初探论文_蓝建宇

蓝建宇

摘要:作为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人文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尊重个性的发展,尊重个性的发挥,解放他们的情感,解放他们的个性,笔者认为现在的高考作文就做到了对人性的释放、对个性的释放。在作文教学上具体怎么做,笔者认为应该从研究学习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作文教学;教学方法

回顾以往的作文教学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中学生作文现状看,仍不尽人意。过去的探讨主要围绕学生作文章,如何改变学生,如何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等等。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学生写作的时候取材的范围不广,视野不宽,而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平时很少出外活动,很少亲近自然、亲近社会,因而也就很少有切身的体验,写作的生活来源就空乏,近乎枯竭,很少有写作的冲动和灵感。南宋大诗人陆游说过:“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我们应该让中学生扩展生活范围,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亲近大自然,去感受自然的灵气,增添一些阅历。“贫乏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一个贫乏的脑袋只能有一个贫乏的世界,而贫乏的世界所生产的只会是单调、苍白无力的表达。因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注重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感受和个人体验,对写好作文是极为重要的。

作为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人文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尊重个性的发展,尊重个性的发挥,解放他们的情感,解放他们的个性,笔者认为现在的高考作文就做到了对人性的释放、对个性的释放。在作文教学上具体怎么做,笔者认为从研究学习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扩展学生的学习生活空间,增加他们的切身体验

让学生利用课余或业余时间去体验情景、人物等。新课标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展研究性教学。在校内,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五官去感受校园的春、夏、秋、冬,去感受大自然的变化和魅力;在社会、在家庭生活,要时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有时还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用心去感受和体验生活。学生的生活空间宽广了,感受和体验的生活丰富了,他们就能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来。

二、加大阅读,加强积累,打下写作的坚实基础

作文乃高考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而积累则为打江山的双刃剑。用好这支剑,就能决胜作文决胜高考。正所谓:“作文之道,贵在倾吐积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没有一位文学家的成功不是得益于大量的课外阅读。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文学欣赏水平,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广泛积累知识。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其实教师不但要有一桶水,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己去找水的能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还得去寻觅。学生阅读量大了,知识积累多了,阅读兴趣就会越来越高,“找水”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进而使阅读写作渐入佳境,最终达到“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的境界。

三、创造机会,给学生提供展示平台

中学生主要在学校生活,他们都希望得到他人尤其是老师的关注和尊重,都希望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作用,得到老师的赏识和肯定。这种需要会激励学生不懈的努力,大胆的创新,勇敢的去追求成功,去获取成功。而成功的结果又会进一步激发和提高学生被爱和被尊重的需要。作为教师,要充分理解学生的这种需要,借助课内和课外活动,创设情境,创造机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情感和体验,形成良性循环,促使学生不断进步。如:可以让学生创作一些有自己特色的优秀的作品,然后在班上朗诵、鉴赏、评论、改写,在相互学习交流中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开展的各种作文竞赛,让学生在参与中发挥个性,展现自我,从而提高写作兴趣。

四、善于鼓励,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

张志公先生在《谈作文教学的几个问题》中说:“总起来说,中学语文所要培养的是一个青年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必须具备的一般的写作能力,也就是内容正确,文从字顺,条理清楚,明晰确切,能够如实表达自己有用的知识见闻,健康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虽然也不应排除少数中学毕业生日后从事文艺创作活动的可能性,并且应当注意发现有这方面才能的学生,给予必要的指导。”这就点明了中学作文教学努力的方向。我们作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能够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就可以了,并不是把学生全部培养成诗人,作家。但我们老师有时对学生的要求过高了,对学生的要求连老师本人也难以做到。在作文批语中,要求学生从文章的立意、结构到修辞面面俱到。这本身并没有错,但在批语中老师肯定的少,否定的多。教师用心良苦,学生未必能“心领神会”。对学生来说,一篇作文中存在那么多毛病,写作的成就感还有多少?教师在感叹学生作文总不长进,对作文总不满意的时候,是否应该考虑到教师这方面的因素。作文训练本是最能调动学生积极因素的训练,这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检验,成就感最大,创造性最强,更能体现学生的个性,更能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提高,需要动力,更需要成就感,教师对作文的认定对学生来说应是鼓励,是促进,是动力。

作文教学任重道远,但研究性作文教学却为语文教学工作者提供了开拓性的思路,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

(作者单位:广西来宾市忻城县中学 546100 )

论文作者:蓝建宇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5月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3

标签:;  ;  ;  ;  ;  ;  ;  ;  

研究性作文教学初探论文_蓝建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