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降脂药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伴高血脂的疗效观察论文_曾晓东

曾晓东

四川省成都市新华医院内二科 610066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降脂药物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血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7例老年冠心病伴高血脂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对照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吉非罗齐,观察组则给予阿托伐他汀,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参数变化。结果:观察组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次数、单次发作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G、TC及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而血清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参数,从而提高冠心病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冠心病;高血脂;降脂药物;临床疗效

冠心病的根本病因由于脂质沉积冠状动脉导致的血管狭窄,进而导致心肌供血、供氧不足,高血脂是冠心病的重要诱因,因此,冠心病伴高血脂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均应给以降脂药物,本文将不同降脂药物应用于临床中,现将应用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共收治87例冠心病伴高血脂老年患者,男53例,女34例,年龄在60-79岁之间,参考《冠心病防治指南》,87例患者均被诊断为冠心病,血脂检测结果显示87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高血脂,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8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知情。观察组46例,男28例,女18例,平均年龄(69.4±2.7)岁,冠心病史1-8年之间,平均病程(4.2±1.5)年,参考CCSC心绞痛分级标准,其中Ⅰ级13例,Ⅱ级21例,Ⅲ级9例,Ⅳ级3例,心绞痛类型中不稳定心绞痛21例,稳定型心绞痛25例,对照组41例,男25例,女16例,平均年龄(67.8±2.6)岁,冠心病平均病程(3.7±1.4)年,CCSC分级标准中Ⅰ级12例,Ⅱ级患者19例,Ⅲ级患者8例,Ⅳ级患者2例,不稳定心绞痛17例,稳定型心绞痛24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ACS治疗方案给予综合治疗措施,临床常用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β受体阻滞药、钙通道阻滞药及快速扩张冠脉血管药等,同时要求患者合理控制饮食、适量运动等。对照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口服吉非罗齐片0.6g,2次/d,2周为1个疗程,服药2个疗程,观察组则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5mg,2次/d,2周为1个疗程,服药2个疗程[1]。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参数变化。临床症状改善评价指标包括心绞痛发作次数、单次发作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2],血脂水平检测指标主要包括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液流变学参数包括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含量[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医学软件SPSS16.0对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组间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组间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当统计值P<0.05时表示组间差异显著。

2 结果

2.1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3 讨论

本文临床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等临床诊疗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TG、TC及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脂水平降低使观察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等血液流变学参数亦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阿托伐他汀相比吉非罗齐降脂效果更好,血脂水平的降低能快速患者冠心病症状及血液流变性参数,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高万民.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血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J].中西医结合心血 管病杂志,2014,2(13):12-13.

[2]杨和银.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8):29-30.

[3]冯菊荣.不同降脂方法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脂达标后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4,23(11):819-821.

论文作者:曾晓东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6

标签:;  ;  ;  ;  ;  ;  ;  ;  

不同降脂药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伴高血脂的疗效观察论文_曾晓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