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贝拉唑和西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孙靖 蔡航 张丹梅

雷贝拉唑和西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孙靖 蔡航 张丹梅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黑龙江省总队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6)

【摘要】目的 分析雷贝拉唑联合西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雷贝拉唑联合西沙必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食管PH值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总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食管近端、食管远端PH值<4时间百分比及De Meester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食管近端、食管远端PH值<4时间百分比及De Meeste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临床症状总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雷贝拉唑联合西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临床效果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雷贝拉唑;西沙必利;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

??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指的是胃部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引起咽喉部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此病主要临床症状有咽喉疼痛、咽部异物感、吞咽不适等。此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随着经济水平不断发展,人们生活压力不断提高,生活习惯也发生巨大变化,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且发病年龄逐年降低[1]。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复发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临床中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主要方法是药物治疗,若药物治疗无法控制病情时,则考虑采用手术治疗。目前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常用药物主要有清咽利喉剂、胃肠黏膜保护剂、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胃肠促动力剂等。以往临床中常见的给药方式是单药治疗,近年来,联合用药开始广泛使用。药物的选择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患者给予雷贝拉唑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 1.1一般资料

??????? 选择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7.4±1.2)岁;对照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47.5±1.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确诊为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2)咽喉部具有灼热、干燥、疼痛等症状,声音嘶哑,明显干咳;(3)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 1.2.2 排除标准

??????? (1)上呼吸道感染、糜烂性食管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2)合并重要脏器严重病变;(3)不配合本次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 1.3 方法

??????? 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如利喉、清咽、消炎、抗感染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雷贝拉唑联合西沙必利治疗,给予雷贝拉唑,每次10mg,1 次/d,西沙必利每次5mg,3 次/d,连续治疗4-6周。

??????? 1.4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 (1)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消失,喉部检查显示充血、水肿等症状消失;有效: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有改善;无效: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显效+有效;(2)治疗前后食管近端、远端PH<4时间百分比情况及De Meester评分。(3)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1临床症状评分:0分:咽喉部不适感消失,烧心、反酸、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症状消失;1分:以上症状明显改善,患者可忍受;2分:以上症状对睡眠及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影响;3分:以上症状严重,患者无法忍受。2症状出现频率评分:0分:1周内未出现以上症状;1分:1周内有1-2d出现以上症状;2分:1周内有3-4d出现以上症状;3分:1周内有5-6d出现以上症状;4分:1周内每天都会出现以上症状。临床症状总分=临床症状评分+症状出现频率评分。

??????? 1.5 统计学方法

???????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检验和t检验,检验水准为σ=0.05。

??????? 2.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 3 讨论

??????? 近年来,有大量研究显示,部分较为顽固的咽喉炎与胃食管反流有着密切联系。余晔等[2]研究表明,部分慢性顽固性咽喉炎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效果不明显时,应关注患者胃食管反流情况,考虑二者有密切关联。李莹等[3]研究认为,顽固性咽喉炎中有67.6%与胃食管反流有关,该研究认为胃食管反流会损伤咽喉部。汪安江等研究显示,胃食管反流和咽喉症状相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1)胃部内容物直接反流,对咽喉黏膜产生损伤[4];(2)食管远端的酸性刺激导致迷走神经出现反射,引起慢性咳嗽,导致咽喉部对反流的内容物更为敏感,咽喉黏膜损伤加重。故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不仅要对咽喉炎进行治疗,还要对胃反流性疾病进行治疗。

??????? 目前临床临床中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药物较多,疗效不一,本次研究中使用雷贝拉唑联合西沙必利治疗。雷贝拉唑是一种新型的质子泵抑制剂,其作用人体后,能抑制胃酸分泌,用药1h内即可发挥药效,一次用药能维持24h甚至以上,故该药药效持久[5]。西沙必利是一种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能加快胃肠运动,避免食物滞留内部,减少反流。

??????? 本研究中比较了常规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及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雷贝拉唑联合西沙必利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食管近端、食管远端PH<4时间百分比及De Meester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总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雷贝拉唑联合西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效果明显,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推广。

参考文献:

[1]严仙娇.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7,49(8):970-971.

[2]余晔,邱英.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耳鼻咽喉表现[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6):580.

[3]李莹,崔亚娟,罗艳,等.慢性顽固性咽喉炎与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性探讨[J].美中国际创伤杂志,2012,11(2):20.

[4]董道文.铝碳酸镁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13,24(32):3013-3015.

[5]崔彦儒.雷贝拉唑联合西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系统医学,2016,1(11):11-13.

论文作者:孙靖 蔡航 张丹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  ;  ;  ;  ;  ;  ;  ;  

雷贝拉唑和西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孙靖 蔡航 张丹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