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护理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论文_张海燕

(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呼吸一科 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检查确诊,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n=43)给予延续护理,对照组(n=43)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哮喘控制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哮喘控制情况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护理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哮喘控制评分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患者提升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控制哮喘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延续护理模式;支气管哮喘;应用效果

支气管哮喘为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由气道上皮细胞、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1],常见临床表现包括气道高反应性、可逆性气道狭窄、气道重塑、呼吸困难、气喘、胸闷等[2]。其发病因素较多,主要与环境污染、气候改变、感染等有关,且随着近些年环境污染的加剧,其发病逐年升高[3],据不完全统计,在慢性呼吸道疾病中,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达24.70%,且还在上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4]。目前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但若护理管理不到位,会延长患者的病程,加重其病情严重程度,因此为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必要给予有效护理干预,以促进疗效,改善预后[5],本研究就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探讨延续护理模式在其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检查确诊,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n=43)给予延续护理,其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20~65岁,平均(43.28±4.13)岁;病程5个月~8年,平均(4.50±1.24)年;对照组(n=43)给予常规护理,其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20~65岁,平均(43.44±4.02)岁;病程5个月~8年,平均(4.42±1.3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哮喘防治指南》中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者;(2)患者及家属均知情研究;(3)无精神类疾病者;排除标准:(1)肝肾功能不足者;(2)合并恶性肿瘤者。本研究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检查、健康教育、用药指导、住院环境等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具体如下: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内容包括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法、药物使用方法等,结束后发放调查问卷以了解患者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奠定后续护理的基础,出院前评估患者的病情,并为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同时相互留下联系方式,并发放健康手册,定期对患者通过电话、微信、QQ等方式进行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每日提醒患者按时用药,并详细了解患者心理、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情况,告知患者随时保持心情的舒畅,若发现问题之处及时给予指导,及时解答患者疑惑[6];(2)告知患者若何做好防护措施,尽可能避免接触过敏源,并鼓励患者改善饮食,均衡营养,有规律运动,若发现病情有发作的先兆,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3)指导患者每日记录自身病情变化,并告知怎么记录以及记录的意义,有效监测病情变化。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哮喘控制情况。哮喘控制情况采用哮喘控制测试表(ACT)评价,分值0~25分,得分越高表示哮喘控制越好 [7]。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疗效比较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完成组间临床指标的比较,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哮喘控制情况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护理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哮喘控制评分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患者提升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的慢性气道炎性反应,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大多国家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支气管哮喘起病较急,如不及时治疗易导致患窒息,同时如果病情长期发展下去,很容易形成肺气肿、肺炎等严重病症[8]。虽然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能有效的治疗支气管哮喘,但患者还是需要长期服药,而有的患者却治疗依从性不高,极大的影响了治疗效果,所以给予有效的干预极为重要。延续护理为患者出院后的一种护理措施,因为有很多患者在院的依从性较好,而出院后的依从性就很差,延续护理能将护理工作延伸到患者的家庭,有效干预患者,提升治疗效果。有研究显示,通过定期的延续干预,主动指导患者用药,稳定其心理,开展知识教育讲座、解答患者疑问、让患者相互交流等,能有效提高用药依从性,促进其预后改善。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哮喘控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延续护理模式能有效控制疾病发展,这与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有关。

综上所述,延续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尚启云,赵燕,杨菲,吕敏.规范化延续性护理对支气管哮喘出院患儿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8,16(07):1216-1219.

[2]孙颖芳.延续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8):2492-2493.

[3]闫玉群.院外跟踪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11):1734-1736.

[4] 刘蓉晖.延续护理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2):190-191.

[5]弓陈芳.延续性护理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08):1512-1513.

[6]董怀松.个体化延续护理在哮喘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07):1333-1334.

[7]刘萍.延续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疾病控制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8,39(04):781-783.

[8]赖嘉豪,高真,张高华,甘育鸿,李文.延续护理对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生命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10):169-173.

论文作者:张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9

标签:;  ;  ;  ;  ;  ;  ;  ;  

延续护理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论文_张海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