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论文_张莉

1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论文_张莉

张莉

(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医院 江苏徐州 221611)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1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16例产后出血患者通过实施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产后出血均得到了控制,顺利治愈出院。结论:产后出血的预防很重要,做好产前检测,产时预防,产后观察,对产后出血患者给与针对性临床护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6-0171-02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毫升或胎儿娩出后2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400毫升的一种疾病。[1]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发病急骤,病情在短时间内发展迅速,发生休克和DIC比较常见,因此,要根据产后出血的原因作出相应处理,以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共有16例产后出血患者,年龄在20~43岁。孕周为36~42周,其中第一胎3例,第二胎8例,第三胎5例。产后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11例胎盘因素4例,软产道损伤1例。

2.护理

2.1 产前护理

孕期进行产前检查时,做好孕妇宣教,合理膳食,避免巨大儿的发生率,嘱产妇孕期定期进行产检,检测胎儿胎位,注意识别高危因素,加强孕期保健。发现有造成产后出血可能性的异常情况,如多胎、羊水过多、妊娠期高血压、胎位异常、贫血、边缘性前置胎盘等。对过去有凝血功能障碍史者,定期检查凝血功能。

2.2 产时护理

产妇临产后在进行第一产程时维持孕妇正常的营养及水电平衡,尽量使产妇得到充分的营养及休息,避免过度紧张和疲劳。正确处理分娩过程,严密观察产妇的胎心、宫锁及显露下降程度,并做好记录,一旦发生产程延迟、滞产立即通知医生做出处理。

进入第二产程,注意胎心变化,按分娩机传科学接生,接产技术操作要规范,动作要轻柔,注意保护会阴,防止软产道损伤,胎儿娩出后立即检测出血情况,根据医嘱使用缩宫素,以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

第三产程要对胎盘剥离征象有正确判断,避免过早揉挤子宫或牵拉脐带。如胎盘在10~15分钟后仍不能自行剥离即可轻压子宫底部,同时慢慢地牵拉脐带,协助胎盘娩出。胎盘娩出后仔细检查胎盘,看胎盘娩出是否完整,如有缺损残留要立即取出。胎盘在胎儿分娩半小时后仍未娩出,要在无菌操作下进行徒手剥离胎盘术。

2.3 产后出血的抢救措施

2.3.1产妇分娩后必须在产房观察2小时,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宫缩及阴道流血情况,膀胱充盈度,有无肛门坠胀感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如产妇出现血压降低、头晕、口渴、呼吸急促、脉搏细数、皮肤颜色改变等异常现象,迅速协助医生边抢救边查明出血原因,马上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路,必要是采取静脉切开。

2.3.2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出血,在胎儿娩出后常规使用缩宫素,有节律的按摩宫底,同时有规律的按摩双侧乳头,以促进子宫收缩。

2.3.3软产道损伤引起的出血,应查明损伤部位的深浅,及时地进行修补缝合。凝血功能障碍者较少见,积极防治失血性休克,做好凝血实验及配血备用。

2.4 心理护理

产妇分娩后心理护理也尤为总要。首先从角色转换上的尚未适应,难免紧张。还有一些经产妇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对新生儿性别的不满意,当知道了再次分娩女婴后心理上的失落,在安慰产妇情绪的同时应及早采取促进子宫收缩的措施。突如其来的阴道出血产妇往往比较恐惧、焦虑、情绪紧张,护理人员在此时应多与产妇沟通、交流,缓解产妇精神紧张,给予产妇生活上的关照,同时指导产妇家属多安慰患者,让产妇感受到家人的关心,消除不良情绪,促进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早日康复。

2.5 预防感染的护理

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保持病室内环境清洁,室内每日通风2次,每次30分钟。保持床单清洁、平整、干燥,勤换卫生护垫,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碘伏消毒会阴两次,大小便后用温水清洗会阴部。

2.6 健康宣教

保证产妇睡眠充足,给予高营养、高热量的饮食,在产妇病情稳定后应嘱其尽早下床活动,利于恶露排出,促进康复。加强母乳喂养好处的宣教,鼓励产妇坚持母乳喂养,促进子宫收缩。

3.体会

产后出血病情危急,出血量大,死亡率高。产后出血的病因显示,加强预防及早期发现产后出血是产科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在产后2小时密切观察至关重要。[2]产后出血即使没有造成产妇死亡,但易发生感染、贫血、乳汁分泌障碍、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对产妇的恢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带来严重影响。[3]这就要求我们医务人员必须在产前做好一切抢救用物的准备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及较强的应变力,熟练掌握产后大出血的应急预案,积极配合医生找出出血原因,迅速有效的止血,为抢救成功赢得宝贵的机会。加强产科质量管理,加强患者健康教育等措施,以保证产妇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5.

[2]凌青.干预性护理对产妇心理及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2):2752-2753.

[3]孙华,张露萍.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6,5(27):126-127.

论文作者:张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5

标签:;  ;  ;  ;  ;  ;  ;  ;  

1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论文_张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