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巴韦林注射液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研究论文_姜玉祥

利巴韦林注射液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研究论文_姜玉祥

哈尔滨市第二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56

【摘 要】目的:分析利巴韦林注射液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月12月的50例患者,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归纳。结果:利巴韦林注射液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累及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皮肤及粘膜,大多数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减慢滴速及停药都能恢复正常。结论: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时要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发生不良反应。

【关键词】利巴韦林注射;不良反应;对策

【中图分类号】S821.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040-01

利巴韦林注射液具广谱抗病毒性能,体外具有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甲型肝炎病毒、腺病毒等多种病毒生长的作用,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与支气管炎。临床用于各种病毒引起的感染,随着临床的广泛使用,其副作用明显增加,尤其是一些罕见反应的报道不断增加。笔者根据我院2015年1月—2015年月12月的200例患者研究了利巴韦林的不良反应,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月12月的50例患者,其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34.6岁。其中呼吸道感染8例,其他疾病合并呼吸系统感染6例,支气管肺炎4例,流感3例,疱,7例,扁桃体炎5例,其他疾病12例,既往有过敏史7例,其中青霉素过敏2例,利巴韦林4例,庆大霉素1例。

1.2方法

从注射利巴韦林注射液后的患者情况、用药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等方面对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内容涉及原发病、给药剂量、方法及溶媒、不良反应症状及预后情况。统计方法:统计结果通过统计软件SPSS 22.0对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数据采用卡方检验。P <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过敏不良反应

一例患者因化脓性扁桃体炎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2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 m l中,静脉滴注,当用药30分钟时,患者出现寒战、高热、呼吸急促等不良反应,立即停止用药,给予异丙嗪、地塞米松、安痛定注射液等对症处理,症状得到缓解。速发型过敏症状:一例患者按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利巴韦林100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500m l静脉滴注,约10分钟后患者突感喘促、烦躁不安,立即吸氧,未缓解而死亡。致过敏性休克:一例患者女,因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利巴韦林200 mg,2次/d,肌肉注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注射至0.8ml时,患者出现头晕、胸闷、大汗淋漓等症状。立即去枕平卧,吸氧,肌肉注射异丙嗪25mg,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症状逐渐缓解。

2.2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

2例男性患者。因头痛、咳嗽、发热,给予利巴韦林400mg加入250m 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用药15分钟时突感头晕、胸闷、气短、乏力等不良反应,立即停止输液,口服山莨菪碱、谷维素、维生素B6,安定,2小时后症状得到缓解。18例患者(男14例,女4例),年龄26~48岁,均因患肝炎使用利巴韦林400 mg,肌肉注射,30天为一疗程。用药前查Hb 110~140 g /L,WBC(4.8~7.8)×109/L,血小板正常,女性无月经过多史。用药后,WBC减少14例,Hb下降40 g/L以上3例,10~40g/L以内4例,停药后自愈;其余14例在停药后无明显回升,给予肌苷、维生素B12注射液、维生素B4、利血生及中药治疗痊愈。

2.3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3例成年男性患者,因病毒感染将利巴韦林700mg,加至5%葡萄糖溶液500m l中静脉滴注,约30min后患者出现频繁呃逆,平均25次/min.经用氯丙嗪、硝苯地平等药治疗后,分别于3、5小时后呃逆停止。2例女患者因发热、咽痛,静脉滴注利巴韦林400mg、洁霉素1.2 g,14分钟后患者突感腹部绞痛,并阵发性加剧。停止输液,静脉注射山莨菪碱10mg,肌肉注射维生素K110mg,颅痛定40mg,一小时后症状缓解。次日重复用药,30分钟后又出现上述症状。停用利巴韦林,改用口服板蓝根,无任何不适。

2.4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1例患者因双侧腮腺炎伴发热,将150 mg利巴韦林,加10%葡萄糖液500 m l静脉滴注,当滴至20分钟时,患着不语,双眼上翻,牙关紧闭,意识丧失。立即停药,肌肉注射安定5mg,吸氧,5分钟后症状缓解,1小时后脑电图检查正常。2例患者,一男一女,因上呼吸道感染,肌肉注射利巴韦林200mg,2次/d,3天后体温降至正常,但出现精神欠佳,思睡,呼之能应,其他正常。给予10%葡萄糖液200m l、0.9%生理盐水500ml,并加入速尿10mg静脉滴注,一天后患者精神好转。

3.结论

利巴韦林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利巴可累及机体多个器官系统,临床表现也复杂多样,其中以过敏反应常见,较为严重的表现为过敏性休克和速发型休克,其次为血液系统方面的损害,如溶血性贫血及急性溶血等,还有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肾功能衰竭等不良反应,这些反应均较为严重。利巴韦林发生不良反应的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其在体内清除缓慢,药物能进入红细胞内,且积蓄量大。因此临床在用药过程中,特别是长期应用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象变化。从我院的50例病例来看,如果能及时发现并给予适当治疗或抢救,一般都能恢复正常,但也有导致死亡的病例发现,应引起临床高度的重视。

结语

综上所述,利巴韦林临床疗效确切,但其不良反应也应引起重视。利巴韦林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可累及机体多个器官系统,临床表现也复杂多样。因此,建议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应做到:在静脉滴注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滴速,加强用药监护,尤其在用药期间,一旦发现异常,特别是出现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停药并一般使用异丙嗪、地塞米松、安痛定注射液等对症处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魏恩焕,陈奋湘.静滴利巴韦林致过敏性休克1例[J].儿科药学杂志,2005,11:56-58.

[2]华春水,赖小萍.利巴韦林注射液致新生儿溶血 1 例[J].海峡药学2005,17:67-69.

[3]李锐.利巴韦林致新生儿抽搐1例[J].儿科药学杂志,2004,10:63-65.

论文作者:姜玉祥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5

标签:;  ;  ;  ;  ;  ;  ;  ;  

利巴韦林注射液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研究论文_姜玉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