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论文_范厚琼

宜都市中医院 湖北宜昌 443300

【摘 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干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变化,并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合格率,最后询问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感受来评价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AS评分、SDS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控制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血糖控制率,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护理;糖尿病;血糖控制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与作用失效引起[1]。糖尿病成为危害我国人们健康的重要疾病,因此需要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文章主要针对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50例患者中有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为45~70岁,平均为(56.5±9.5)岁;病程为2~8年,平均为(4.5±2.1)年.对照组例患者中有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为42~73岁,平均为(55.6±2.6)岁;病程为1~9年,平均为(5.0±1.6)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基础护理、饮食指导、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等。

观察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干预,具体措施为:①综合护理:为患者分析其病情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意见,耐心回答患者及家属的问题,注意自身的用词和态度,从语言、行为上关心和爱护患者,获得患者的依赖与信任,从而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②中医辨证护理干预,对属肺热伤津的病人,可以酌情的叮嘱其使用清淡饮食,或者多使用生津养阴的食物,如果发现病人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疲乏力,则可以叮嘱病人多食用养阴益气的食物,如果病人属胃火盛,则可以对病人饮食实施有效的控制,病人饥饿的情况下,应该多使用新鲜的绿色蔬果充饥,如果病人属肾阴亏虚,则需要特别注意病人的视力以及皮肤等状况,如果病人出现目眩症状则一定要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与此同时对阴阳两虚病人要密切关注病人病情的发展情况,防治其出现水肿和其他危重的并发症。②足部护理以及运动干预:建议患者以慢跑或散步等有氧运动为主,每次运动时间为30~60min,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结束之后不能立刻坐下休息,需要站立5min后才可坐下。一般情况下禁止糖尿病患者进行无氧运动,可以进行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例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练太极拳、游泳以及跳舞等方式。运动强度主要以周身出汗、发热为宜,不需要运动到大汗淋漓的程度。饭后1~2h运动能够达到最好的降糖效果。每周锻炼3~4次。许多患者由于对运动锻炼的认知不足,因此不重视运动锻炼。护理人员需要加强运动锻炼重要性的教育,同时还要指导患者科学运动,运动要适量,不能过量运动,容易引发其他并发症。

1.3观察指标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变化,并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合格率。血糖控制合格判断标准参考相关文献制定:空腹血糖<7.0mmol/L为合格,若超过7.0mmol/L为不合格。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差异采用X2值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前SAS评分、SDS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变化

2.2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合格率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糖控制合格率为94.0%和80.0%,观察组血糖控制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有研究指出,当糖尿病患者出现心理问题后需要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才能够提高患者对里才能治疗与护理的配合度,以便降低对临床治疗的影响。焦虑抑郁是一种常见的负面情绪,在人的工作与生活中经常出现[2]。有文献指出,焦虑抑郁情绪的出现会增加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3]。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通过鼓励、安慰患者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摆脱消极情绪,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运动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病理表现,而通过运动锻炼能够有效改善胰岛素受体的病理特征,从而提高胰岛素受体的结合力、亲和力,从而提高血液血糖的摄入与利用。耐力运动能够减少血液中的脂肪含量,从而提高肝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的结合律,也能够提高受体后酪氨酸蛋白激活酶的活性,从而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现象。中等强度的运动能够提高肥胖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度,从而稳定血糖水平,这种作用与血浆脂联素水平提升有密切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王挺,蒙有华,彭春梅等.提升希望感的心理护理策略对糖尿病疗效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12):1865-1868.

[2]耿凤琴,史东静,吴春玲等.聚焦解决模式在2型糖尿病抑郁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临床研究,2014,34(2):231-233.

[3]申彦菊,刘鸿,陈青云等.运动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大鼠Toll样受体促炎通路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5,23(10):921-926.

论文作者:范厚琼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论文_范厚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