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师语音教学研究_英语论文

小学英语教师语音教学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研究论文,英语教师论文,语音论文,小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际外语界开始重视第二语言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Freeman指出知识随教师自身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完善。[1]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外语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在国内开始受到关注。外语教师应能够根据教育规律、知识的内在规律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综合吸收多方面的知识和信息,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2]从2001年秋季起,全国的城市和县城小学已大面积开设英语课程,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也将逐步开展。教师是教学的关键,小学英语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小学英语教学的巨大投入能否收到应有的效果。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英语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学习和掌握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基础知识。[3]语音是语言教学的基础,是根本的、首要的。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好发音是十分重要的第一步。只有学好发音,才能对所学的材料以正确的形式在脑子里储存下来,以正确的形式使它再现,从而建立语感,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小学阶段是对语音最敏感的时期,在这一阶段解决语音问题正合时宜。

二、语音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重要性

小学开设英语课,对激发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儿童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提高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质量,都有重要的作用。小学英语教学要有效果,就必须遵守儿童英语教学的规律,重视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语言发展的特点。

(一)小学学好语音符合儿童的生理特点

儿童由于发音器官和肌肉没有定型,因此模仿能力强,接受新事物快,易于学到地道的发音。根据布鲁姆的研究,儿童的智力水平从出生到四岁已发展到50%,4~8岁又获得30%,最后8~12岁获得其余的20%。

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机构在1996年的《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成年人学习外语时使用的大脑部位与儿童明显不同,导致成年人掌握的速度远远没有儿童迅速。如果成人和孩子同时去异国学习语言,往往孩子很快学会交流,且语音语调和流利程度远远优于成人。这是因为大脑中负责学习语言的部分“Broca区”在人的幼年时期非常发达灵敏。人们的母语即存储在该区域。但随年龄的增长,该区域的灵敏性呈下降趋势。研究者还利用核磁扫描技术对儿童和成人外语学习者大脑的活动情况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幼儿在学习外语时,大脑将外语贮存在“Broca区”,即与母语相同的部位;而成人在学习外语时大脑已无法贮存在该区,只能在大脑的另一部位重新建立记忆结构。新的记忆结构没有“Broca区”灵敏,在使用时还需要与“Broca区”建立联系。这提示开始学习第二语言时间的早晚可能导致形成不同类型的语言加工和不同的思维方式。

1998年11月美国教育科学杂志Educational Leadership第五十六卷以“How the Brain Learns”为专辑介绍了这方面最新的研究进展。

(二)小学学好语音符合儿童年龄特点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儿童早期是学习语音的最佳时期。英国学者林伯尔等人在60年代首次提出大脑发展的关键期(the critical period)概念。此后,数以百计的脑科学专家对“关键期”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相当的进展。脑的不同功能的发展有不同的关键期。某些能力在大脑发展的某一敏感时期最容易获得;对语言学习来说,音韵学习的关键期在幼年。

1975年法斯曼对华盛顿地区200个6~15岁移民儿童掌握英语的程度进行调查,结果证明:虽然11~13岁的儿童在词法和句法方面比6~10岁的儿童掌握的好,但后者语音方面超过前者。

(三)小学学好语音符合儿童心理特点

人的语言心理优势也在儿童期。中国人学习英语与学习其他知识有较大的差异,有人认为学习外语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冒险”,即冒错误的危险。所以,害羞、胆怯、焦虑等心理负担对外语学习者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与成年人相比较,儿童大脑机能的可塑性较大,听觉灵敏,辨音能力强。由于儿童心理负担轻,他们学习一般靠直觉和体验,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和贴近他们生活的学习内容更容易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当小学生注意到老师发音时,就会主动地模仿,还往往好奇地练上无数遍。如果老师用英语讲了某个故事后,再听录音或看录像或进行多媒体教学,就会发现学生模仿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说得正确流利。

(四)小学学好语音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

语言有三个方面,即语音、语法、词汇。语音是语言教学的基础,是根本的、首要的。语法和词汇都是通过语音得到体现的。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好发音是十分重要的第一步。只有学好发音,才能使所学的材料以正确的形式在脑子里储存下来,以正确的形式使它再现,从而建立语感,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小学阶段是对语音最敏感的时期,这一阶段是解决语音问题的最佳时期,否则会给中学教师带来很多纠音的困难,而且纠正语音比从头学习语音更困难,对学生自己以后的学习也会带来一系列的困难和不良影响。[4]

英语语言学家麦卡锡强调,必须先学好发音再学习语言,认为教师花些时间教发音是值得的。语音的训练与运用能促进儿童的表达能力,而表达能力的提高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忽视发音教学,会造成语言教学的片面发展和不平衡。布朗、汉兹库姆和布鲁姆菲尔德均认为,如果学生不先学会语言的发音就很难会阅读,也难于记忆单词;认为教学发音会帮助学生掌握听说的准确性,有利于听懂外国人的讲话。[5]

综上所述,小学学好语音符合各国儿童的普遍规律及共同特点,符合英语学科入门阶段的规律,也符合中国儿童学习语言的特点。

三、农村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现状

根据教育部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的规定,小学毕业生在英语语音上必须达到如下要求:知道错误的发音会影响交际、字母名称的读音;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单词有重音;语音清楚,语调自然。并且“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词语”、“能根据拼读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以及“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语音不过关是难以达到这些要求的。但是,现在的大部分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小学生,在语音方面还无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这种现象说明了目前小学语音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本论文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语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音标掌握的准确性有欠缺

大部分小学生虽然学过音标,但是对音标的掌握不准确,不扎实,甚至有好多学生还不知道英语中到底有多少个音标。很多小学生习惯于用汉语的发音方式来处理英语音素的发音。例如:用“阿”代替[a:]、用“衣”代替[i:]、用“日”代替[r]、用“摸”代替[m],用“喔”代替[w]等。[6]

2.对语音的应用

很多小学生在发音时根本不运用学过的发音方法和规则,只知道跟读,单词记忆不是根据发音,而是靠一个一个字母的死记硬背。因此大部分小学生不具备拼读能力,单词不会拼读,结果造成词汇记忆困难,常常是刚背过的单词转眼就忘了,总记不牢,最终会导致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

(二)语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现行小学英语教材语音教学内容的安排分散且学程长,而且孤立分散地教字母音标会使学生对语音知识的掌握不系统,不利于拼读能力的培养,这样会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自信受到挫伤,教学效果差。

(2)教师对于语音教学的目的认识还很不够,为教语音而教语音的现象普遍存在,忽视了语音的交际性功能。

(3)对发音的到位与否把关不严。如有学生会把清辅音发成浊辅音(如等成对出现的清浊音易混淆),双元音发成单长音(如[ei]硬读成[ε:],闭唇音发成开唇音(如[m]读成[n]),长元音发成短元音(如[i:]和[i]不分),舌尖音发成舌面音(如[θ]和[s]不分)等等。[5]

(4)对连读和失爆等朗读技巧缺乏训练和指导。

(5)重单词重音,轻句子重音。在单词教学中特别是多音节词,老师们很注重某个音节重读却忽视了单词在句子中的重读现象。这样学生读出的句子、文章便无轻重音,而显得淡然无味,很难体现说话者的意图和情感。

(6)对学生的拼读能力缺乏有计划的,循序渐进的培养。这些问题不利于学生在读单词时进行音、形、义结合,进行有意记忆,不利于其联想思维和自学能力的发展。

四、成因分析

(一)师资问题

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大部分英语教师尤其是农村英语教师缺乏全面的语音知识,他们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语音训练,一些英语教师甚至不能完全准确地发出48个音素,他们只凭着自己的感觉来教学生,有些教师还把教音素看作语音教学的全部,他们经常集中于单个音素的教学而忽视超音位音段匣音、节奏、语调)的教学。同时,农村小学师资投入力度严重不足,师资队伍良莠不齐,语音教学理念比较滞后。大多数英语教师没有受过专门的语音训练,自身素质差,业务知识贫乏,业务能力低,其中有些英语教师甚至并非是英语专业毕业的师范生。

(二)教育理念问题

现在的教学还是以知识传授为主,对于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不高。纵观整个语音教学过程,过分的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培养的问题是相当严重的。按部就班、照本宣科的现象在农村小学相当普遍。老师还是课堂的主体,以“填鸭”的方式给学生灌输知识,一味以领读的方式教授新单词,致使大多数学生养成动口不动脑的坏习惯。

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创新观念,加大山区小学英语师资的投入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重语言能力培养、轻语言知识传授”等新型的英语教学观;不断提高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坚持把激发和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放在英语语音教学改革和创新教学的首要位置,真正做到从自身开始重视语音教学,并能在“以学生为中心”这一双边教学活动中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提高学生们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促使学生获得从“学会语音”到“会学语音”的升华,实现质的飞跃。

此外,在师资投入上尽量缩短城乡差距。有机地结合高校师资、国外专家资源、大学、农村小学的一线教师以及省市级教研员,从调查分析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上,尤其是语音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对这些英语教师的原理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通过座谈会、研讨会、观摩课等形式进行补充。通过讲座、研讨的形式,实现与一线教师以及教师之间的互动合作与相互促进;与“教师培训—教师教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教育新理念相一致;有利于发挥资源优势、凸显了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语音培训的特色和亮点;有利于在农村小学的英语课堂营造英语环境,强化英语教育;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有利于促进基础教育的城乡结合、乃至国际融合。

(二)创新方法,加强语音教学,促进认读能力的形成

语音教学需要进行很多的操练,因而往往很枯燥,稍不注意就可能有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对英语学习产生焦虑感。因此,语音教学尤其需要注意方法和技巧。

传统的语音教学使得本就枯燥的音标更加乏味,因此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增强语言知识的趣味性,比如通过在教学中穿插趣味性的游戏或者是竞赛的形式,甚至是在英语教学中运用音乐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来促进记忆,使教学摆脱了枯燥。

六、结束语

语音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英语教学的成败。只有大胆革新入门阶段的语音教学,在小学起始阶段培养好学生的英语语音、单词的认读能力,才能为高年级的语言综合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素养,创新教学方法,创造性地驾驭教材,才能真正改变英语语音教学费时低效的现状。

标签:;  ;  ;  ;  

小学英语教师语音教学研究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