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与国际竞争优势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与国际竞争优势

陈继元[1]2004年在《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与国际竞争优势》文中研究表明跨国公司跨国界的内部贸易(以下简称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已经占到世界贸易的1/3,约80%的技术转让费支付发生在跨国公司内部,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以其巨大的规模及其特有的方式影响着东道国、投资国,乃至整个世界经济。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是跨国公司追求国际竞争优势的必然结果,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是增强跨国公司国际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本文大体分为五章: 第一章: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现状与理论。介绍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基本情况,并介绍几种理论对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解释。 第二章:跨国公司价值链的国际分割与整合: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创造与国际竞争优势。从企业价值链的角度分析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产生,内部贸易实际上是企业为追求国际竞争优势,而将某些关键价值链环节进行分割、在价值增值环节的转移或整合的过程中形成的。为追求国际竞争优势,而重组企业价值链是内部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 第叁章:跨国公司内部技术贸易与国际竞争优势。介绍跨国公司技术内部贸易状况,并分析内部技术贸易对跨国公司追求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技术的特性决定了技术贸易的内部化倾向。技术转移内部化可以有效创造内部未来市场、建立产品和技术的贸易的歧视性价格体系、降低交易成本、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技术垄断地位及有效地创造和保持差异化优势,从而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第四章:跨国公司跨国内部贸易的区位选择与国际竞争优势。分析跨国公司如何以内部贸易方式将东道国的比较优势转化为自己的国际竞争优势。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产生的前提是向理想的东道国进行直接投资,及时充分地利用东道国的比较优势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动力。内部贸易是将东道国比较优势与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结合起来,从而拓展国际竞争优势的基本手段。 第五章: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对我国的启示。提出对我国引进跨国公司投资和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几点启示。

林季红[2]2003年在《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首先是文献综述,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战略联盟的各种不同观点进行介绍和评论,并进一步分析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形成的宏观背景和微观动因。然后论述战略联盟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 第二章主要从交易成本理论、价值链理论以及资源基础论分析战略联盟的理论基础,该章为第五章的理论总结作了铺垫。 第叁章以R&D联盟为例对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在对战略联盟的发展状况作详细的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战略联盟的效应。本文认为,战略联盟具有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速度经济效应、协同效应以及学习和创新效应。本文还对跨国并购与跨国战略联盟进行比较,从市场进入、控制权和组织学习等方面分析两者的区别。 第四章也是关于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实证分析。这里主要分析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在汽车制造业的表现及其发展态势。首先从日本分包制入手,对汽车制造商与零部件供应商的长期性稳定交易关系的形成及其对竞争优势的构建作深入的分析,并与美国的模式进行比较,进而剖析日本汽车制造业跨国公司如何在海外再造系列结构。最后,从全球的视角,阐述国际汽车产业竞争格局及其发展趋势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第五章进行理论总结。本文认为,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经营战略已经发生从内部一体化向内部一体化的分解的倾向。跨国公司之间的战略联盟趋势日益明显。跨国公司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构筑公司网络,使生产国际分工不仅成为跨国公司内部母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关系,而且也成为子公司与所在的东道国企业如供应商、经销商等等的专业化分工合作关系。本文还对邓宁的OLI理论进行评论,本文认为,OLI必须引入动态分析,要更注意OLI叁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跨国公司战略管理学派的发展,对跨国公司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使跨国公司的研究重点由存在机制逐步转向发展机制。本文指出,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发展,使跨国公司逐渐演变为全球性网络型公司。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将成为21世纪跨国公司发展的主流趋势。 第六章是关于战略联盟的启示。本文主要从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发展产业集群与再造区位优势;企业战略调整与组织结构创新;促进关联,吸引FDI;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等六个方面进行论述。

俞进[3]2003年在《论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融合》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对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理解,人们逐渐发现,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实际上是同一行为主体的不同选择,两者应该有一个共同的决定基础。回顾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过程,我们不难发现这两者都是国际分工的结果。所以,用国际分工的思想,可以有效地解释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论文把国际分工理论作为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融合的共同基础与研究的切入点。 然而由于研究的对象和理论前提的截然不同,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不相容的。尽管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这两种理论的融合,进行过积极的尝试,但成果并不显着。本论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拾长期被新古典经济学忽视的国际分工思想,并把这一思想沿着杨小凯等人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的思路加以展开,建立起一个融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于一体的理论分析框架。 论文在第一章导论中,首先通过一系列现象来提出所要讨论的问题,阐明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日渐明显的融合现象趋势,接下来说明了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以及所应用的研究方法和内容的结构安排,最后提出了研究的若干结论、创新点和局限性。 第二章是通过对国际分工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以及相关理论融合研究成果的回顾,简述这些理论对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发展过程中所产生过的深远影响,以及对后来的理论研究所提供的借鉴作用。然后,介绍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新兴经济学理论研究成果,从中发现能扩大自己思路和理论创造的依据与启示。 第叁章提出了相关的一些理论基本概念和假设条件,从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性着手,建立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融合的基础,以及新的融合理论分析框架的解析和数学公式方面的推导。并且在逐步深入的分析和推导过程中,总结出新理论分析框架的经济学意义。 第四章是在新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对两者理论融合进行重新表述。把理论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应用于外部经济环境的分析与决策、企业在创造利益驱动下的最优方案、市场结构中的均衡分析以及与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相关的并且有益于社会福利增加的政策选择。 第五章则是在新理论研究框架下对相关实践问题进行阐述。其中运用管理学的方法举出案例,分析行为主体各自不同的利益目标追求:国家—社会福利的增加、行业—市场结构的调整、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追逐和个体—消费的满意程度在新理论分析框架中的解释。 第六章首先是运用数理统计中回归分析的方法,用中国20年来的有关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统计数据,对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拟合度的验证。然后,根据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趋势和新特征,提出一些作者对现阶段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基于融合的新思路,并且重点探索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发展对策。

李东阳[4]2002年在《国际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文中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国际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直接投资已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长期以来,国际贸易一直是一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方式,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被西方学者称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发动机”。60年代(均指20世纪,下同)之后,国际直接投资异军突起,成为许多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方式,取代了国际贸易的地位,被联合国有关机构誉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与之相适应,大型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宰者。跨国公司的成长及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使国际分工的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即分工的主体由传统的主权国家演变为跨国公司,跨国公司之间的分工与跨国公司内部的分工已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实现途径。改革开放的20多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重大转变,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参与国际直接投资的程度日益提高。首先,我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促进资本形成、产业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对外贸易发展、国际收支平衡和增加就业机会的重要动力。不断完善的投资环境和经济高速稳定增长带来的商业机会,吸引了大批的外国直接投资者(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使我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东道国。其次,与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相比,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虽然还较小,但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在借鉴西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基础上,从世界、投资国和东道国叁个角度出发,研究国际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本文共6章,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章,在对有关基本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考察了国际直接投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分析了当代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特征。本章的阐述为以后各章的分析提供了一个基础、前提和准备。第二部分为第2章,考察了当代最有影响力的6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流派。在国际直接投资产生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一些西方学者运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和主要用于解释国际间接投资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解释国际直接投资。从60年代初美国学者海默教授垄断优势论的提出开始,西方学者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形成众多的理论流派。处于主流地位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大致沿着两条主线发展:一条主线是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以海默的垄断优势论、巴克莱和卡森等人的内部化理论为代表。另一条主线是以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以维农的产品周期理论、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曼德尔的投资与贸易替代论为代表。到70年代后期,上述两条主线的发展出现了融合的趋势,以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为代表。第叁部分为第3-5章,在借鉴西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理论抽象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国际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已有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大都是西方学者在实证研究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关于国际直接投资对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甚少,本文试图对此作一些有益的尝试。第3章分析了国际直接投资对世界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发展、国际分工深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影响;第4章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投资国产业结构演进、技术进步、对外贸易发展、国际收支平衡和就业机会的影响;第5章分析了外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资本形成、产业结构演进、技术进步、对外贸易发展、国际收支平衡和就业机会的影响。当然,世界经济、投资国经济和东道国经济的发展,也会进一步促进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第四部分为第6章,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成长之间的相互影响。跨国公司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与一般国内企业相比,跨国公司在技术、规模和融资等方面拥有一系列独特的垄断优势。跨国公司通过实施内部一体化(包括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和混合一体化)战略与外部一体化战略,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对外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和对外技术转让的主要承担者。

周利梅[5]2016年在《中国技术贸易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进入下行调整周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政府债务膨胀、资产价格高企、投资下滑和需求不足等问题,经济面临长期下滑风险。在国际贸易领域,经济下行对世界各国进出口贸易造成严重冲击,欧美主要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针对外贸出口依赖性的发展中国家展开了大规模的频繁的贸易摩擦、贸易制裁、贸易壁垒等现象,国际贸易格局再一次出现了新变化。为挽救经济发展,各国企图通过实施多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新贸易政策手段,以求调整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性问题。但面对新国际贸易格局,如何巩固和开拓本国外贸出口在国际市场的优势地位,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引擎,成为各个国家着力解决经济问题的关键。这次,世界各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科技创新”。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纷纷把科技创新作为新一轮带动经济全面增长的引擎,一方面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大力培养高新技术产业,通过高技术产业带动经济复苏;另一方面发挥高技术产业的优势,通过技术贸易大力出口高技术产品和高技术服务,在国际市场上扩大贸易出口。科技创新、高技术产品研发生产、国际间技术产品贸易往来,对提升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竞争力的作用已经彰显。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分工,承接了大量来自于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迅速实现了一部分产业升级换代,建立起来相当完备的产业体系,特别是自从加入WTO以后,外贸规模迅速增长,已经成为第一大贸易大国,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出口产品结构上,也迅速从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转变,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由于工业制成品的国际竞争力主要来自于我国较低的劳动成本和资源价格,在技术和资本方面仍然处于劣势,劳动密集型产业依然是中国对外贸易出口的主力,也更容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中国传统对外贸易过于依赖劳动、资源的价格比较优势,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下面临诸多问题,大量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常容易引发贫困化增长,产业结构难以优化升级,不利于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仅仅依赖数量化规模扩张极易招致国家结构性经济风险。因此,以传统劳动力比较优势、资源要素禀赋优势为基础的出口导向战略已不适应新形势下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需要,在巩固和提升传统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技术及产品贸易,培育有特色、有活力、附加值高的外贸竞争新优势,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任务。基于此,本文以技术贸易作为研究对象,从国际竞争力的角度出发,深入探寻国际技术贸易竞争力的理论基础,总结归纳当前国际技术贸易发展的现状、趋势、特点及其作用,探寻技术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从而引出技术贸易竞争力的概念,并设计出国际技术贸易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以此对2005-2014年间的G20国家技术贸易竞争力进行比较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归纳分析,找出各国的优劣势。总结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技术贸易竞争力的优势及其成功经验,深入分析我国高铁行业近年来技术提升的成功经验,以此为提升我国技术贸易竞争力寻求有效路径和解决方法,从思路、原则和对策方面做了较多深入的探索。

王珏[6]2005年在《贸易与资本流动:理论范式与中国的实践》文中认为作为世界经济的两大主要内容,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各国以及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重要。尤其对中国而言,加入WTO所带来的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和参与国际分工日益频繁,使得对贸易和资本流动的研究成为中国对外开放进程中不可回避的关键课题。 中国的对外经贸发展伴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升级而共生,这意味着中国必须在全新的全球环境下探索自己的外贸发展路径,在逐渐适应新的国际规则和惯例的环境下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要在理论上进行创新和突破。本文因此选题为《贸易与资本流动:理论范式与中国的实践》,将广义的国际贸易领域划分为贸易与资本流动两大内容,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其进行了分析和交叉研究,并将其置于中国区域发展差异的分析之中。 本文创新性地指出了:(1)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叁个突出特点,并将其归结为叁个“半壁江山”:一是加工贸易出口占中国对外贸易出口的一半以上;二是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出口占中国外贸总出口的一半以上;叁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一半以上在制造业。这叁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特点决定了中国在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却始终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体系之中。(2)中国的“贸易大国”地位值得商榷,真正的“贸易”不仅是货物贸易,还应该是包括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和投资在内的“大贸易”,而从“大贸易”角度讲,中国远非贸易大国和贸易顺差国。(3)中国的四大外贸战略皆有弊端,需要调整。调整方向为从“数量扩张型”到“效益增长型”。(4)将中国与印度进行比较研究,为中国跨越“比较优势陷阱”,突现对外贸易发展,制定新的外资战略提供了启示和思路。(5)从中国的角度,对传统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进行了对比。 本文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及其路径选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挖掘出中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论研究,验证了中国实践中的理论应用。对于中国在新时期发展对外贸易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柯广林[7]2007年在《在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机制、影响、对策》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成为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受资国,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将会带来大规模的内部贸易。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类别多样、规模巨大,对东道国以及整个世界经济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在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了解其运行方式,分析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紧扣内部贸易理论,首先结合理论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从微观角度分析内部贸易的运作模式。其次从宏观角度分析在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存在性与规模。根据在华跨国公司的多种经营表现推断其与母公司及其它子公司之间存在内部贸易;在分析内部贸易规模时,本文使用美国在华跨国公司与其母公司之间内部贸易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得出重要结论:内部贸易规模与接受外商直接投资存量正相关,在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规模巨大。从中观来讲,本文分行业和投资组织形式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内部贸易状况,利用混合数据的普通最小二乘法对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得出结论,行业内部贸易程度与行业规模经济水平和行业技术密集程度正相关,今后我国应对易于形成垄断的、独资的以及科技经费投入高的外资企业加强内部贸易的监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对我国的经济影响并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尤其指出我们应借鉴在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实践经验发展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

冯晓玲[8]2008年在《美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运用丰富翔实的数据,对美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进行了阶段划分并提炼出了相应的结构性特征,证明美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历程不仅反映了规模不断扩大的增长过程,更体现了结构不断升级的优化过程。通过对美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度量及与其他服务贸易大国的对比分析,得出美国已无可争议地成为全世界最具竞争力的服务出口国的结论。美国服务贸易强势竞争力的成因可以从产业基础和形成来源两个层面分析,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构成了美国服务贸易强势竞争力的产业基础,研发投入、人力资本要素禀赋、政府扶持以及服务业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等因素的综合动态作用,共同决定了美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优势来源、当前实力和发展潜力。因此美国不仅能够将服务贸易现有的比较优势转化成动态的竞争优势,而且能够立足于国际服务市场的最前沿,不断培育出新的竞争优势。而与美国经贸关系非常密切的中国,也需借鉴美国在发展服务贸易方面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经验,进而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优化贸易发展结构,切实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地位和竞争力。

周泽红[9]2005年在《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外贸效益》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国际贸易一直是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方式,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二战以后,国际直接投资异军突起,开始逐步成为许多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方式,其规模和影响力也开始超过国际贸易,被人们誉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发动机”。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同步发展,共同构成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贸易与投资日益一体化的趋势下,有必要重新审视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二者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1996年世界投资报告》中明确指出: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联系十分重要,抓住这种联系就会产生一种合力,对经济增长与发展产生更广泛、更深刻的影响;忽略这种联系,贸易和投资各自对发展所作的贡献就会受到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也是与外商直接投资活动紧密相连的。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涌入,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为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FDI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关联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密切,FDI不仅极大地影响了我国进出口规模,也促进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和优化。在此背景下,研究FDI与中国外贸效益的关系,客观而准确地评价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外贸效益的影响,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它影响不仅关系到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速度和结构,更关系到与中国外贸发展的效益以及发展的可持续性。正是由于投资与贸易之间存在着重要的联系,因此,本文拟从对外贸易的宏观效益和动态效益出发,选取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外贸效益的影响作为切入点,对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外贸效益的影响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以期构筑了一个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外贸效益影响的完整评价框架和体系,从而进一步探究投资与贸易之间的深层联系,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发展对外

徐明峰[10]2011年在《全球农产品贸易与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加入WTO后过渡期的结束,中国逐渐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市场最开放的国家之一。面临全球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格局,必须重新审视我国农产品贸易在国际农产品贸易领域的地位和作用,密切关注世界主要农产品贸易大国在全球农产品贸易格局中的变化和特点,制定促进中国参与世界贸易体系的农产品贸易战略,进一步提高我国出口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以改善农产品贸易条件,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已从农产品净出口国转变成为农产品净进口国。这种局面的出现,与我国一些大宗农产品比较优势不足和农业基础薄弱有很大的关系。例如,我国每年进口农产品中,小麦、大豆、棕榈油、天然橡胶等资源型的产品占有主要份额,进口这些产品是必要的,也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相比之下,我国主要出口的蔬菜、豆类等产品加工程度不高,产品价格偏低,一直是我农产品出口的薄弱环节。提高中国农产品特别是中高端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迫在眉睫,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任务。我国农业生产不仅面临着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也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对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内外的学者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在理论深度和研究方法上都有独到之处,但就中国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而言,目前还有如下叁个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1)生产要素发育不完全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制约效应;(2)中国分散的小农户生产模式的特征和影响;(3)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及政府的作用。目前,中国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环境面临着如下叁个方面的问题和挑战: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现代物流技术发展,以及进口国市场不断出现新的需求,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出口的区位优势、价格优势趋于弱化。其次,中国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的各领域都已成为国际资本争夺的重点,农户和企业即使在本地市场也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本地市场国际化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外部环境;再次,随着我国工业、服务业迅速发展,劳动力等农业生产要素的成本不断上升,农产品的价格优势逐渐弱化甚至丧失。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将全面提升,小规模分散经营的传统农业与国外大规模现代化农业难以竞争的局面在较长的时期内不会得到根本改变,贸易逆差将成常态。要想改变这一局面,就要充分发挥我国农产品的竞争优势,扩大优势农产品的出口,迅速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此,要通过农产品市场竞争促进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结构调整,全面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加就业机会,从而带动本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因此,分析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根据我国农业生产和出口企业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分析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入手,重点研究全球农产品竞争的主要特征和规律性的内容,分析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介绍国外提高本国农业竞争力的方法和途径,针对我国存在大量小规模农业生产者这一基本事实,提出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本论文采用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资料和数据为基础,详细比较了中国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有代表性的亚洲国家的农业发展模式、农业产业政策,比较研究中美两国大宗粮食生产成本差异,总结日本、韩国、印度、泰国、以色列等国的实践经验,为我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和方法。为提高本论文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在中国苹果汁产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机制,小型生产者通过合作社提升农产品顾客价值的方法,增强农业价值链整合的途径等内容研究中采用了案例分析方法。根据上述研究思路,全文分七部分展开了具体的分析和论述,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等。第二部分,介绍了论文分析所用概念、理论和模型,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竞争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合作社优势的理论解释等,讨论了构成农产品竞争力的主要内容,影响农产品竞争力的因素,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系,“钻石模型”应用案例等。第叁部分,全球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和特点。重点分析全球农产品贸易的规模、产品结构、出口国的特点,不同类型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要素禀赋和出口农产品特点的关系,全球农产品贸易的外部环境以及影响农产品竞争力的因素等问题。第四部分,世界部分国家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方法与途径。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开展农业合作提高小农业竞争力、开展农业对外投资、发挥政府在提高农业竞争力中的作用几个方面,介绍国外提高本国农业竞争力的做法和经验。第五部分,中国农业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主要讨论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小农分散经营条件下我国的农业生产的小农户大市场矛盾,提出小型农业生产者通过合作社的方式获得规模优势,扩大对价值链的贡献的案例、策略和方法。分析中国出口农产品的产品结构、地区分布、贸易对象的特点,市场竞争主体的特点等问题,总结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现状、特点、来源,导致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高的原因、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策略。第六部分,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途径与政策。从大力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涉农企业素质、深化金融农村改革、改善农产品竞争环境、开展对外投资等角度介绍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途径,讨论政府在提高本国农产品竞争力中应该发挥的作用。第七部分,研究结论和建议。简明扼要概括本论文研究的重要结论、建议。本文认为:(1)中国仍然是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与农业生产流通有关的制度不健全对农业竞争力的制约很大,农村金融问题和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尤为突出;(2)中国农业生产和市场竞争的主体是为数众多的分散生产的小规模生产者,产品缺乏竞争力,所得到的农业支持和政府补贴非常有限,面临非常直接的国际竞争;(3)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与本国农业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关系非常密切,同时政府对农业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创新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此,本文对提升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是:一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改善农业准公共品供给,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质量;二要提高涉农企业素质和选择合宜的国际竞争策略;叁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四要改善农产品市场竞争环境,提高农产品交易的透明度,健全食品质量溯源体系,从对产品和企业的监管转变为对企业供应链的监管;五要大力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走合作化道路,六要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大力开展农业对外投资。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有:(1)与一般的论着和政策建议不同,本文特别强调中国小规模农业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中国小规模农业生产者面临的“小农户”“大市场”矛盾的成因,针对小规模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策略,提出了有针对性地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2)以农产品价值链为基础,深入阐述了利用合作社机制获得竞争优势的方法,例如提高产品顾客价值、解决农村金融问题、实现价值链整合的方法等,并详细讨论了提高农业合作社自身竞争力的基本途径和管理原则。由于本人的理论水平所限,对中国农业、世界农业以及农产品贸易、国际竞争等方面的知识学习不够,本论文还有很多研究不够深入的地方,主要有:(1)粮食安全是影响各国农业竞争政策的重要因素之一,限于研究重点和研究方向,本论文对该问题没有展开讨论。(2)关于中国具有竞争优势的品种的认定、优势的定量分析、竞争优势形成的原因,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关系等研究还不够深入。

参考文献:

[1].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与国际竞争优势[D]. 陈继元. 武汉大学. 2004

[2].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研究[D]. 林季红. 厦门大学. 2003

[3]. 论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融合[D]. 俞进. 华东师范大学. 2003

[4]. 国际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D]. 李东阳. 东北财经大学. 2002

[5]. 中国技术贸易竞争力研究[D]. 周利梅. 福建师范大学. 2016

[6]. 贸易与资本流动:理论范式与中国的实践[D]. 王珏. 西北大学. 2005

[7]. 在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机制、影响、对策[D]. 柯广林. 苏州大学. 2007

[8]. 美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D]. 冯晓玲. 吉林大学. 2008

[9].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外贸效益[D]. 周泽红.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5

[10]. 全球农产品贸易与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D]. 徐明峰. 东北财经大学. 2011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与国际竞争优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