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普通的生物课论文_蒋晓珊

一堂普通的生物课论文_蒋晓珊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 443000

前不久,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这样一篇转发:《表观遗传学将进入高中新课标,太有必要重读拉马克了》。表观遗传学?拉马克?是高中教材提及的拉马克吗?

作为生物老师的我自然点开了文章。文章讲述了拉马克的一生,而这些都是我不曾了解的,读完我不禁陷入深深的反思之中……

拉马克是生物必修二《生物的进化》一节中所介绍的一位历史人物,他本应是生物进化理论的先驱,却因其进化观点一直被后人嘲笑。他的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他认为,生物经常使用的器官会逐渐发达,不使用的器官会逐渐退化,是为“用进废退”。拉马克认为用进废退这种后天获得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的,因此生物可把后天锻炼的成果遗传给下一代。如长颈鹿的祖先原本是短颈的,但是为了吃到高树上的叶子经常伸长脖子和前腿,通过遗传而演化为现在的长颈鹿。课堂上,每次听到他的观点,同学们都会大笑起来,而我对此也并不太在意。而当我读完这篇文章,不禁开始反思,反思自己的浅薄无知,同时也庆幸自己尚未把对待拉马克以及看待历史人物的浅薄方式传给我的学生。

开学后,新的一届学生也开始了《生物进化》相关知识的学习,课本上、课堂上自然也少不了介绍拉马克的进化理论。果不其然,当我用长颈鹿解释完拉马克的观点时,教室里一片哄堂大笑声。“可笑吗?”待同学们安静下来,我反问道。“比起达尔文进化理论的观点,拉马克的主观臆测确实显得苍白无力,既然如此,为什么教材还要称其为提出生物进化理论的先驱呢?”“因为他反对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有同学立刻抢答道。“是的,在拉马克的时代,教会依然有很大的权威,那时很多科学家自己便是虔诚的教徒。当时主流的观点便是,世间万物是上帝创造的,物种是永恒不变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拉马克书中的观点直接挑战了《圣经》的权威,试图颠覆教会统治的基础,可想而知他会遭到教会怎样的打击报复。大家知道布鲁诺吗?”“知道知道”,一位同学急忙说道。“他被烧死了。”“因为他拥护哥白尼,竟敢说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被教会活活烧死。所以拉马克在当时的背景下想要提出自己的观点,需要何等的勇气!”“那拉马克怎样了?”一位同学急忙关切地问道。看着同学们急切的眼神,我继续说到:“拉马克不是教徒,宗教法庭无法惩罚他,但是在教会的干预下,法国当局取消了他的教授职务以及一切待遇。于是他只能从巴黎市区搬到郊区,靠微薄的养老金渡日。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科学研究,可是他在死时连一块墓地都买不起,在生前好友资助下暂时租赁了一块墓地。但是五年期限到后,墓主将拉马克的遗体挖出,下落不明。”听到这里,同学们唏嘘不已,表情也变得难过。

“事实上这一切都可以不必发生,在对拉马克制裁之前,法国当局曾找到拉马克,要求其公开发表声明,声明自己没有反对《圣经》的意思,并愿意收回一切亵渎上帝的言论,但是拉马克一口回绝了。”说到这里,教室变得异常安静,我紧接着说道:“我们在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时候,不应该用狭隘的对错标准来衡量,而应当深入到当时的历史情景,哪怕他们的研究成果在今天看来是有误的,但正是他们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才推动了科学进步。另外,拉马克的观点真的错了吗?研究表明,科学家们发现特定的行为和生活经历的确能够被遗传。当小鼠在某种气味下被连续电击,就会对气味非常敏感,这种恐惧甚至会遗传给小鼠的子代,而小鼠的遗传物质同样并没有改变。科学在飞速发展,未来谁都无法预测,真理还需时间的检验。”说完,再看看同学们,再也没有当初嘲笑的神情。

一节课很快结束了,因为对拉马克的介绍,我之前准备的学科知识讲解得也略显仓促,但我仍觉得值得。比起传授知识本身,科学家们追求真理的执着、前赴后继的探索,以及他们对真、善、美的渴望和追求,才是更应该让学生学习和了解的。我想这堂课后,至少当孩子们再读到教材里拉马克说的那句话,应该会有不同的感悟吧。科学工作能给予我们以真实的益处;同时,还能给我们找出许多最温暖、最纯洁的乐趣,以补偿生命场中种种不能避免的苦恼。

论文作者:蒋晓珊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8

标签:;  ;  ;  ;  ;  ;  ;  ;  

一堂普通的生物课论文_蒋晓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